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反复确认对方爱不爱你,是恐惧被抛弃

“老公,你爱我吗”

“老公,你爱我吗?”

“爱。”

“看着我的眼睛说一遍。”

“好。”

“你会抛弃我吗?”

“不会。”

“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会吗?”

“是的。”

“你的眼神出卖了你。”

“可我很真诚啊。”

……

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

每个人都有确认“对方爱不爱我”的时候,只是在用不同方式确认罢了。比如:

◎ 生病了不直接让对方来照顾你,看对方来不来。

◎ 说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不叫对方买,看对方买不买。

◎ 不时问对方你的电话号码、生日,你们的纪念日,看对方记住没记住。

……

当然还有极端的,在吵架的时候用不断打电话、伤害自己的行为,来确认对方是否还在乎你。

这些言语和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确认。这种确认人人都需要,只是每个人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样。有的人似乎不用太多确认,就能爱得很安心;有的人却需要不断“作”来试探,爱得战战兢兢。

究竟怎样的确认,才是健康、有利于感情的呢?

为什么要反复确认对方爱不爱你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确认。

这背后,是一种“确认感”在起作用。依据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关系理论,确认感的意义是:当一个人的“自我”或“关系”被破坏,形成创伤后,便需要用各种方式确认“我是好的,我们的关系不会破裂”,从而修复“被破坏的风险”。

每个人从小都会有被破坏的经历。

自我的破坏,比如小时候父母要求我们几点吃饭、吃什么、几点上厕所、如何冲马桶、几点必须睡觉等,这些正常的规矩会约束我们的自我,不知不觉地破坏了我们的自我体验。

而关系的破坏,则是从一些必要的分离、冲突开始的。比如入园、偶尔的责备,甚至打骂,会让我们怀疑“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

这时,确认感就会产生。

小时候,我们会这样做:“妈妈,我要尿尿啦”“妈妈我要睡啦”,每一次去厕所和睡觉都要“通知”妈妈,此刻就是在寻求确认。

妈妈只需要说“知道啦,你去吧”即可。

这无意间传递了“妈妈在”的感受,孩子就会安心。

成年后,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确认,比如问对方想不想你、你分享的话题对方愿不愿意听……

这些都再正常不过。

如果大部分确认可以得到合适的回应,那么破坏所产生的不安也可以得到缓解。随着一次次的缓解、关系的加深,确认的方式也会转化。

很多亲密稳定的情侣、老夫老妻,他们不再用语言表达“你还爱我吗”,而是体现在对彼此的行为和感受上。

比如,加班他会给你打电话吗?天气不好会问候你吗?生病了会照顾你吗?特殊纪念日他会记得吗,有仪式吗?你的新发型他会看见吗?你们一起看电影吗?一起旅行吗?你们睡一张床吗?对彼此身体感兴趣吗?……

这些隐性确认,恰好让人感受到点点滴滴的爱与温暖,是很健康的必要的确认。

而真正造成困扰的是,过高的确认感。

真正可怕的是过高的确认感

过高的确认感,并不是凭空而来。

也许是早年被严重地破坏,容易感到不安。

例如,每次犯小错(尿裤子、不吃肉)就会被大声打骂;或者遭遇过严重的被抛弃、被迫分离等事件。

也许是每次确认时,很多父母不理解,没有给出回应。

例如,父母觉得好笑或厌烦,“尿尿、睡觉都要汇报”……孩子越和父母说,父母就越不回答。

这时,不安无法得到缓解,越堆越高。于是,确认自己安全的需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

即使到了成人,还是习惯需要频繁确认来缓解居高不下的危机感,就算对方给了回应,也不敢相信。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确认感就过高,但这是有源头的。

她说,“从记事开始爸爸妈妈就吵架,最后我实在憋不住了,就劝爸妈离了婚”。这就是安全感的破坏。

在家庭关系中不断出现动荡和危险,父母没有太多的能量回应她的需要,她就在丈夫身上寻求疗愈。比如,她会经常问:“老公,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好了?”“你是不是丢下我不管了?”

表面上是没事找事,实际上,她是通过不断确认,来让自己感到“你不会像父母那样抛弃我”“我在你这里是安全的”。

这种过高的需求,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却常常不自觉地给伴侣带来很大的负担。

在婚姻生活中,这无疑是对彼此的一种消磨。

若不是不安全感太强烈了,没人愿意这样折腾。而细究这种居高不下的不安感,背后其实都是一种被抛弃的恐惧。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曾说过:“早年经历太多忽视和否定,情感得不到满足,觉得自己是没人爱、没人要、没人关心的人,总会以为自己被抛弃了。”

例如重男轻女环境下的女孩、成绩差或达不到父母高要求的孩子、从小父母离异或被抛弃的小朋友们,若没有人让他们可以确认“我是安全的、我还被爱着”,这种被抛弃的恐惧就更有实感了。

长期处于这种无法缓解的恐惧中,我们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我不配被爱。

于是,我们更容易从一些细节中觉得对方是不是发现了“我不值得爱”,想要抛弃我,因此更需要一次次过度的确认。

而过度的确认,往往会从两个方面,再次重复被抛弃的“命运”。

第一,如果对方无法理解这一点,也没有太多的能量可以支撑,就很容易被消磨到放弃这段感情,再次让我们印证“我不配被爱”的观点。

第二,如果对方不放弃,但也无法一直回应,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求而不得,很容易进入一种更猛烈的状态——反向确认。比如经常吵架、离家出走,甚至自我攻击、生病,等等,以此闹出更大动静测试对方的态度。

就像苏珊博士的一些来访者,吃了一整瓶安眠药,然后打电话给另一半,或者吵架后把家里的灯全部砸掉。

这样的测试,成功概率很低。

往往到最后,对方忍无可忍,决定退出。

就像来访者们的伴侣,接到电话后不亲自赶来而只是叫医生过去,或者看一下砸坏的家具后马上离开。

这些,最终都会再次让我们体验到被抛弃的感觉。

相信自己值得拥有不错的关系

那么,要怎么办才好?

如果你是一个需要高度确认、无法自控的人,也许下面三步可以帮到你。

(1)探索造成不断寻求确认感的重要源头

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养育模式不同,对同一件事的感受也不同,找到独属于你的主要情结至关重要。

找这个源头,不是为了去怨恨,而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疼爱自己、理解自己,并接纳自己那些无法自控的“矫情”。

这时,失控不再是一团模糊的攻击和“作”,而是一种基于你成长经历的“必然”结果。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更容易冷静下来。

(2)分清现在的关系≠以前的不安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关系不等同于以前的关系,我们就很可能一直把对方当作小时候让我们不安的父母,不断去确认。

伴侣怎么做,都很难填补我们内心的安全感。这时,我们不妨和伴侣一起商量一种具有边界的、安全的确认方式。比如,调整一下语言和方式。从急躁的“你不爱我了”“男人都是负心汉”类似负面的语言,调整成“你为什么这样做,你有没有想我”。

这些必要的调整和信任,会让对方从高压中解脱,更好地给我们确认,帮我们打破“被抛弃”的恶性循环。

(3)丰富确认的途径

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模式有问题,而是因为模式太僵化、太单一、不够灵活。

我们常常向一个人身上刻板地寻求确认,直到压倒这根唯一的稻草,却不知道,其实有很多途径可以缓解我们被抛弃的焦虑。

比如工作中的成就感,兴趣中的享受体验,关系中的倾诉对象,在大自然、小动物中的放空与自由,等等。

享受这种积极体验,并在其中给自己做确认:我是一个不错的人,我值得拥有不错的关系。

这些多元的确认,其实就是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避免我们因为某一种确认的消失,而彻底否定自己。

毕竟,随着婚姻生活的琐碎与平淡,每个人都需要找到确认的不同方式和途径,一方面保持自己相对稳定的自我感,另一方面也不至于把彼此感情消磨殆尽。

这才是最健康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