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为什么你学习了那么多情感知识,仍然不会用
同样的老师上同样的课,为什么有的人学得好,有的人学得不好?为什么有的人记了3本学习笔记,但是学完还跟没学一样,自己的生活毫无变化,而有的人上完课,就能把学到的知识融入生活,使生活发生积极的变化?
学习方式的不同,导致学习效果完全不同。有的人多用“逻辑我”学习,有的人多用“实践我”学习。我希望你可以尝试多用“实践我”去看这本书,你会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你活用书本知识。在情绪应对这件事上,你不再纸上谈兵,而可以轻松地回应每个人的情绪。
你学习能力差,也许是因为没有掌握“实践我”
“逻辑我”是用逻辑、理性的方式接收所有新获得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用理论记录下来,储存在大脑中的学习方法。
“实践我”是用场景模拟的方式接收所有新获得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用模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形式记录在大脑中的学习方法。
以英语学习为例,为什么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学了十几年,但是仍然无法用英语交流?也许他们会说“我天生就不是学语言的料”,那为什么他们说中文毫无障碍呢?同样是语言,而且中文比英文难学,他们怎么就不是学语言的料了?为什么有的人却可以在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达到熟练运用英语的程度?
这其中除了个体的差异外,区别究竟是什么?一个重要的区别是,有的人多用“逻辑我”学习,有的人多用“实践我”学习。
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是如何学习中文的?是妈妈跟我们说一句“你好”,然后我们说一句“你好”,并且是在见到叔叔阿姨时,或者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我们需要说“你好”,妈妈才会教我们。吃饭的时候妈妈会对我们说“宝宝饿不饿呀,来,宝宝说,我要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妈妈也会不断地告诉我们,这个是土豆,这个是芸豆,这个是莜麦菜,这个是鸡肉,等等。是在我们需要这些词汇的时候,妈妈在旁边教我们怎么说的。这就是“实践我”的学习方式。
我们从出生开始接触中文,学习中文,通常在两岁左右时就可以表达简单的意思了。
为什么有的人在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仍然说不好这门语言呢?多数时候,我们不是像学习中文那样在场景当中去学习,而是在教室里坐着,老师教的是单词、语法,而不是实际应用。当然,现在英语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其实,我们在用中文表达的时候,无须考虑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哪个是宾语,那些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的人在说英语时,也不需要考虑主语、宾语和时态。假如你在开口说英文之前,还在考虑如何把你想说的翻译成英语,还要检查一下语法,思考是用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还是将来时,那么,你是无法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这种用“逻辑我”学习英语的状态就是我们一直学不好英语的罪魁祸首。
通过“实践我”模拟场景
我们不可能在学习所有知识时,都能很好地找到某些真实的场景进行练习。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运用“实践我”进行学习?
篮球巨星乔丹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比赛中做了一个完美的扣篮动作,惊艳全场。赛后,有人问他:“以前也没怎么看你练过扣篮,怎么做得那么好呢?”乔丹说:“虽然我没怎么练过,可是我每天都在心里想着扣篮的所有动作,甚至每个细节我都能想到,我就这样在心里一遍一遍地练着,所以在球场上才会表现得很好。”人们更吃惊的是,难道在心里也可以练篮球吗?其实,乔丹所做的,印证了著名的“心理意象”实验。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思要做之事的每个细节,梳理心路,要比单纯的行动效率高得多。
很多事情就算我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场景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实践我”大量地模拟场景训练,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如何回应情绪的学习中,会有大量的场景模拟练习,帮助大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9岁的时候进入专业舞蹈学校学习。当我做一个舞蹈动作总是做不好的时候,我需要停下来,在大脑中不断地演练正确动作,再去练习这个动作,就会发现进步很大。
想要用新的知识改变你自己,你需要用“实践我”在脑海中大量地模拟场景。
“实践我”的两个维度
“实践我”由两个维度组成:
其一,在大脑中通过“实践我”的形式想象一个场景,接着在想象的场景中进行练习;
其二,真实地通过“实践我”去做一些事情。
你在大脑中想象出一个场景跟外国人进行对话;
当你真的遇到一个外国人时,你去跟他对话。
你想象自己弹一首钢琴曲的状态;
你真的坐在钢琴旁边弹琴的状态。
你想象自己开车从家里到公司的状态;
你真的开车从家里到公司的状态。
这两种形式都是“实践我”的学习方法,无论你用哪一种都可以,但不能让知识在你的大脑中只是一种理论。知识需要穿插在你的生活中,你需要把知识用起来。
“逻辑我”与“实践我”需要并驾齐驱
你在使用“实践我”的时候,不能完全摒弃“逻辑我”,就好像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你知道怎么弹好钢琴是“知”,而你自己身体力行能把钢琴弹好就是“行”,这两者是无法分开的。并不是你先想好了怎么去弹,懂得了怎么去弹,再去弹,而是在弹的一瞬间,“知”和“行”同时发生了。或者说,钢琴家演奏出来的曲子,就是这首曲子在他心里的样子。正如王阳明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情感知识,感情生活还是一团糟”?如果我把这句话诠释一下,你就会觉得很可笑。
你已经看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书法呢?
你已经听过了郎朗弹奏的《土耳其进行曲》,为什么你还是弹不好钢琴呢?
你已经看到了乔布斯设计的手机,为什么你设计不出来?
你会说,这些问题还用问吗?但它其实与“我学了那么多情感知识,感情生活还是一团糟”是一回事。“逻辑我”与“实践我”只有并驾齐驱,你学习的情感知识,才会使你的生活发生积极的改变。
如何用“实践我”学习情感理论
学习情感理论,与我们学英文、学钢琴、学书法、学篮球是一样的。
第一步:用“逻辑我”进行理论学习。
第二步:用“实践我”场景模拟的形式进行学习。
什么是场景模拟呢?针对本书的每一个知识点,我都会给你模拟几个真实场景。比如对方在工作中受挫,心情十分低落,你应该怎样回应他的情绪,让他觉得你能理解他;比如你的同事帮你解决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你除了说谢谢,还应该说些什么;等等。
第三步:用“实践我”在真实场景下演练。
有人会说“这话我可说不出口,我平时说话不是这种风格”。这就是让你想想,你觉得没问题,让你真的付诸行动去改变,你就会觉得特别难。那应该如何进行具体的练习?没关系,本书为你准备了“目标拆解法”,通过这个方法,你会发现所有的知识其实都很简单,只是你不知道如何开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