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剑阁故事
诸葛寿站在一块凸出崖壁的栈道庐亭口,看向两侧栈道上狭长弯曲的运送队伍,手上精雕玉琢的象牙扇,又扇的快了几分。
他抬眼望了望天色,见日头开始偏西,便询问身旁张慕。
“到哪了?”
张慕身着赤甲与藤半甲,但没有带笠盔,却也浑身是汗,正用布抹了下脸上的汗水,拿出舆图看了看,便点向一处。
“在这,金牛道,天黑前定能抵达大剑山之剑阁,少主放心应该不会逾期。”
闻此,诸葛寿长出一口气。
“都说军法无情,然蜀科亦是也。”
他之所以如此在意时间,是因为此次押送军需辎重及粮草亦有时间限制,且一旦逾期惩罚十分严苛,即便他是丞相之子也难辞其咎。
好在如今不过六月中,离预定的时间还算充裕。
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真难以想象当年汉中之战时,蜀汉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又是何等景象。而日后北伐,大军若靠这蜀道运送军粮,只怕北伐不易。所以必须尽快将汉中平原打造为蜀汉第二个沃野之地,成为北伐大军的粮仓。
军粮辎重历来是一军之命脉,而在蜀汉押运粮草绝对不比战阵厮杀的危险性低多少,一旦逾期一日,便要贬为庶民;两日贬庶流放,过三日则处斩。
当然,出发前上面也会给出合理的运送时间,甚至还会多给十天半月,为的是怕路上遇见大雨、山崩或者栈道破损等事情发生。
而一旦遇到这些情况,诸如栈道破损或山石堵路,则需要辎重队紧急抢修,疏通道路。
至于《蜀科》便是蜀汉的法律,在刘备定都成都后,就着手制定典律。由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人“共造蜀科”,推行诸葛亮“以法治蜀”的主张。
其实诸葛亮与演义中身着道袍莲冠舞剑借东风的道人形象完全不同,平时诸葛亮虽喜羽扇纶巾,外着鹤氅,看似亦道亦儒,实则纶巾鹤氅是这时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着装风格。
而对于政治之道,诸葛亮反倒偏于法家。
不过蜀汉虽然执法严峻,但也同样公正公平,所以百姓无怨。
诸葛亮就曾对他言,昔年刘焉、刘璋父子治蜀,‘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其治理蜀地,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使蜀中之民思为乱者,十户而八。
所以为彻底扭转这乱局,诸葛亮厉行‘先理强,后理弱’的治国策略。理强乃是力行法治,限制和打击‘专权自恣’的官僚及豪强,理弱则是努力扶植黎庶,发展生产,施行法和教化合一的治国方略。
与诸葛老爹深谈接触之后,他才忽然发现诸葛的法治思想主要来自于先秦的法家商鞅与韩非,以及前汉的新儒家董仲舒。算是采其优,弃其劣,主张治国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就是以法为体,着重公平;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
虽用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
同时为了劝戒及训励蜀汉官员将士,诸葛亮还制定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执行条章。
不得不说,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如今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极高,吏治也逐渐清明。
“剑阁?”见张慕提到剑阁,他颇感意外。
因为他隐约记得剑阁离此不远,好像是去年东征结束后,诸葛亮在一次前往汉中处理移民事务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仞,天开一线,便决定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
难道剑阁已经建成?这也太快了吧!
果然,约酉时半,队伍终于磕磕碰碰的走出阁道,来到了大剑山中断。举目望去在远处山中断部耸立着一处关阁,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也。
剑阁关是入蜀之咽喉、军事重镇,其内不仅有兵士驻守,关后还有一些预备驻军,以及屯田之地。
在大剑山上有两处大小剑门,而大剑门就是剑阁关所在。
而剑阁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扼守汉中通往蜀地最重要的通道金牛道。
举目远眺,大剑门一侧是大剑山,另一侧是小剑山,中间凸出的岩石是营盘嘴。在大小剑山和营盘嘴之间,是两条陡峭险要的隘道,分别叫作东隘和西隘。西隘中有一条大剑溪流过,溪流落差极大,且非常壮观,溪水经年累月冲刷隘道,导致西隘比东隘要容易通过一些。
于是古人便在此修筑道路用于通行,通往蜀地的重要通道金牛道,就从此经过。又由于隘道之上有一片适合耕种的土地,便于耕战结合,于是便在此修筑城关,剑阁关便是由此而来。
而剑阁关之所以难以攻破,一是本身地形险要,宽度仅有十余米的道路,落差竟然高达两百多米,几如天梯。这对于进攻方而言,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二是由于,耕战结合得当,守关的军队粮草无忧,这样便能与敌长期对峙。
东隘虽然更狭窄,但其实也可勉强通行,因此东隘上其实也修筑了东关,防止敌军绕行。
如此,在大剑门上形成了一套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
诸葛寿从远处眺望,剑阁关犹如修筑在天上一般,但有风云雾绕,几如天宫楼阁!
此次他押送新甲物资入汉中,随行不仅有张慕,还有老熟人王平。
张慕如今升任丞相左司马,领血衣卫千人跟随。血衣卫经历东征之役后,虽然有了一些人员折损,但在诸葛亮开府治事后,便扩充至两千五百人,而军中骨干自然是由原血衣卫老人充当。
而王平也因功升为扬威将军,此次带着两千郡兵,依旧负责押送事宜,同时也充当向导。
“命将士今夜在关下营中休息,埋锅造饭,注意火种。”
见王平领命而去,诸葛寿便招呼张慕一声,想要去看一看最原始的剑阁关模样。
“走去看看剑阁雄关。”
张慕却一脸不爽的啐了声:“这剑阁守将好生不晓事,少主已至此多时,他竟敢不来迎接?少时某非给些颜色看看。”
诸葛寿莞尔一笑:“各司其职而已,何必计较?”
可当他们来到关下准备登关时,却发现洞开的关门外,似有争执之声。
关前人流来往,偶尔口角盘查等也是正常,只是这声音,却听着颇为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