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创伤和疗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不敢表达,是因为曾经不被允许表达

不被允许表达的结果或者是不表达,或者是不知道表达什么,或者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别人的眼里都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一般只负责听,说都是别人的事儿。事实上和一些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或者是大家谈到了什么我感兴趣的话题,我还是会偶尔加入进去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的。但是这样的时候很少,我很发怵去应付生活中形形色色或熟悉或陌生的人之间的你来我往、人情世故。尤其是当面对那些伶牙俐齿,说话真真假假的人,我就会想要退避三舍,因为很多时候我不知道他们说话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很容易就会把他们说的玩笑话当真。

这样的人一般心眼儿比较实,如果心地善良,会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并且懂事,让人比较放心;如果有点愣,可能做事就会莽撞,容易惹祸。

我属于前者。从小到大,我都是规规矩矩、安安稳稳、按照大人的要求读书和生活,思想很单纯,也没觉得有哪里不对。直到高中毕业前夕,有一天我们一帮女同学陪其中一位同学去她很快要结婚的姐姐那里办点事。当时她的姐姐不在,等候时同学们就嘻嘻哈哈很热烈地谈论有关结婚的事。起初我只是有点感叹她们懂得可真多,婚嫁方面的事也能谈得这么热闹。后来同学们很自然地对那位同学说:“那你姐姐的新衣服以后不穿了就可以送给你穿了。”那位同学听了把嘴一撇,马上摇头说:“我才不穿她剩的,送我就得给我买新的。”

这句话让我惊掉了下巴,第一反应是:还可以这样说话吗?姐姐给她衣服她敢不要?那不是嫌弃吗?不是不识好歹吗?不要就算了,还要求买新的?她怎么那么大胆子?她真能做得出来吗?

同学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说话”这件事的认知。这次以后,我开始思考我一直以来的说话方式,和别人沟通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为什么不太喜欢和人说话?为什么在沟通中会有不太舒服、想要逃避的感觉?我在和人说话时是不是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了?是不是太过于谨小慎微、太怕说错话了?这样的说话方式是怎样形成的?

一个人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和习惯,是幼时在原生家庭中与最初的养育者也就是父母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的。成年后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方式,实际上就是幼年时和父母互动模式的再现。如果最初与父母的交流是顺畅的、被尊重的、被鼓励和赞赏的,这个人以后在和他人的交往中自然也会充满自信、敢于也善于表达;如果最初与父母以及其他重要抚养人的交流总是不被允许,总是被嘲笑,或者与其他人的交流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被制止,那么这个人就会在潜意识里接受自己不可以乱说话这样的规则,以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语言表达上就会有很多顾忌,羞于表达,也不善表达。

我的母亲最初对小孩子是无感的,且不太喜欢孩子发出声音,所以,几乎从我出生起表达的欲望就被压制下去了,即不允许哭。这也就意味着既不能提要求,也不能表达情绪。据说我小的时候像个哑巴,轻易不出声。而且,我的家庭规则又是鼓励听话并忌讳在人前表现自己的。这样就形成了我不善于运用语言交流的性格特点。

不被允许表达的结果就是,或者不表达,或者不知道表达什么,或者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当这种规则传承愈演愈烈,就会变得不敢说,怕说错,怕被批评,或者不敢大声说,也不知道自己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了,于是与人的交流只剩下了附和。

实际上,这不单单是表达和沟通的问题,或者怎么说话的问题,而是是否被允许、是否有资格、是否有说话的自由、是否可以提出异议和要求的问题。在当事者的心理上则存在着怕被讨厌、怕被拒绝、怕得罪别人等种种低自尊的表现,以及对他人绝对的服从。

因为说话不只是闲聊,所有的问题、要求都需要用语言进行沟通。如果一个人在幼年、童年时期对需求的表达总是被粗暴地制止,或被无端地嘲笑,慢慢地他就会默认自己没有说话和提要求的权利,只能无条件接受父母所给予的,不管自己是否需要都绝不能嫌弃。这在传统的家庭里是懂事的表现。

在家服从于家长,在外面自然是服从于他人。所以当别人向自己提出任何要求时,会习惯性地答应,而根本顾及不到自己是否愿意、是否喜欢、实际情况是否允许、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即使想要拒绝,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如果实在无法满足对方的要求也不能坦然面对,要么担心对方会对自己有意见,有严重的愧疚心理;要么会抱怨对方太过分,以致产生不满。

心理畅销书作家武志红说过这样一句话:懂事,也许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因为健康的孩子必然有活力,而有活力的表现就是要能发出他高兴和不高兴的声音,提出他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而乖孩子是不能提要求、不能发出声音的孩子。在童年时期,因为孩子的思想比较简单,只要吃好玩好,其他的问题不太容易暴露,关于表达的问题形成习惯,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到了十三四岁青春期的时候,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想法越来越多,行为上开始和社会发生连接,为以后走上社会做准备。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问题不单是青春期的叛逆,因为叛逆是从未成年人成长为一个成年人必然要经过的阶段,是我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出问题的,恰恰是那些几乎没有什么叛逆表现的人。他们看起来一切如常,一直是家里的乖宝宝,然而走上社会后就会发现,他们很难像别人那样自然地与社会连接,他们与外面的世界就像隔了千山万水,不能使自己很好地融入进去。

我曾一直认为自己是没有青春期的,一如既往地听话,按部就班地做事,从小到大似乎没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我大量地吸收着来自外界的信息,并在一些自己深有感触的领域加入很多自己的思考,比如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

也就是说,当我一进入青春期最早开始思索的几个主要问题,就是与我现在的工作相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问题。我的叛逆也许就表现在对父母和个别老师教育问题上的一些反思:如果我是家长,我一定不会这样对待我的孩子;如果我是老师,我一定要对我的学生……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做亲子教育这项工作的种子就已经种下了。

这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学会在沟通中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会给今后的人际交往和家庭生活减少很多麻烦和不快。但是有些人习惯于含蓄表达,或羞于表达。他们往往是心地善良、不愿给人添麻烦、轻易不求人的。而能听懂他们的弦外之音并肯主动为之提供帮助和需求的人,也一定是与他关系很好、彼此了解、熟悉,并且同样是心地善良的。

这也许意味着,那些善良且具有较强觉察力的人,可能都具备做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潜质。因为他们愿意去看到对方语言背后的东西,愿意去共情,并为对方提供所需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