三国:穿越孙权,我在江东砍鼠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0章 纳妾

孙权刚回到自己府中,冯则来报,阚泽到了。

孙权一拍额头,暗自懊恼,怎么把这事忘了。

阚泽可谓是几经波折了,从钱塘赶往江夏,刚到江夏就发现大部队已经回吴县了,他又只能赶回吴县。

这一路紧赶慢赶,赶上孙权一行,却已经是到吴县了。

孙权看着风尘仆仆的阚泽,一脸歉意道:“德润一路辛苦了,你先在侯府住下,休整一番!有事我们明日再谈!”

“诺,多谢主公!”

阚泽性情谦虚厚道,言行谨慎,对宫廷或府署的小吏也以平等礼节相待。

对于他人的错误短处,从不提及,与孙权还不熟悉,是以也未多言。

刚打发走阚泽,冯则又抬着一大口箱子进来。

孙权奇道:“这是何物?”

“这是主公猎的猛虎,肉已经被众将分食了,这是虎骨,特意给主公留的!”

“还有虎鞭!”,冯则挤眉弄眼,一副大家都懂的神情。

孙权无语,他是需要此物的人吗!但拿都拿来了,自是不能浪费了,以后还可拿来分给众老臣。

“你先去买个大坛子,再去买点好酒,把这虎骨泡上!”

“好嘞!”

之后,孙权又先去拜访了太夫人,太阳已落山,太夫人又留了孙权用饭,还唤来了袁夕。

太夫人把孙权一顿数落。

“尚香舞刀弄棒的,你这个当兄长的也不管管,还一味纵容!你让她日后如何嫁人?”

“母亲,以我们今日之家庭,也无需在意这些,她开心就好,以后让她自己找个如意郎君,岂不更好!”

“你呀!就惯着她吧!以后有你头疼的!”

袁夕笑道:“母亲无需担心,香香看似天真烂漫,但知道分寸的!”

太夫人拉起袁夕的手,一脸疼惜道:“你呀!还帮他说话,他一声不响就纳妾了,也不同你商议一声!”

袁夕笑道:“母亲放心,此事夫君之前也征求过我意见了!”

太夫人点了点头,画风一转道:“不过话说回来,媚儿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小心高气傲,没什么心计,你以后多体谅!”

孙权暗自给太夫人点了个赞,这话他可不方便说,姜还是老的辣。

袁夕看了孙权一眼,笑言道:“如今夫君贵为一方之主,是该子嗣昌盛,多纳妾也是无妨!母亲发现,我非善妒之人!”

太夫人叹气道:“唉!就是苦了你了,日后仲谋要是敢欺负你,只管同我说,我为你做主!”

“仲谋你听到了吗!多好的媳妇,你可得好好珍惜!否则我定不饶你!”

孙权忙陪笑道:“母亲说的是,夕儿贤良淑德,我占大便宜了!”

“既如此,你们打算何时正式纳媚儿入门?”

袁夕白了孙权一眼,答道:“回母亲,三日后乃吉时,正好,夫君出征多日,也可借此机会大宴群臣!”

“如此大操大办,是否太过?”

“无妨,其父乃为救夫君而亡,身后又乃吴郡大族,如此才不显我们亏待人家!”

太夫人点了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你看着办吧!”

“琨儿既是为救你身亡,那你就得照顾好其孤儿寡母!别让人说了闲话!”

“母亲放心,我已追封徐琨广德侯,由其子徐矫袭爵!今后也会让媚儿照看徐家的。”

“你心里有数就好!”

随后,孙权也在此见到了孙策遗子,孙绍,其尚不满三岁,孙策身亡后,其一直由太夫人抚养。

孙权对此倒没太大看法,他一方诸侯,还不至于忌惮一幼童。

孙权问道:“母亲何不让大乔嫂嫂抚养绍儿?也不劳您费心!”

太夫人闻言,淡淡道:“她一新妇,未为人母,如何懂得带孩子!”

孙权也看出来了,显然,太夫人有点不待见大乔。

袁夕见此,忙岔开了话题。

侯府颇大,应是以前哪家贵族的府邸,太夫人、孙策、孙权以前也都是各居一府,晚尚一般也是各用各的,像今晚也就孙权二人加太夫人。

连孙尚香跑哪去了也不知,晚饭过后,孙权回到自己府中,还得哄媳妇。

袁夕见孙权跟在身后到自己房中,笑道:“怎么,夫君今晚不去陪陪徐妹妹吗?”

“她初来乍到,恐有不安,夫君还是去安慰一番较好!”

孙权一脸尴尬,陪笑道:“我出征多日,家中多亏夕儿照看,自是需好好陪陪夕儿!”

“对了,怎么不见玉兰?”

袁夕笑的更肆意了,道:“她如今也是夫君的人了,自是该分房了,我将其安排在西厢苑,夫君要是想她,可到西厢!”

“至于徐妹妹,则在东厢苑!夫君可千万别走错了房!”

孙权更加尴尬了,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孙权拉起袁夕小手,柔声道:“那你这边不是无人照顾了?要不再招点侍女?”

“我已让黎叔袁府,再调些人手,如今再从外面招人,用起来也不放心!”

“昔日,父亲好武,是以,府中侍女亦是从小学武,到时给夫君也安排两个!”

孙权颇为惊讶,女暗卫,这个可以有。

“还是夕儿体贴,来,为夫要好好犒劳你一番!”

袁夕见此,哪里还不明白其意,瞬间羞红了脸。

是夜,又是一番耳鬓厮磨!

书上说过:肢体交流,永远是最好的感情升温方式!至于怎么才能肢体交流,书上没说。

这不,一早孙权都还没起,袁夕已经起来去张罗纳妾的事宜了。

孙权起来后,先去东厢,身体力行的慰问了一番徐媚儿,安抚其紧张的情绪。

又往西厢,玉兰屋中探望了一番,加深感情,自又是一番热身运动。

孙权不由得感叹,这时间管理大师,学起来是真不易,这今后人多了,虎骨酒怕不是真得备上了。

之后,孙权才有时间招见了阚泽,任其为吴侯府主簿,随身秘书,东吴大师阚泽上线。

三日时间,匆匆而过,孙权也干不了什么事情,就视察了各部,接见了江东重臣,了解了一番江东近况。

这日,吉时已到!吴侯孙权,纳—徐夫人!

由于,纳妾不拜天地父母:纳妾时不举行像娶妻那样拜天地、拜高堂的仪式。

用一顶青衣轿从侧门或角门将妾身抬入,以显示其地位低于正妻。

但孙权作为一方诸侯,也不至于此!

只见一大红花轿到达门口,十二岁的徐矫掀开轿门,徐媚儿一袭红衣,在徐矫的护送下进入侯府。

孙权于半途牵过徐媚儿,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从正堂穿堂而过。

司仪高声道:“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此证!”

到此,外宾的见证基本就算结束了,众人酒宴开始。

内堂,太夫人、袁夕、孙静等族人皆在此等待。

徐媚儿需要向正妻袁夕磕头敬茶,以表示对正妻的尊重和服从,确立正妻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

到了内堂,只见太夫人高坐,左侧空了一位,下面是袁夕,右侧是孙静等人。

孙权拍了拍徐媚儿的手,就坐到了左侧首位。

徐媚儿紧张的接过茶,跪地道:“姐姐,请喝茶!”

“妹妹请起!”

袁夕扶起徐媚儿,才喝了口茶,并未故意为难,尽显大家风范。

徐媚儿松了口气,到这,她算是正式入门了,只要正妻这关过了,其他人并不会反对。

徐媚儿又重新接过一盏茶,走向太夫人,跪地道:“母亲,请喝茶!”

太夫人喜笑颜开,连声道:“好,好,好,好孩子,快起来!”

“夕儿性子极好,你可得好好敬她,和谐相处!”

“是,母亲放心,媚儿知晓了,定好好敬爱姐姐!”

之后,徐媚儿又见过诸长辈,仪式就算结束了,内堂散场。

孙权将徐媚儿送回东厢院,院中,徐娇带了男女各十个奴仆等候。

徐氏亦大族,并不缺人手,如今徐家徐矫主事,自然可着其长姐,只不过徐媚儿怕带多了张扬,故此只各带了十人。

孙权笑道:“如何,媚儿这下可以安心了吧!”

“多谢仲谋哥哥,人家要好好谢谢哥哥呢!”

“晚上,晚上再说,我还有陪宾客呢!”

孙权逃也似的跑开了,他又不是色中饿鬼,大白天的,白日宣淫。

“徐矫,走,出去喝两杯,我带你认认人!”

徐矫连忙道:“吴侯,在下还在孝中,不能饮酒!”

“什么吴侯,以后私底下叫姐夫。”

徐矫少年老成,闻言,沉稳道:“姐夫!”

孙权拍了拍其肩膀,道:“不错,我看好你,好好读书,有时间练练武!”

这是个好苗子,还自律,值得培养,至少比孙氏宗亲靠谱。

孙权往外院而去,今晚怕是得不醉不归了!

“主公,恭贺主公!”

见孙权露面,众人皆起身祝贺!

“无需多礼,大家接着奏乐,接着舞!”

孙权走到主位坐下,其左右是张昭、周瑜。

孙权先提了三杯,一番公式化发言,先是感谢众人,总结过去,然后再展望未来,自是不需赘述。

之后就是自由环节了,孙权先敬了张昭,再和周瑜碰了一杯。

“公瑾,此战功不可没,但年关已到,只能年后再行封赏了!”

“无妨,三军皆明白,不会有妄议,主公可放心!”

孙权笑道:“如此甚好!昨日见小乔嫂嫂已到医疗院,还要多谢公瑾支持!”

周瑜闻言,亦笑道:“小乔亦乐在其中,我常年征战在外,她如今也有事可做了!”

“年后公瑾又镇江夏,不如将小乔嫂嫂带到江夏,如此岂不方便!”

周瑜迟疑道:“如此,恐军中有怨言!”

孙权解释道:“如今,我们将行军屯之策,若军中将士愿意,可带家属到江夏屯田,如今岂不是两全其美!”

周瑜闻言,感叹道:“主公高瞻远瞩,如此,真可谓一举两得,军心可安,粮草亦安也!”

孙权笑了笑,说道:“公事明日再议,且饮,且饮!”

孙权端起酒杯,往陈武、董袭的方向而去。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他仪表堂堂,是东吴猛将。

早年随孙策征战江东,后统庐江精锐,屡立战功,被封偏将军。

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战时,因张辽突袭,陈武奋力迎战不幸战死,被陈寿赞为“江表之虎臣”。

可见其勇烈,这种人武力可能不是顶尖,但执行力一定满级,是顶级统率的最佳搭配。

“子烈,你我许久未见,来,我敬你一杯!”

陈武一怔,忙起身道:“多谢主公,恭喜主公!”

“海昌情况如何?”

说道战事,陈武放松了许多,答道:“刘磐多有骚扰,末将已于之战了数十场!”

“哦!战况如何?”

“互有胜负,其军久经战阵,刘磐亦有勇力,末将也是不堪其扰!”

孙权点了点头,预料之中,“刘磐镇长沙,无大将还防不住他,是以我才想到了子烈,和你麾下的庐江上甲!”

“长沙乃我孙氏旧地,早晚必取之,子烈且忍耐些时日!”

陈武闻言,眼前一亮,若取长沙,他必为先锋大将,如今新人连战捷捷,他们这些老臣也逐渐有压力了。

“主公旦有所命,末将必一勇当先!”

孙权点了点头,“还要仰仗子烈,且饮,且饮!”

董袭见孙权转向自己,忙起身,道:“主公,末将敬主公一杯,恭喜主公!”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东汉末年名将,身高八尺,武力过人。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攻濡须口,董袭率五楼船驻守,因暴风船覆,拒逃溺死,被陈寿赞为“江表之虎臣”。

其和陈武一样,忠心和勇烈都非常人,可为江东中流砥柱。

孙权和其碰了一杯,道:“同喜同喜,听闻元代生了个女儿,往后可让尊夫人到侯府多走动走动!”

董袭大悦,笑道:“多谢主公!”

“元代,年后将设亲兵营,我意以你为统率,训练新兵,你意如何?”

董袭神情一肃,拱手道:“袭,为主公之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