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万年成就龟仙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1章 功成

“徐怀章拟定退兵计划。后军先佯装撤退,引诱宋军追击,伏兵设于虎踞岭北道两侧。主力将缓缓撤离,诱敌深入。若追其主力,必中埋伏,慎之又慎。”

赵匡胤合上密信,目光幽深,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徐怀章妄想撤兵,却不知云州的大族早已对他失望透顶。他只顾眼前,压榨得民怨四起,连自己的偏将都成了我的棋子。

一名副将略显担忧:“大人,这退兵计划颇为老练,暗藏杀机。徐怀章毕竟是老谋深算之人,此番退兵深思熟虑。我军若贸然追击,恐落入伏中。纵使知道了计划,也没法做什么啊。”

赵匡胤闻言,反而笑道:“表面上看,确实如此。所以,他才会如此安排。设伏诱敌,企图让我等自投罗网。只是,他万万没料到,此等心思,我早已洞察。”

他抬手指向地图上的虎踞岭北道:“这里伏兵所在,主力撤退为诱饵。若我追其主力,定然中伏。若我按兵不动,则他能全身而退。这看似无解之局,实则另有破绽,那便是水路。”

赵匡胤指向西海,目光中泛起光芒:“我军从水路包抄,速度比州兵行军更快,且以逸待劳,若我分兵从水路绕行,直接埋伏于其主力后方,截断其退路,再前后夹击,这徐怀章,便如瓮中之鳖!”

一名将领恍然大悟,激动地说道:“大人英明!我军绕行水路,定能出其不意!”

此等计策定下,将领们略一思索,便觉胜率很大。因此,各个都是摩拳擦掌,欲当先锋。

赵匡胤点了几员将领:“传令下去,韩锐,你调集精锐,从西海沿岸绕行,直抵州兵后方。我军从虎踞岭出,尾衔州兵主力,保持距离。待你从后方杀出后,完成合围!”

韩锐轰然领命,帐中杀气弥漫。

赵匡胤微微仰头:“徐怀章,你以为布置周密,退可全身。却不知,我的刀锋,早已悬于你背后。”

七月未尽,宋军分兵两路。一路绕行水路,从西海直抵州兵后方。一路尾随州兵主力,虎踞岭北道间隔追击。赵匡胤部署精妙,层层推进,刀锋直逼州兵。

徐怀章不知前头有伏兵,以为退兵之计已成,未料虎踞岭后方竟突现宋军精锐。

两军前后夹击,州兵阵脚大乱。弩矢连天,喊杀声震耳,官道上血流成河。

“宋军!宋军竟在我后方!”徐怀章惊怒交加,方欲下令回援,前方又有赵匡胤亲率宋军杀出,直扑中军。宋军士卒以逸待劳,士气如虹,喊声震动天地,州兵阵脚大乱。

两军腹背受敌,局势危急,徐怀章急调后军稳固防线,试图整顿反击,然为时已晚。

赵匡胤大军猛如虎狼,韩锐部队后路封锁,杀声震天,州兵竟无处可退。

混战之中,徐怀章奋力冲杀,亲持利刃欲鼓舞士气,不料被一名宋军精锐直刺于马上,胸口鲜血喷涌,竟身死阵中。

至此,州兵全线崩溃,将士皆无斗志,纷纷弃甲投降。

是役,宋军大获全胜,降旗如林,旌旗飘摇,俘获州兵两万余,缴获甲兵粮草不计其数。

赵匡胤遂以此一战定云州,扬威四方,震动天下。

时人咏叹。

西海风波夜入山,

舟行奇袭断归还。

前后夹击环军势,

旌旗降处定人寰。

水路奇谋惊九壑,

雄师奋战动三川。

一战扬威天下震,

苍生自此仰平安。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的太平县县令王仲川,赵匡胤的仇敌,贪图军功,随军征讨,此役之中,身陨于乱军从中。

赵匡胤一战吞下云州,有了王图霸业的根据地。

云州的世家大族眼见州兵全军覆没,徐怀章阵亡,已无可依仗,纷纷见风使舵,遣使投靠,以示效忠。

赵匡胤虽对这些人心存防备,却也深知如今正是收拢势力、稳定局面的关键时刻,他对投靠的世家大族既接受,又设法分化打压,以免其再成尾大不掉之势。

与此同时,他迅速开放官仓,将缴获的粮草分发于民,以赈济流离失所的百姓。大批流民终于得到安置,四处飘荡的乱象逐渐平息,云州百姓对赵匡胤感恩戴德,纷纷传颂他的“仁政”。

为了进一步安定局势,赵匡胤亲自下令,清查地方豪强与恶霸的罪行。凡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无论背景如何,一律依法处置。

其中一些人跟世家大族有联系,有一些人跟其他的大虞大员有联系。

可惜的是,赵匡胤乃是乱党,这些人情在他面前全都没用。

处置了这些人,手中便多了一批无主的土地,他将这些土地全部拨了出去,分配给无地的流民耕种,使得百姓能够尽快恢复生产。

这一举措不仅大得民心,也为云州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另外,境内尚存的乱军散兵也是一大隐患。他派出使者携带书信,向各地的乱军头目晓以利害,许以职位与安全,招揽归顺者。

对于那些顽抗到底、不愿归附的乱军,他则调集精锐兵力,分路围剿,以雷霆手段震慑不服者。几场血战过后,乱军纷纷投降或被剿灭,赵匡胤以一张刚柔并济的大网,将整个云州的局势牢牢掌控在手中。

“大局已定!”赵匡胤站在州刺史府的高台上,目光俯瞰整个州府城。

云州乃大虞九州之一,州府城有百余年没见到战火了,繁荣程度,在整个大虞天下也是数的上的。

虽因战事稍显疲态,却依旧透着一股难掩的繁华气象。

街道纵横如棋盘,青石铺地,行人来往。坊间楼阁,高低错落,朱门彩窗,飞檐翘角。

城中高门大户多居于东南之地,庭院深深,朱门高悬,檐下悬挂一盏盏明灯,粉墙间隐见假山流水、翠竹修篁。

西市与北市却是另一番景象。坊间街巷人声鼎沸,商贩叫卖不绝于耳。

青石铺路,街边摊贩整齐列席,熙熙攘攘的买卖之声络绎不绝。

几位大婶立于摊前,挑选新鲜的瓜果蔬菜,与摊主笑声相谈。屠户斜挎剁骨刀,身旁挂满鲜肉,时不时用布擦拭额间汗水,大声招呼顾客。孩子们围在糖画摊旁,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摊主手中灵巧旋转的勺子,糖浆划成一只只飞鸟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