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候史里的宋代
宋代雪图中的清旷、寒冷、肃杀,确实有气候变化原因。艺术史与气候史,有时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隋唐时代,中国气候温暖,所以隋唐绘画,如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卷、唐代李思训(传)《春山行旅图》轴上,桃红柳绿、兽鸟出没,春风得意,马蹄欢畅。画上的景象,如实地反映着当时的气候状况。
在《旧唐书》和《新唐书》里,我望断长安。根据这两部史书记载,有唐一代的许多年份里,长安城连一片雪都未曾落下。这些年份包括: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仪凤二年(公元677年),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这种情况,在我国历代王朝中绝无仅有。
那时的中国人,窝在长安城里,吃着肉夹馍,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暖冬。冬天的气温尚且如此,春夏就更不用说了。我甚至想,唐朝女人衣着暴露——袒胸露背, 蝉衣轻盈,气候温暖应当是一个前提条件——世间能有多少人,甘愿为了风度而牺牲温度呢?
据竺可桢先生介绍:8世纪初和9世纪的初和中期,长安皇宫里和南郊的曲江池都种有梅花,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江采萍被称为梅妃,原因就是她住的地方种满梅花。除了梅花,长安还种过柑橘。柑橘是南方植物,起源于云贵高原,后来顺长江而下,传向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但在唐代,宫廷里就种过柑橘。段成式《酉阳杂俎》说,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宫内种甘(柑)子数株,今秋结实一百五十颗,与江南、蜀道所进不异”[6]。这对于今天的西安人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柑橘只能抵抗-8 °C的低温,而现在的西安几乎每年的绝对温度都在-8°C以下。[7]
五代到宋代,事情正在起变化。11世纪初,中国天气转寒,华北梅树全军覆没。苏东坡曾写诗曰“关中幸无梅,汝强充鼎和”,王安石也曾写诗“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笑言北方人不识梅花,把梅花当作杏花。12世纪初期,中国气候更加寒冷。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还可以行车,太湖和洞庭山出了名的柑橘全部冻死。杭州频繁落雪,而且延续到暮春。根据南宋的气象资料记载,从公元1131—1260年,每十年降雪平均最迟日期是4月9日,比12世纪以前十年的最晚春雪约延长了一个月。福州是中国东海岸生长荔枝的北限,一千多年来,曾有两次荔枝全部死亡,一次是在公元1110年,另一次在公元1178年,全都在12世纪。
公元1153—1155年,金朝派遣使臣到杭州,发现靠近苏州的运河,冬天常常结冰,船夫不得不经常备铁锤破冰开路。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成大被遣往金朝,他在阴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阳历10月20日)这一天抵达金中都北京,正遇西山遍地皆雪,他感到寒风吹彻,脑瓜冰凉,心底一定会涌出李白的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于是写下一首《燕宾馆》诗,在自注中写下:“西望诸山皆缟,云初六日大雪……”[8]
因此说,宋代中国的气候是冷的,比唐代要冷得多。宋代画家用一场场大雪,坐实了那个朝代的冷,以至于我们今天面对宋代的雪图,依然感到彻骨寒凉。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分别是:东周、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两宋、明末清初。而这四个时期,正是群雄逐鹿、血肉横飞、天下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那乱,可以从气候上找原因,因为中国是农业立国,老百姓靠天吃饭,气候极寒导致粮食歉收,造成大面积饥馑,加上朝廷腐败等因素,很容易使天下陷入动乱。
这四个寒冷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挥戈南下的时期。与中原地区比起来,草原上的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天气寒冷,使北方草原环境生态严重恶化,逼迫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被气候驱赶着,唱着牧歌纷纷南下,向温暖的南方(黄河以南)争夺生存空间。比如晋朝时期的草场、牧地已延伸到黄河以南,游牧民族不饮马黄河,又怎样生存下去呢?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证明,秦朝、唐朝、两宋、明朝灭亡的年代,都是处于过去2485年来平均温度以下或极其寒冷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