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
巴甫洛夫以狗为实验对象。在实验的过程中,他喂狗食物,狗就会分泌唾液,这样的过程是不需要其他任何条件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为“非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UR)”,食物就是引发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但是若给狗一个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刺激,比如节拍器响、锣响或者红灯亮等,狗是不会分泌唾液的,它只会产生警觉反应。我们把这样的刺激叫作“中性刺激(也被称为无关刺激,Neutral Stimulus,NS)”,这样的刺激和唾液分泌本来是没有关系的。
接下来,在每次给狗提供食物的十秒之前,都先让红灯亮。这样的刺激多次重复,狗会在没有食物、红灯亮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也就是说,当一个中性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反复结合,中性刺激就会引起原来的非条件反应,与唾液分泌之间形成条件联系,转化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而条件刺激引起的狗唾液分泌的反应就叫“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CR)”。非条件刺激越强烈,中性刺激越容易引发注意,条件反射越容易建立。
小阿尔伯特实验
巴甫洛夫的发现令美国的约翰·华生如获至宝,因为他发现这个条件反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的很多反应,比如情绪非常容易通过这样的条件反射过程和很多刺激建立条件联系。华生通过小阿尔伯特实验有力证明,过去一些被认为是人的本能的情绪反应,实际上是后天习得的。
小阿尔伯特九个月大时,第一次接受实验。他对华生放进实验室的狗、活泼的猴子、小白鼠、点燃的报纸等都没有任何恐惧,还会好奇地伸手触碰。两个月后,华生再次将小白鼠放在小阿尔伯特面前。小阿尔伯特想接触小白鼠时,华生就在小阿尔伯特身后突然敲击铁器。铁器发出刺耳的声音吓了十一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一跳,他放弃摸小白鼠,大哭起来。几次之后,小白鼠一出来,小阿尔伯特就开始哭,开始做出明显的回避行为。
这个实验是反人道的,但20世纪20年代对实验的伦理规范还没有那么严格。现在进行人体实验要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因此这样的实验是不可能被通过的。
条件反射发生时,我们需要区分什么刺激属于条件刺激,什么刺激属于非条件刺激。
一个人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一条隧道。有一天晚上他加班,下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刚刚走进隧道,一个埋伏在那里的人突然冲到他身后,用砖拍了他的后脑勺,然后把他的包抢走了。他吓坏了,但伤得不严重,并不影响他第二天上班,但一想到又要经过那条隧道,他就非常紧张。
在引发他紧张情绪的过程中,隧道是条件刺激、中性刺激,还是非条件刺激?是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如果没有经过条件化的过程,就是中性刺激,与反应是没有关系的。比如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红灯亮和唾液分泌本来是没有关系的,红灯亮反复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才与唾液分泌建立了条件联系。例子中的隧道和人的紧张本来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他在离隧道一千米远的地方被抢劫,那么他就不会想到要经过隧道时紧张。隧道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才和他的紧张建立了条件联系。所以隧道在抢包事件发生前,对这个人而言是中性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后,变为条件刺激。
相对于紧张而言,非条件刺激是什么?砖、被抢劫、被打、劫匪等令这个人感到恐惧的因素,都是非条件刺激。
理解了经典条件反射,就能大体上理解临床上的恐惧症(恐怖症)。恐惧症尤其是那些特定恐怖症,大部分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发展出来的。一些人怕血液、怕老鼠,就是因为他们的恐惧和血液、老鼠建立了条件联系。
如果孩子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经常不被父母认可,常因此受到父母的批评、指责,在学校里发言时,也常被同学贬低、嘲笑,那么他长大后一旦进入社交场合,就可能会不自主地紧张、焦虑、害怕。指责、批评、辱骂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条件刺激。当这些非条件刺激与社交场合结合时,社交场合就从中性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与紧张、焦虑、害怕等情绪建立条件联系。
当然,不是所有恐惧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这种直接学习方式建立起来的,有些是通过间接学习方式建立起来的。
分化和泛化
条件作用中有分化、泛化两种现象。
个体对不同性质的条件刺激物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被称为分化。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应的现象,被称为泛化。
比如,一个小孩本来是非常喜欢狗的,他看到什么品种的狗都很开心,都不害怕。但是有一天,他被哈巴狗咬了一口之后,看到哈巴狗就害怕,但是看到其他品种的狗依然不怕,这就是分化现象。但是如果这个小孩很不幸,没过几天又被京巴狗咬了一口,又过些天被沙皮狗咬了一口,他可能见到所有品种的狗都害怕了,这就是泛化现象。(举这个例子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并非说这些品种的狗都咬人。)越小的孩子承受焦虑的能力越差,认知能力越差,越容易出现泛化现象。
恐惧症主要包含三大类: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怖症。
特定恐怖症一般不泛化,比如说有的人怕血液,有的人怕飞机,他们是不会将这种恐惧泛化到其他事物上的。特定恐怖症患者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很少有人因为特定恐怖症来寻求治疗,因为患者对某种事物的恐惧不泛化就意味着病症对其社会功能影响不大,所以很多患者宁可选择回避让他们感到害怕的事物,比如不献血、不乘飞机等。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泛化就比较明显,有的男孩开始面对女孩时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讲话,后来他的病症可能发展为见到自己的家人都很紧张。
泛化越严重对一个人的社会功能影响越大。一些强迫症患者最初只是害怕被传染上一些病症,所以比较注意个人卫生,后来会发展为不敢去理发店、宾馆等地方。
消退
◎原理
经过训练,巴甫洛夫的狗看到红灯亮后就流口水。接下来,每次红灯亮后,狗的面前不再有食物,狗的唾液分泌量就会越来越少,直到不再分泌唾液。在行为主义理论中,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消退。也就是说,当一个个体暴露在条件刺激前时,如果非条件刺激不出现,已经建立的条件联系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暴露治疗
很多治疗技术都涉及消退原理,暴露治疗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还以前文那个人在隧道中被抢劫,而后一想到要经过隧道就紧张为例。从短期看,能最快速地帮助他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是绕道而行。他避开隧道,就不紧张了。但是从长期来看,绕道就是回避,回避就意味着不让自己暴露在条件刺激前,剥夺了自己消退的机会。如果他能硬着头皮走过隧道,而抢劫没有发生,几天之后,他的紧张程度就会逐步减轻。
如果他找人陪自己,或者乘车经过隧道,那就改变了条件刺激的性质。有一天他需要独自经过隧道时,他依然会感到紧张。进行暴露治疗就是让接受治疗的人暴露在让他们产生负面情绪的条件刺激前。
进行暴露治疗时一定要保证让中性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的非条件刺激不出现。比如让在隧道中被抢劫过的人缓解紧张情绪,就要保证他的安全,否则就可能强化他对隧道的恐惧。
反条件化
◎原理
从小阿尔伯特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小阿尔伯特来说,动物是条件刺激。
我们假设有一个小孩,对他来说,蛇是令他害怕的条件刺激,而冰激凌是令他愉快、放松的非条件刺激,那么在小孩吃冰激凌时把蛇拿出来,反复这个过程,小孩就不怕蛇了(见图1-2)。
图1-2 反条件化过程图
但如果我们用成人代替小孩,实验结果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可能一吨冰激凌也没有办法抑制蛇这个条件刺激给成人带来的紧张感。如果一个害怕蛇的成年人每次吃冰激凌的时候都能看到蛇,那么他可能就要对冰激凌感到恐惧了。
所以反条件化的前提是,条件刺激要结合能够带来愉快放松的非条件刺激,且非条件刺激要能足以抑制由条件刺激带来的紧张、恐惧等情绪。
◎系统脱敏治疗
反条件化是系统脱敏治疗的原理,需要对患者进行渐进性的肌肉放松训练,划分引起患者焦虑的实景和想象的等级,然后通过放松训练来帮助患者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