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探花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寒冬清晨的那一碗羊汤

唐朝时期,国子监内分为了六学,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这个时代的国子监学生不仅免交学费,连食宿也是免费的。

不过,学生进入哪一个学馆就读,要看家庭出身背景。

《唐六典》中规定,国子学的学生,其父母的官阶要在三品以上。

太学的学生,其父母的官阶要在五品以上。

四门学除了接收父母官阶七品以上的学生外,还录取平民子弟中的优秀者,称为“俊士”。

律学、书学、算学三馆,招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及平民子弟。

武则天这次召见李金科,原本是欣赏他的诗才,想将他留在身边做一名翰林待诏。

但李金科不愿接受斜封官,想要以科举的方式踏入仕途,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在这个时代,这反而是志存高远,品德高尚的行为。

但李金科能够以震动长安的诗篇得以面见天颜,如果武则天不给他一些好处就放他离开,又会显得她有些小气。

因此她将李金科的大父李文轩的品秩,从五品提到了三品,这样李金科就可以进入教学质量更好的国子学读书,也算是她对李金科的一些恩宠。

“诺!”李金科喜出望外,李金科虽然在穿越之前学的是中文专业,也涉猎过诗词和古文。

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讲究的是综合素质提升,反而在中文的学习上没有古人那么专注。

李金科虽然背诵过上万篇文言文,也储备了无数的诗词歌赋。

但他真要是不用剽窃古文这个金手指,他的文章造诣可能还不如这个时代的一名县学童生。

因此李金科原本就想去国子监读书,只是他的大父虽然做过从五品的吏部郎中,但已经辞官多年。

再加上他的父亲淡泊名利,喜欢寄情山水,读书访友,从未在朝廷中任职,因此也没有在朝堂之上的好友。

而这个时期要进入国子监读书,除了祖上的荫庇之外,还需要有现任官员的举荐,以李金科家的情况,他想找到举荐人,却是难上加难。

如今有了武则天的谕旨,他不仅能够进入国子监,而且还可以进入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才能进入的太学,这让李金科的心中难免不会大喜过望。

“草民谢过陛下!”李金科兴高采烈的连忙向武则天行礼。

武则天脸上再次恢复了不喜不悲的表情,“莫要再整日眠花宿柳了。

回去收拾一下,等过了今日元夕节,三日之后便去国子监吧。”

“诺!”李重润连忙再次躬身行礼,武则天懒洋洋的挥了挥手,“罢了,朕乏了,你先退下吧!”

回到自己的宅院当中,李金科躺在冰冷的卧榻之上,看着门外荒草丛生的院子。

乌云逐渐遮掩了一轮明月,过不了多久,天空中洋洋洒洒的飘扬起雪花,不到一个时辰,整个长安城便盖上了一层白色的毯子。

但李金科对此却一无所知,此时的他已经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一早,当李金科在寒风中醒来的时候,整个长安城已经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顾不得寒风凛冽、风雪交加,李金科艰难的从被窝里钻出来。

穿着一件圆领袍服,又在外面裹着一件披袍,李金科仍然觉得寒风刺骨。

但是他今天不得不出门,就要去国子监读书,要办的事情还很多。

走出安仁坊,刚一出坊门,便看到了平日在这里摆摊张老汉已经烧好了一大锅的羊汤。

炉火烧的通红,三尺大的贴锅里奶白色的汤汁翻滚,一整架羊骨在锅中上下起伏。

张老汉在这里摆摊已经有二三十年了,他家的羊汤鲜香可口,每日还不到辰时,便被四周坊内的街坊四邻端着砂锅铁釜买的精光。

李金科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老张的羊汤并不习惯,这个时代缺乏调味品,羊架只是配着葱、姜一起炖熬,再放上一把盐巴。

胡椒可是金贵的物件,老张头的小摊承担不起,羊汤中的膻味有些重。

可喝了几次之后,李金科逐渐喜欢上了这种味道,来这里喝上一碗羊汤,成了李金科每天清晨必不可少的一个习惯。

这一碗羊汤不仅可以唤醒他全身的细胞,也在不断提醒他自己如今已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

这个时代并不像文人墨客在文章中颂扬的那般美好,相反的,活在这个时代让李金科感觉危机四伏,如履薄冰。

“探花郎,”张老汉看到李金科,热情洋溢的招呼着他,“刚出锅的羊汤,热腾腾的喝一碗吧,天寒地冻的暖暖身子。”

“好,”李金科的脸上笑容灿烂,他在怀中摸出几个大钱,“来一碗汤,里面冒上一两羊肉、一两羊杂,再要两个胡饼。”

“探花郎,”张老汉的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听说昨晚你去了芙蓉苑,还见到了圣皇陛下?”

他的嘴里说着话,手上却不慢,一转眼便切好了一小堆羊肉和羊杂,放在一只海口大碗,用锅里的羊汤反复浇在碗里。

“多了,多了,”李金科看着摊在手中的几个钱,连忙叫嚷着,“张老汉你给我切的这些肉和羊杂太多了,我可吃不起啊!”

“不多,不多。”

张老汉用汤汁将碗中的羊肉杂碎烫热,在碗中盛了满满一碗白花花的汤汁,又撒上一撮葱花。

“您如今可不是一般人,你可是面见过圣皇陛下的小郎君,将来是要做宰相的文曲星老爷,这碗羊汤老汉送给你喝。”

“那可不行,”李金科将手中的几枚大钱一放到张老汉的桌上,“心意领了,钱你一定要收。”

张老汉推脱不过,笑呵呵的取出其中一枚小心翼翼的揣到怀中,将剩余的大钱硬塞到李金科的手中。

“探花郎,这个钱我老汉就先收下了。

我的孙子今年蒙学,回去以后我就将这枚铜钱穿了给他戴到脖子上。

让我那孙子也沾一沾探花郎的才气。”

热腾腾的水汽熏在李金科的脸上,他眼眶有些湿润。

将胡饼细细的掰碎泡在羊汤里,李重润伏下身子,拿起竹箸,将浸满汤汁的胡饼与羊肉、羊杂一起刨进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