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居之不易,我想在长安有个家——房奴、牙郎、炒房客
在唐朝,要想买个房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光是房子本身价值高昂,还得交纳房产税,这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那么,唐朝人怎么解决居住问题呢?
1.买卖房——有“房奴”也有“炒房客”
据《唐摭言》记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带着自己的诗文去拜会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起初也没太当回事,一看白居易的名字,就开玩笑说:“居易,长安居,大不易啊!”
然后顾况开始读白居易的诗,当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里的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长叹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在哪里居住都没问题!刚才我就是开个玩笑罢了。”
可是,顾况的称赞却没有改变“长安居大不易”的现实。如果他知道白居易后来在买房上的坎坷,一定会懊悔自己这张乌鸦嘴的。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考中了进士。一直到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白居易50岁时,才终于在长安新昌坊买下一所宅院。工作20年才攒够买房钱,真是不容易。
白居易终于摆脱了一直租房的命运,在长安有了自己的产业。他为此激动地写下了一首诗《卜居》:“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堂堂一个大诗人,居然要去羡慕蜗牛和老鼠。最起码它们都有个窝啊。可见买房这事把白大诗人给折腾成啥样了。
在唐朝长安,房价居高不下,这无疑是由唐长安城的政治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无论是来往官员、赶考举子,都以在长安城有一套房子为荣。在如此旺盛的需求之下,房屋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房价上涨,不光催生了像白居易这样的“房奴”,也催生了一些“炒房客”。
《太平广记》里记载了商人窦乂(yì)的故事。此人是一位非常有眼光的“炒房客”。在西市南边,有一块十来亩的臭水池。窦乂发现这个地方是在西市的交通要道上,位置绝佳。于是他买下了这块地,把臭水池用土填平,在上面盖了二十间店铺,“日收利数千”。
太尉李晟府前面有一处小宅院,窦乂将其买下。过了两天,李晟想用这块地方来建个马球场。人家虽然是太尉也不占你便宜。李晟于是托人找窦乂想买这房子,窦乂当时没直接回复,而是等到某天李晟在家时,窦乂把房契直接白送给了李晟。窦乂的这次投资获得了李晟的认可,这也让他在商场上更加左右逢源。
窦乂的两次“炒房”,第一次是经济投资,第二次则是政治投资。从窦乂的两次“炒房”来看,他的房产买卖无疑是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政治回报。
2.房产税——征收一年刚过半,百姓逼得要造反
房子属于不动产,要是买卖就要征税。房产税能够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唐朝有过一次征收房产税的举动,但是这次收税所带来的后果十分惨重。所以只能算作一次失败的实验。
中唐时期,战事四起,四方叛乱,军费吃紧。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六月,大臣赵赞给德宗皇帝提了一个建议——收间架税,也就是房产税。
间架税如何计算呢?据《新唐书·食货志二》记载:“其法:屋二架为间,上间钱二千,中间一千,下间五百;匿一间,林六十,告者赏钱五万。”两道梁构成一间屋,分等级收,上等房屋2000钱,中等1000钱,下等500钱。如果有人藏匿不报,要打60板子。告密者赏50000钱。
唐德宗最初设立这个制度,确实也是因为实在没钱了。当时大唐境内有4个藩镇叛乱。要想平叛,就得给士兵多发工资,激励一下。据《旧唐书·德宗纪》记载:“月费钱一百三十万贯。”打仗很烧钱,国库很快就见底了。这个间架税并不是像有些资料所说的那样主要坑害老百姓,其实富豪王侯也得交税。只不过富豪王侯毕竟底子厚,扛得住。而让普通老百姓一下子拿出好几千钱,这可就要了命了。
不过最悲催的是那些祖上曾经阔过的士族子弟。要说富吧,他们也没什么收入;要说穷吧,手头还有点儿祖产祖宅。本来就是靠祖宅勉强过日子,这一收间架税,他一算,得掏几十万钱,真是雪上加霜。据《唐会要》记载,“人不胜其苦”。
间架税的弊端,除了上面说的税率过重之外,还有一点就是重复征税。这是因为在唐朝虽然没有单独的房产税,但是有一种对家庭总财产收税的税种,叫作“率贷”法。据《通典》记载:“籍其家资,所有财货、畜产,或五分纳一,谓之率贷,所收巨万计。”率贷其实就是老百姓的家庭总收入,包括财物、牲口、房产、田地都在内的五分之一。其中已经包括了房产,如今又有间架税。一套房子收两次税,这无疑就是明抢了。
这样的苛捐杂税,很快就被废除了。而废除的契机,是一场突发的兵变。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唐德宗为了平定淮西叛乱,调泾原军队前去平叛。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带五千士兵路过长安。本来士兵们路过长安满心希望德宗能给点赏赐,结果唐德宗只是派人给他们送了点粗茶淡饭,赏赐更是免谈。泾原士兵顿时暴怒,掉头攻入了长安。德宗吓得仓皇出逃,一路跑到奉天(今陕西乾县)。这些哗变的士兵在宫中大肆抢劫财物,还拥立了一个新皇帝叫朱泚。此事史称“泾原兵变”。
据《资治通鉴》记载:有趣的是,这些哗变的士兵,为了收买人心,在进入长安以后,对着四处奔逃的百姓大喊:“你们别害怕,我们不抢你们的商铺,还免除你们的间架税!”废除房产税,居然被叛军当作收买人心的口号,可见老百姓对此有多么痛恨了。
跑到奉天的唐德宗,改元兴元,下诏免除了间架税等各种苛捐杂税。间架税从建中四年(783年)六月收到十二月,也就维持了刚半年,就快把老百姓逼得去支持叛军了。这间架税真是收得得不偿失。
3.买不起房咋办?那就租房呗
这么高的房价,买不起怎么办?那就只能租房了。
唐朝不光有房地产,还有房屋租赁行业。唐朝长安城租客的阶层可谓五花八门,官僚商人、士子百姓、刺史节度使等,为了不同目的都在长安城租房子。
唐朝地方官员,在任期结束后需要来长安参加调选,这就是唐代官员考核的“铨选制”。在古代,官员考核不可能一两天就出结果。在等待出结果的这段时间,很多官员只好去租房住。据《太平广记》记载,官员程彦调选入长安,“税居新昌里”,官员李素伯“兴道里假居”。这里“税居”“假居”都是租房的意思。
另外,古代交通不发达,赶考的士子到了长安,也需要找个地方好好复习,租上一个小院还是很有必要的。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刺史、节度使,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朝廷动向,安排给皇家进贡等相关事宜,也会在长安设立一个办事处,这些办事处称为“留后院”,留后院一般也是租房。
那么,长安城租房需求这么高,房源从哪里来?房源主要来自官方提供、官员提供和寺院宅院三个方面。
唐朝官方手头有很多房源,比如无主的房子,大臣犯罪后被没收的房子等,官方会拿出来一部分房子用来出租。此外,有的官员也会买好多房子,这些房子也是现成的房源。还有大量的寺院,寺里除了僧侣住的房子之外,也会拿出剩余的房子来出租。
为了规范租房市场,政府专门设立了中介机构来解决房屋租赁中的具体问题。这些中介,叫牙人,也叫牙保。在签订房屋租赁契约时,牙人也会在契约上签名,这是为了避免发生欺诈或者打官司。可以说,唐朝政府在租房管理方面做得还是挺不错的。
杜甫在诗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够有房子住,是人们的一种向往。但是,在唐朝,房产的价格非常昂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