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要求服药的人
有的来访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突然会提出希望通过服药来解决他的问题,或者要求在咨询的过程中服药。
这会让咨询师感到为难,让咨询师处于尴尬的境地。前文提到过咨询师是没有处方权的,对于是否要服药并没有话语权。如果咨询师觉得他的症状或者是情况已经接近医学判定标准,当然可以建议他去找医生,由医生来决定他是否要服药。作为咨询师来说更重要的是,理解来访者提出这样一个要求的意义是什么。
药物并不仅仅具有生物性的作用,它同时也具有很多心理学意义上的作用。
一方面,当一个来访者提出想要服药的需求时,这已经超过了咨询师的话语范围,就像是一种挑战,或者是一种试图想要挣脱咨询师话语体系的反应。他如果在你的话语体系之外跟你讨论他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显然就是一种逃脱和回避。
另一方面,当他试图想要通过药物来控制他的某些问题的时候,也可能是他不想为自己负责。药物的性质可以让他不用承担责任,但这完全是靠外力来控制住他的问题:不管是身体上的、情绪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在某种意义上,如果他使用了药物,将会获得一个确定的病人的身份。而我们知道,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身份的不确定感。一个人要想获得确定的身份感,需要他在自己的人生历程当中,包括在社会层面上做出很多的努力,然后才能够一点点地获取他的社会身份,获取他人的目光。如果他不努力就很难获得别人的目光,那身份的确定感也很难实现,这种情况下他就容易选择一种逃避性的方式,那就是服用药物。
药物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病人的社会身份,虽然这个身份会让他失去自控权。一个人一旦成为病人,就失去了对自己的问题做出处理的话语权,身体就不再属于自己了,这时候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整个社会有专门的话语体系,医生就是这种话语体系的一个代表,他来决定应该如何处置病人身体的问题,方法当然是通过药物。所以来访者把自己交付给社会,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性话语权,好处是他可以不需要非常努力地依靠自己,而且不需要承担太多的责任。
当来访者在咨询过程当中提出想要服药的议题时,他其实就跳脱到了咨询的话语体系之外。咨询的话语体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推动和鼓励一个人自我承担责任的,不管是哪个流派,从根本上而言都是这个样子的。而药物体系不需要一个人为自己负责,药物体系、医学体系会接管个人的问题。
来访者想服药,说明他碰到了一个困难,但是并不想自己去承担。
对于非常不愿意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的人,转向医学体系也是一种解决之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一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