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教材新颖
腊月初八,周显庸按照他和王守正拟定的计划内容,把租房、找工匠修缮、订做桌凳,订做一批餐具,盥洗用具,还有纸笔等前期必备的东西吩咐给二管家。
他自己则让王守正和他一起编订一套基础教材,这套教材是准备给小班学生用的,在这套教材里,周显庸把拼音字母放在了第一课要学的内容,然后才利用《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来进行最初的识字量的积累。
王守正对这些拼音感觉到非常奇怪,不理解他的用意,问道:“侯爷,萌童们本来只要认识字就可以了,何以您要他们先学这些奇怪的东西?”
周显庸笑道:“这叫汉语拼音,起的作用大了去了,能辅助读音,让孩子们从初始学习就学的是标准官话,还有,有了这一套拼音,即便不认识的字,孩童们可以通过拼音正确读出来,可以加快识字速度。而这些拼音字母,却只有二十六个,所有的汉字都是通过这二十六个字母不同的组合发音的,学好了不会出现谬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便出口的原因,那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大航海时代,提前接触了拉丁语系的字母,能让人们针对拉丁语系的语言打下一个小小的基础,等在未来与欧洲国家往来交流时,更容易学会对方的语言,便于在文化和思想上的深入交流。
王守正对此大感兴趣,但他不确定周显庸说的,这么二十六个字母就可以杜绝谬误,是否是夸大其辞。
周显庸看他一脸疑惑望着自己,不由好胜心起,道:“伯恩兄,等到这些孩童们真正用这套教材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它们的效果了。”
接着,王守正又对周显庸编写的一套算术教材感觉奇怪了。他指着那些阿拉伯数字道:“这些奇怪的字是另一种文字吧?我记得在哪里一个禅院里见过这样的文字。”
周显庸心里咯噔一声不由警铃大作,难道王守正嘴里见过的文字是另一个穿越过来的人写的?否则怎么会有人用阿拉伯数字。他不由地追问道:“伯恩兄在哪个寺院里见过这些文字?”
王守正侧头想了想道:“是真觉寺吧,我记得在真觉寺看过天竺大师班迪达献来的几本经书里曾见过这些文字。”
周显庸稍稍松了口气,心说,还好是见过这些记载,没见过这么写的和尚,可见有可能是自己想多了,是印度人传播经书时注释在经文里的。但他还是不确信地问道:
“伯恩兄,你当时没问问真觉寺里有没有和尚懂得这些文字的读法和用法?”
王守正看他对此紧追不放,感觉颇为蹊跷。尤其最近涉及到编写教材内容,周显庸接连拿出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东西来,让王守正越来越怀疑周显庸的来历,他究竟是谁?他真的是一个蒙古来的部族首领的庶子吗?他身上令人惊异的东西太多了!
而在以上这些谈话内容里,周显庸自己却并不知道,其实阿拉伯数字从唐朝就传入中国了,只是中国有一套自己的算筹方法,当时阿拉伯数字并没有推广开而已。
周显庸虽然一边忙着在家里筹划建学堂的一切事宜,但他并未忽略和东宫太子的交流。因为他很清楚,太子是他最坚实的倚仗,他将来所有的大动作,必须得在太子登基后,完全信任和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大刀阔斧地展开。所以,需要自己现在就一点一滴地渗透给他知道,让他明白这些都是有意义的。
所以,腊月周显庸还是时不时地进宫里学习那么几次。当太子听到他要办学堂,颇感意外,二皇子更是诧异道:
“显庸,你自己都没学明白,你开学堂教别的孩童,你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周显庸对二皇子这样每每不遗余力地打击自己已经习以为常,但他知道和二皇子的相处之道就是;你得时不时地和他强,和他杠,这才能增加感情。
于是,他又嘴硬道:
“我又不是教人《四书》、《五经》内容,我就是教人家水利、机械、甚至农具制作和改进,以及烧窑的东西,怎么就没有人学呢?又不是人人都能考科举!我就考不了科举,但是也没耽误创造出那么多好用的物件儿,殿下,您就说我给您的那个望远镜好不好用吧?”
二皇子马上眼睛就亮了,接着道:“显庸,你是说,你开办了这个学堂,以后会有更多人像你一样,做出更多好玩的东西来?”
周显庸得意点头道:“然也!”
太子却不苟同,他蹙眉道:“然则这不是富国强民之路啊,这究竟是奇技淫巧。你在这上面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是不是值得?我听崔公公说你还和父皇要求要工部配合,这岂不是公器私用?”
周显庸知道太子虽然年龄小,但并不是一个一味盲从不思考的普通孩童。于是他竖起大拇指先给了太子一个赞,看着太子一副你继续狡辩我听着的神态,他才接着说:
“殿下,咱们先来说说这个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先从家具制作来说,在咱们前面三、四千年的古人,他们种地吗?不种,他们狩猎,靠采摘野果和植物的果实、根茎存活下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吃熟食,只懂得吃生肉喝生水。”
二皇子听到这里,双手搓动手臂打了个冷战,表情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但他很喜欢听周显庸讲这一类的东西,后面也许有更有趣的内容,于是没插嘴继续听了下去。
周显庸继续说:“那时候过去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人口繁衍都非常慢,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的人死去。因为一切靠老天,他们不懂得怎么才能有效地保暖和获取足够多的蓄备食物过冬。”
周显庸看着太子表示出你继续的神态,于是接着道:“及至后来,人类学会圈养动物、学会耕种粮食,再后来学会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还学会生火盆、火炉、火炕取暖。这样人口逐渐增加,发展到我们现在,每一次工具的改进,就代表着生产能力的一个提高,生产能力提高了,同样多的土地就能养活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