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问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有哪些主要治理主体?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要在中国的国情下,为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企业提供理论保证、制度保证。这个特色制度下应该有哪些治理主体?它们如何协调、高效、有机运转?目前阶段要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六大主体,两条主线,五会一层
实现中国企业理论自信、中国企业制度自信,具体的方法路径是什么呢?
在持续出台的国企改革政策中,已经逐渐清晰。
首先是加强党组织领导并融入公司治理。
2017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在公司章程中进一步明确党委(党组)在企业中的法定地位,推动中央企业集团全部完成“党建进章程”,同时全部实现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全部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公司决策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
2020年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中央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了中央企业党委(党组)是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领导作用。
其次是强调改进国有企业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作用。
2020年年底,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公司章程制定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国有企业章程中专门划分出段落篇章对企业职工民主管理与劳动人事制度进行原则规范。
我们认为,通过持续的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的主体架构基本清晰,那就是“六大治理主体”,从“三会一层”变为“五会一层”。
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的六大治理主体是哪些呢?
这六大治理主体根据功能定位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础治理主体和三个支撑治理主体。
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是基础治理主体,通过“领导—决策—执行”主链条推动国企成长发展。
股东会、监事会、职代会是支撑治理主体,分别从出资人角度、内外部监督角度、员工民主管理角度支撑国有企业健康持续。
这些治理主体的基本定位和功能是什么?
1.领导—决策—执行主线治理
党组织是国企的领导核心,要突出领导作用,重点是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功能。
董事会是国企的决策轴心,要强化决策作用,核心功能是“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
经理层是国企经营指挥中心,要持续加强执行作用,不断深入“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
从领导,到决策,到执行,党组织、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主体功能已经确认和明确,基本实现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要求。
2.出资权利—内外监督—民主管理支撑治理
股东会作为全体股东讨论和审议企业重大事项的治理主体,要行使“按股投票、按资分配”等主要职责。
西方企业监事会主要是代表股东履行内部主要监督责任;而中国国有企业在监事会之外,监督体系还包括了审计、纪检监察等诸多部分。所以,我们要综合考虑监事会在国企治理中的具体定位,具备条件的国企也不拘泥于设立形式监事会,可由审计机构等其他监督主体替代发挥功能,重在治理体系内监督实效能够落地。
职代会是中国国企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的一个方面,核心功能是维护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六大治理主体的功能定位,如果继续总结,可能是图1-2的样子。
图1-2 六项治理改革
六大治理主体核心改革任务
六大主体分别有哪些核心改革等待去探索、去突破?
1.党组织领导:关键是法治化、程序化融入公司治理
《关于中央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中央企业党委(党组)是党的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法定地位,我们认为就是要帮助以党组织前置研究清单为基础的法治化、程序化工具,推动党组织更好地融入公司治理体系,促进经营实践。
2.董事会决策:核心是落实职权,提升决策能力
国有企业董事会从形式型升级为决策型,有大量的改革工作需要完成。董事会结构要完善充实,董事会决策能力要提高,董事履职能力要真正强化。
3.经理层执行:中心是激发活力,保证行权履职
国有企业经理层要逐步和党委成员、董事会成员的组成差异化、职责差异化,通过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强化任期、考核和激励约束,通过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充分融入市场。
4.股东会优化:力推国有股东管控方式升级
根据企业特点,从集团垂直管控模式向治理型管控方式转型升级,同时分层、分类开展授权放权,配合董事会做实做强。
5.监事会放大:在新的条件下配合建立大监督体系
建立协调机制,推进出资人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统筹衔接,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提高监督效能。
6.职代会健全:巩固和创新职工民主管理方式
落实职代会职权,建立参与民主管理事项清单,分类管理和保障国企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和职工权责分明、共同促进、和谐民主的治理新格局。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探索、长期实践、持续优化、迭代更新的过程。公司治理的改革作为这个历程中核心的制度建设内容,刚刚拉开帷幕,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创新的能力和魄力,围绕这六大治理主体的改革要求不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