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次迎难而上:心理咨询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自序 从文化视角漫谈心理咨询何去何从

心理咨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自西方,与其他社会伦理共同维持西方社会的平衡。作为一种技术和方法进入中国,心理咨询本身的文化特质如何加以调整,才能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化解当前社会的文化冲突,是心理咨询从业者绕不开的问题。

心理咨询的产生

从目前整个生存环境和状态而言,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量有所增加,所见所闻不仅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有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对我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影响。人生活在信息当中,环境的变化引起我们内心的改变,对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有很多人觉得很好,因为这个时代比以往更快速、更便捷,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也有些人觉得不好,因为它似乎让我们丧失了很多东西,比如日渐淡薄的思念。

在这个时代,人们内心的困扰变多了。生活的变化对我们的心理状态而言就是一种冲击,我们会因此产生很多困扰,如何应对、解决这些困扰,就变成了眼前的问题。

我认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用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更是心理咨询师用来探索“人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方式。

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一个人的内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环境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那原来继承下来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今是否还能继续使用?人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再适用?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舍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认识人或者帮助人解决困境的方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心理问题的发展

一个人面对变化时,为了调整自身而努力的过程有时候比较顺利,有时候又会有很多曲折,碰到困难的时候,心理问题就会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心理问题就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而心理咨询就是了解人如何成长以及处在怎样的状态。

当心理咨询的目的指向人本身,而不是人之外某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讨论何去何从的问题——与其说是讨论心理问题何去何从,不如说是讨论人到底何去何从。这就是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状态、不同语境中,用各自的方式不断地回答这三个问题。

对世界的认识

关于人本身的问题,涉及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自己和了解自己。人们通过了解自己,间接地把自己变成了解世界的通道。心理学通过这样的途径,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和确定感,也就是说,心理咨询跟“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关联。

了解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一种偏客观,一种偏主观。用偏客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我们不去定义它,因为每个人对科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我们使用科学的概念,是基于在探求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假设,这个假设认为有绝对化客观的状态存在。我们去探索客观状态的真相,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另一种是用偏主观的态度了解世界的方式,称为艺术的方法。它是一种与科学方法不同的途径。科学的方法认定有一个客观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真相。艺术的方法不认为有客观世界存在,或者说,真相有无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的感知体验,是通过其自身体验来描述和传达对世界的认识。

艺术和科学看似有些对立,探索世界的途径也不同,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取舍呢?

回到本源,我们要了解自己——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怎么回事,从而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明白艺术和科学是否有矛盾。

大多数人认为,艺术和科学并不矛盾,它们是两个方向,两种不同的途径,在具体化层面会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但它们彼此又存在很强的联系。

我们是采取主观态度还是客观态度来认识这个世界,会影响到科学应用的方方面面。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我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态度对心理学又有哪些影响呢?

心理咨询发展到现在,大概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就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是从弗洛伊德那个年代开始使用谈话治疗的方式,当然之前也有,不过并没有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来命名。

心理咨询被这样命名后,就已经带上了科学的含义,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创建一个探索人内心的理论,想把人内心的状态用客观性描述出来,这样的态度,被称为科学的态度。

心理问题的变化

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应对困扰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请巫师占卜或向神父祷告等。这些方式都是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人的困扰,因为那时还没有心理咨询的概念。科学时代来临之后,人们发现这些方法没有实质的道理,而且这些方法很主观,没有证明其客观的证据存在,所以渐渐被科学摒弃。

到了科学时代,心理咨询用科学的方法替代了原本带有迷信色彩的解决人心灵困扰的方法,一开始还顺利,但近二十年以来,问题越来越明显。我们用科学的方式,把这个世界当成绝对客观的真实存在的对象去研究,用这种态度去探索人的心理问题,却发现用这样的态度并不能找到有效的途径去解决人的内心困扰,于是对这些科学的方法产生了质疑并对其进行反思。

用古代迷信的方式来解决人的心理困扰之所以渐渐无效,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的改变也导致我们对迷信的方法产生疑问。进入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的发现越来越多,人们用越来越客观的方式和视角来看待世界,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再认为有神灵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开始不受主观影响,认为世界是绝对客观化的存在,这种认识导致人的困扰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非科学的应对方式不再适用。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逐步发展,原来人们对世界绝对客观的认识又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很多经典的物理学实验,正慢慢推翻世界绝对化客观的观点。我们很难说清楚这个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世界也并非我们原来所设想的由物质构成,它似乎是介于物质和第二性之间的东西,于是,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不能再以主观和客观来区分原来的状态,这种发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之前我们认为一切有迹可循,但现在变得不再那么确定。进入后现代的社会,推翻了原来与科学时代相匹配的现代主义文化,变为后现代文化,现代主义文化强调唯物,后现代文化强调去中心化、去结构化、多元化,给了主观性更多的位置,找到主观性很多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说,有一种回归的迹象。

这种回归跟进入科学时代之前有很大差异,在进入科学时代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很主观,假设有很多神灵,但那只是一种描述,并没有实证。这种回归,导致我们对自身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要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我们每个人看似对如何看待世界不感兴趣,但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困扰是无法躲避的,这些困扰会影响每个人,也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这种关系和如何看待世界关联在一起。

我们用一个具体落点,来探讨对世界的看法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影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的。

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

以精神分析为例,弗洛伊德用经典精神分析来解决心理问题,经典精神分析在临床应用中有三种核心技术——面质、澄清和解释。采用面质,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一样客观存在的东西在那里;它存在才能够去面质和澄清,如果那样东西本身不存在,就没办法去面质,如果那样东西一直在变化,也没办法去澄清。所谓的现象和问题,不会因为你的探索而发生变化,人的心理问题也不会因为心理咨询师的介入而发生变化,只有建立在世界实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才能帮助来访者挖掘那样东西,然后解决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在那个年代,来访者主要是癔症(歇斯底里症)病人,歇斯底里更多地表现为情绪爆发和身体出现问题。弗洛伊德认为,癔症的发生是因为来访者心里有说不出的秘密和愿望,如果想办法让他说出来,症状就会消除,这就符合绝对客观化的观点。但愿望和秘密不会因为咨询师的探索而发生变化。

随着临床治疗的发展,来访者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癔症病人越来越少。到了弗洛伊德学术流行晚期,人的心理问题更多的是情绪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病人。面对抑郁症病人或以情绪困扰为主的病人,面质、澄清和解释技术并不能产生效果,因为他们的问题不是秘密,不需要说出来。继而这些基础的宣泄技术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以抱持、接纳和转化为主的技术。于是,客体关系理论开始发展。

弗洛伊德原本的解释技术,是想把问题说清楚,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解释发生了变化。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如何解释不重要,重要的是解释时保持的态度,通过解释传达接纳。这时,临床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应对的心理问题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常见的病症由癔症变为抑郁症,这些改变都与生活环境变化有关。

心理咨询与社会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新阶层兴起,原本结构化明显的社会状态变得相对扁平,强调自由平等。这种变化导致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从原来结构化中以压抑为主的症状,变成以失落为主的症状,科学发展带来自由的同时,失去了确定性和稳定性,失落替代了束缚,因此,抑郁状态变得多了,而癔症变得少了。

在这里要谈的重点,不是症状怎么变化,而是临床技术变化背后隐藏的态度。

面质、澄清和解释的背后是非常科学的态度,当技术慢慢转为抱持、接纳和转化,心理问题的绝对化客观存在慢慢模糊不见了,不再强调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你心里藏着一个看得见、说得出来的问题,而是变成一种缺失。

也就是说,来访者心理问题产生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心理问题不再源于绝对客观的秘密或愿望,而源于失落和关系的丧失。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理论兴起,人的需要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欲望和性对象的满足,而变成关系的满足。关系虽然抓不住,但是存在。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对心理问题的界定从一种看得清楚的层面到了一种模糊的情感感受层面。

在弗洛伊德时期,本能被认为是一种跟物理学相匹配、相类似的能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符合机械唯物论。到了客体关系理论中,人的最大需求是建立关系,而不是本能的满足。于是随着对心理问题的界定发生变化,人的需求变成一种能被感觉到的关系,不再那么抽象。

对心理问题的看法,从非常绝对科学的态度向艺术的态度迁移,不再是完全客观,而是有一部分主观存在。

再往后发展,抑郁的情况也慢慢发生变化,来访者的问题更多地变成了焦虑,虽然还是以情绪问题为主,但由原来的身体反应变为弥散性焦虑。

如果抑郁的背后是失落,那么焦虑的背后则是迷茫。迷茫成为人们主要的问题和困扰,对来寻求帮助的来访者,如果还用一种相对接纳和抱持的态度,效果就不那么好了,使用接纳和抱持的技术虽然能使焦虑的来访者好受一些,但其症状不会消失。

这提醒我们,内在症状的困扰总是相对应于外在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迷茫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以失落为代表的困扰变成以迷茫为代表的核心症状?

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无边界”,越来越“靠近”,几乎不存在所谓“思念”的问题。比如,想见一个人可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不需要长年累月,很多地方一天之内就可到达。这种情况下,好像就不会再产生失落。失落是因为情感联结的断裂,一种情感没办法安置到另一个人身上,或者说,原来的情感因时间和空间的断裂,想要重新连接时发生困难。如今,见面很方便,不会有长久的思念,因此丧失了一种情感(“长久思念”的体验),不需要再把这种感觉放在心里,而是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容易,人与人这么容易靠近,丧失了关系体验,这时候,迷茫就产生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自由度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情感体验无从产生,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没办法寄放在原本可以寄放的情感上,那么它该寄放到哪里呢?我们不知道答案。自我存在感和确定感好像因此而迷失,这就是后现代文化背景——以焦虑为主的后现代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的特质——以自我迷茫为核心的体验。这是我们普遍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咨询中所采用的态度和策略是接纳,但仅仅接纳是不够的,还需要解构跟建构。我们认为不再有固定的模式,去创造一种我们认为的事实,也没有绝对客观的事实,所有的事实都可以通过彼此的关联建构出来。

随之,精神分析慢慢发展出后自体学派、主体间学派、关系学派和拉康学派。临床技术中更强调主体间性,技术的运用上更强调建构,治疗师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其中。这些发展都在否决原来客观和固定不变的东西,以一种偏主观的态度来看待心理问题,这种态度侧重于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和体验这个世界,而不是以科学的方式来描述这个世界。

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从比较科学的态度慢慢发展成艺术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跟物理学等基础理论科学对世界的认识及其营造出来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这种社会文化中,人们的心理问题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

中国社会中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中国出现至今,仅有30多年,它没有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横空出世的。在面对与我们的环境相对应的心理问题时,到底该用什么视角、什么态度、什么技术,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原则上来说,需要一种针对性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技术。如果问题以压抑性为主,我们就需要使用与面质、澄清和解释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与失落有关,我们就用与抱持、接纳和转化相关的技术;如果问题跟迷茫有关,我们就需要用与解构相关的技术。这些都只是技术层面的探讨,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咨询该如何发展,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探索的方向,利用有用的资源,找到应对目前心理困扰的有效方式,分辨出在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错位、哪些地方没有好好利用等,通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探索性方法,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探讨。

《101次迎难而上:心理咨询之道》可以算是进行这样探讨的尝试,并不是提供标准化的答案,只是呈现一种思考,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对心理咨询本土化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