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暴雨时节,长安城里能不能看海?——长安城排水系统
每当进入雨季,暴雨降临,往往会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在雨季,许多城市饱受内涝之苦,纷纷进入“看海模式”。大唐长安城,早在公元7—9世纪就已经拥有百万人口。城市人口这么密集,总看海可受不了。为此,唐长安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以此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1.唐长安城排水系统——层级分明,多管齐下
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按照区域可以分为道路、城里和城外三类。
我们现在的马路往往是中间略高,两边略低,这样便于雨季将雨水排到道路两侧的下水道中。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长安城就有类似的排水系统了。唐长安城的道路,往往都会在路面上铺设找坡层,使得路面自中间到街道两侧形成一定坡度。
在长安城西市遗址的南大街东侧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了距离地表1.3米左右的唐朝路面,该道路通过填石子夯打的方式铺设而成,这层路面很有可能是路面表面的找坡层。找坡层既能加强道路的抗压能力,又能够便于排除雨水。
唐长安城朱雀大街路面结构示意图
从路面找坡层流下来的雨水,进入道路两边的排水沟。在长安城主要街道的两边,都挖有开阔的排水沟,即杨沟,也叫御沟。据唐人的《中华古今注》记载:“长安御沟谓之杨沟,植高杨于其上也。”
以发掘的朱雀大街西侧水沟形制为例,沟的上口宽3.3米,下底宽2.34米,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截面。沟的两壁很光滑,沟底很平,底部有沙子和淤土。找坡层和杨沟的设计,保证了城区路面的排水顺畅。
隋朝规划大兴城时,为了保证城市供水,在城中开凿了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三条水渠,水源分别引自城外的浐水、洨水和潏水。后来唐朝又开凿了黄渠和漕渠。这五条水渠构成了长安城的主要水源。
朱雀大街西侧水沟断面图
长安城水系图
一般来说,永安渠和清明渠主要供应长安城西半边和皇城宫城用水,龙首渠主要供应长安城东北部和大明宫用水,黄渠主要负责满足长安城东南部用水,漕渠则主要满足城市运输需要。这些水渠,平时主要作为城市饮用水源,同时也具有着防洪排涝作用。当洪水来临时,洪水就可以沿着五条水渠,流入各大园林的池沼或者直接汇入渭水。这就大大减少了城市中的积水量,避免了洪水灾难。
城壕也就是护城河,古代城市外面都有护城河。护城河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军事上的,护城河可以人为地将敌军隔离开来。有了护城河,敌军很难靠近城墙,攻打城市。第二,是消防上的,如果城门或城墙上面着火,可以从护城河里汲水灭火。第三,就是防洪,当洪水来临时,护城河就能够起到分流洪水的作用。
总体来看,唐长安城的排水系统先是由街道两边的排水沟将雨水和积水排到水渠中,再经由水渠排到天然河流、池沼或者护城河等。这套完善的排水系统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
那么,有了这么庞大而复杂的排水系统,在暴雨来临时真的有效吗?长安城里到底能不能“看海”呢?
2.长安城里“看海”
唐长安城有一套层级分明、十分完善的排水系统。可是当暴雨来临时,这些系统能够有效地起到排水作用吗?——答案是:用处有限。
唐朝史书中曾经多次出现长安城内涝的记载。比如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夏天,一场暴雨,长安城中兴道坊一带,一夜之间就成了池塘,整个坊五百多家人大多数没跑出来。据《旧唐书·五行志》记载:“京城兴道坊一夜陷为池,一坊五百余家俱失。”
再比如,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夏天,连日大雨,“长安城内平地水深四尺以上,国中大饥”。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六月,“京师大雨,街市水深三尺,坏庐舍二千家,含元殿一柱陷”。连宫殿的柱子都被洪水泡坏了,可见内涝有多严重。这绝对是可以“看海”了。
为什么长安城有一套这么完整的排水系统,还能“看海”呢?难道是“豆腐渣”工程?其实并不是。唐代长安城内涝的原因大概有天、地、人三个方面。
气象学家竺可桢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得出结论:唐朝所处的公元7世纪是我国气候温暖并且十分湿润的历史时期。竺可桢在《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一文中对中国历代的旱灾和水灾做了一个统计,表明唐朝处于旱灾相对较少,水灾多发的历史时期。水灾多发当然与降水多有很大关系。
我们再来看一下长安城内涝的记录,内涝起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而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以后内涝就比较少见了。这一段时间段恰好是我国气候较为温暖的历史时期,雨量也较大。所以暴雨多发,城里内涝,以至于“看海”,也就不奇怪了。
长安城的地势是什么情况呢?前文提到当年长安城是按照六爻的卦象来修建的,龙首原有六条高岗,从低到高依次是初九(海拔390米)、九二(海拔400米)、九三(海拔410米)、九四(海拔415米)、九五(海拔420米)、九六(海拔450米以上)。
从这个海拔数据上看,长安城的地形很像一个簸箕。九六和九五高坡落差在30米,九五和九四高坡、九四和九三高坡落差只有5米。比如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夏天长安城的那场暴雨,把兴道坊给淹了。兴道坊位于皇城外面朱雀门下东侧第一坊,从地形上看正好是九三和九四高坡之间的洼地,一下雨就很容易被淹。
另外,人为因素也是导致长安城内涝的主要原因。虽然长安城里有水渠、壕沟,应该足以应对内涝,可是遇到内涝,这些设施的防洪作用非常有限。以长安城的五渠为例,有这么多水渠,按说应该能够把多余的积水排走,起到一定的缓解内涝作用。但是,事实上,这五条水渠是入城的多,出城少。五渠之中出城的渠道仅有永安渠和漕渠两条,对缓解内涝的作用微乎其微。
再比如,长安城的地形是东南高,西北低,按道理应该从东南到西北直接修几条水渠,可以非常顺畅地导出积水。问题是,长安城的西北边是皇家禁苑,总不能把皇家禁苑刨开修水渠吧,所以最终还是没法彻底解决内涝问题。
因此,虽然长安城的排水系统非常完善,但是仍然可以“看海”。史籍中也多次记载了长安城内涝的惨状。
但是,长安城“看海”确实有着种种客观原因,我们也不能草率地说长安城的排水系统没有起到应有的防洪作用。
据史籍记载,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修建隋大兴城,到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的321年间,这座城市有记载的严重内涝只有十几次,平均大概三十多年一次。这说明,在应对三四十年一遇的暴雨和洪水方面,长安城的排水系统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只是在应对更大规模的强降雨时,长安城的排水系统确实有点儿捉襟见肘。对于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城市,我们也确实不能要求太高,只能说长安作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当时条件下,在遏制内涝方面已经做得比较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