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SDG的国网行动:进一步助力消费侧降碳减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先预算、后用能,用能预算“e本账”助力城市低碳发展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一、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衢州供电公司)是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所辖的部属大型供电企业,下辖江山、龙游、常山、开化4个县(市)供电公司,服务用电客户258万户。

近年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积极发挥“电力推动、政府主导、各方联动共赢”的社会责任工作模式优势,在公共服务领域先行先试,探索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最多跑一次”等创新实践,总结多个“衢州样板”履责成果,加快打造“四省边际先行示范”。

行动概要

针对企业对年度用能缺乏计划、政府管控手段不够精准等堵点,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创新为政府和企业打造用能预算“e本账”,推出全国首个用能预算化平台,形成“先预算、后用能”的精准管控路径。通过“e本账”,政府精准描绘和建立“碳账户”,实现用能指标差异化分配,推动能源要素高效倾斜,引导高值低耗产业发展;企业不仅可以摸清碳家底,根据预警及时调整生产,还能参与预算余量交易和绿电指标抵扣,获取碳金融激励,提升单位用能经济价值;供电公司运用预算化结果,指导企业科学用电,拓展市场蓝海,保障电网安全,为助力实现“3060”目标(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被称作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提供“衢州经验”。

二、案例主体内容

背景和问题

衢州市是浙江省的重化工业基地,万元GDP碳排放强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降碳任务艰巨。在调研中,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发现:仅摸清数据并不能高效精准降碳,治理与消费两端信息不对称成为困扰消费侧降碳的一大难题。

从政府治理端来看,原有的四级碳排监控平台“先用能,再监测”,无法实现精准管控,易造成风险预判不足。一旦碳排指标超限,需通过用电调控、限产关停等方式降低和控制碳排指标,极易影响经济增速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社会舆情风险,影响城市稳定。

从企业消费端来看,过去企业很少将碳排作为生产硬性指标,如今受到形势变化影响,企业希望调整和完善用能管控,但不少企业对年度用能缺乏计划,无法合理规划生产与用能平衡。如何合理预算年度用量、及时掌握用能执行情况、用更加科学的手段识别用能问题是企业的共性需求。

在衢州“工业强市”战略背景下,作为责任央企,如何协助政府做好发展与降碳的平衡,协助企业做好生产与用能的平衡,并运用自身优势缓解电力瓶颈制约、指导企业科学用电、提升全社会降碳水平是供电公司应该思考的课题。

行动方案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聚焦政府、企业两端需求,梳理清单、明确资源、明晰边界,联合各利益相关方创新打造用能预算“e本账”,推出全国首个全流程用能预算化数智管控平台,并植入“浙里办”“浙政钉”平台,构建“先预算、后用能”的管控路径,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引导高值低耗产业发展。

归集“e本账”涉碳数据,描绘企业“碳账户”。打通政府部门和企业间的数据壁垒,通过现场表计采集、供能系统对接、企业平台上传等多种方式,实时采集涵盖电、煤、油、气、水、热等全品种能源消耗数据。应用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发改、经信、统计等部门的经济数据信息,对企业碳效水平的行业先进性、区域贡献度、历史下降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照衢州市在全国首发的《工业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精准建立企业“碳账户”,赋予碳排放强度等级标签,让企业碳排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明确“e本账”用能基数,完善分配“规则尺”。制定基于用能基数的预算分配办法,根据3年能源消费最高值及节能验收报告,确定企业本年度用能基数。创新设置能耗双控调节系数、能源优化配置系数,根据衢州市产业实际和全省高耗低效行业指南确定各行业的权重值,从四个维度出发,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用能预算分配。

基于用能基数的预算分配规则

执行“e本账”监测管控,设定超限“预警器”。政府通过该平台执行分区块、行业、企业用能实时监测,超限自动一键预警;企业通过一屏掌控能源消费情况,合理调整用能和生产计划。

推进“e本账”余量交易,高效配置“资源库”。完善年度用能预算余量交易规则,依托衢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市场化交易,将用能权的交易转变为用能预算余量的交易,交易量不影响次年预算额,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同时,积极推进企业购入绿电、自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企业建设及使用绿色能源的积极性。

开展“e本账”结果评价,构建激励“应用仓”。客观评价实施结果,落实年度用超预算次年等量扣减、差别化电价等激励和约束机制。与金融机构联动,以金融杠杆撬动节能减碳工作,对管控执行到位的企业靶向配套提供信贷支撑、利率优惠等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投入技改、低碳转型。供电公司运用预算化结果,推出“绿能+能效”服务,通过建设屋顶光伏和一套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和清洁能源服务,指导企业科学用电,保障电网安全。

2021年12月29日,全国首个“用能预算化管理应用场景”在衢州市正式上线

多重价值

该项目为各利益相关方带来增量价值贡献。协助政府谋划年度指标、分类调控,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科学管控,有效缓解降碳朝令夕改、一刀切限电等错误操作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难题;协助企业算清账单,实现生产调整和用能平衡,在低碳转型的同时助力社会绿色发展;供电公司运用结果指导企业科学用电,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环境价值。目前,衢州全市1158家规上企业得到预算分配确认,通过能源要素倾斜,从184家高耗能企业调整出45.45万吨标煤支持974家优质企业,撬动全市241家高碳低效企业投入技改资金60亿元。衢州全市碳排强度有效降低,碳排放总量同比降低6.3%,单位GDP能耗下降2.3%,区域清洁能源使用比率提升约5%。预计“十四五”期间衢州全市碳排放强度可下降约19%,实现碳减排约700万吨。

社会价值。该项目作为浙江省数字政府“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项目,在省内全面铺开,成功引导全省11个地市近3万家重点用能企业主动参与节能降碳,预计全年节约电量165亿度,减少碳排放913万吨。该项目获评“浙江省改革突破提名奖”,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通过碳金融激励配套支持和绿电抵扣等政策激励,为企业节能技改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单位用能经济价值,破解企业资金流限制难题。现已有27家金融机构出台34个利率更具普惠性的碳金融产品,实现贷款规模逾190亿元。浙江天蓬畜业公司获碳金融贷款2000万元,建设节能减排绿色猪舍后年减排2872吨;衢州巨化集团参与全国首次绿电交易,购得绿电5000万千瓦·时,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万吨。同时,形成一套政府、客户、电网三方共赢的成熟商业模式。国网衢州供电公司打造的“绿能+能效”项目发挥了示范效益,在广东省、福建省等多地复制推广,拉动供电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投资1.2亿元。

各方评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衢州经验值得研究、学习和借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衢州在实现可持续的转型与变革中做了很好的基层探索,希望衢州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刘世锦:衢州在探索双碳路径上做了一件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好事。

国家发改委资环司副司长赵鹏高:衢州市以能源碳排放为重点开展碳账户建设,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其做法对中央层面和全国各地都有借鉴意义。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庞骁刚:既能服务政府科学治理、展现公司担当作为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公司抓住重点拓展能效市场服务化。

浙江金沃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国权:借助该平台能随时随地查询公司年度用能预算、已用能耗、剩余能耗、能耗水平,有助于合理规划企业生产订单与用能计划平衡,进一步提升能效水平。另外,我们自用太阳能发电,还能抵扣能源消费量,这样就更有积极性建设光伏项目。

衢州巨化集团首席资深工程师陈立民:这个平台开发以后对巨化集团整个控制用能、怎么样科学用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2021年集团用能量只有166.6万吨,比预算指标下降5万吨能耗,节省成本500余万元。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向企业负责人员介绍用能预算化平台,帮助企业调整生产与用能计划

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操作使用用能预算化管理平台

三、未来展望

作为数字化治理工具,该项目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为政府采取精准化、市场化、柔性化的能耗双控管理手段提供了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撑,为“双碳”背景下区域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一条能复制、能推广的创新路径。未来,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将把这套系统推广到更多城市,探索更多场景应用的“衢州样本”,全面提升社会能效水平和减碳能力,积极推进“数能中国”建设,助力实现“3060”目标。

(撰写人:张创璐 王威力 周凯 杨瑶佳 朱慧 汪燕毅)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