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恋爱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那些通过恋爱暴露的个人成长问题

对象当着你的面发脾气时,你是不是会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对象指责你做得不够好时,你是不是明明觉得自己没有错,但还是产生了愧疚心理?

有时候明明出轨的是对方,却总被指责是自己不够有情趣才导致这一结果的发生。虽然这种说法很荒谬,但更荒谬的是,你自己都对这个说法半信半疑。

一个容易自我怀疑的人,往往都是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当别人随便质疑自己时,因为没有坚定的自我了解,便会从他人的闲言碎语中自我怀疑。

比如,有人说我矮,我压根儿不会理会他的话,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身高是179厘米,我也很清楚这个身高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算是一个190厘米的人取笑我,我也不会自我怀疑,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真实水平是什么。但如果有人嘲笑我唱歌难听,我就会很敏感。我很少当众唱歌,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躲着唱。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唱得还不错,但这个“还不错”属于主观体验,并没有跟真实的客观世界接轨,我的声音在别人的耳朵里到底是什么水平,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我非常容易自我怀疑。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自我怀疑的话,请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经历过,并走出来了,我会将我的方法分享给你。

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问题,哪些是别人的问题

你有没有期望通过一段关系,或者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去解决你的人生问题?比如:你没钱,想找个有钱人来解决自己贫穷的问题;你没趣,想找个有趣的人来提升自己生活的愉悦感;你家庭缺爱,你想找一个家庭和谐的伴侣,来满足自己对家庭的幻想。

但凡有这类想法的读者,基本都会非常烦恼。因为这是所有人际关系烦恼的根源,就是分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在成年后,还是没有学会如何区分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那么他就容易变得敏感多疑,容易将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逐渐地认不清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会随着外部评价决定自己想要什么。

举个例子,父母希望你毕业后留在家乡考公务员,安安稳稳过日子,而你则希望去大城市见见世面,增长见识。这个时候,你会纠结于到底该选哪个。听父母的话,就圆不了自己的梦;听自己的,父母就会难过。两边都不讨好。

亲密关系中也是一样。你发现单身的自己过得太苦了,你想找个温暖的伴侣来让你的生活温暖一些,于是你找了一个伴侣。可是相处后发现,对方并不能满足你的需求。而对方也会因为你的态度变化而感受不到亲密关系的温暖。最终你会发现,单身过得不开心,两个人在一起后还是过得不开心。

这里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你没有区分好什么是你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事情。去大城市还是在小城市做公务员,这件事是你自己的事情;单身还是处对象,这还是你自己的事情。

学会取悦自己是你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伴侣的事情。伴侣可以取悦你,但并不是必须取悦你。这是很多人都会存在的一个误区,他们觉得:如果你不能让我开心的话,我还跟你谈恋爱干吗呢?

其实,和谐的感情往往都是两个开心的人在一起奔向更加开心的未来,而不是一个失落的人去找一个开心的人来弥补自己。

我做咨询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类话,“我不能没有她”“我离不开他”……这种就是典型的过度依赖,导致自己失去了自主性。过度依赖会让一个人失去为自己买单的责任感。其实,脚是长在自己身上的,怎么会离不开另一个人呢?

这里指向一个问题,即这段关系的互动过程让你的自我意识缩得更小了。你的关系中挤满对方,没有给自己留一点位置。只要关系中出了问题,或自己出了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让伴侣来为你解决。感情不好了,你想办法呀;我不开心了,你想办法呀。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分享过她的想法,我听了很有感触。

现在我遇到一些能够给我极致体验的男人时,我第一反应其实是防御的。我觉得这样的人对我而言,是精神毒药。

如果我本来是100%的快乐程度,这些快乐都是靠我自己提供给我自己的。我遇到一个人,他让我的快乐程度变成了120%,我也挺开心的。因为我也不怕他走,他走了我自己还有100%,不至于说他走了之后,我的快乐会丢失很多。但如果我本来只有20%的快乐程度,我遇到一个人,他让我的快乐程度变成了120%,我反而很恐慌。因为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他走了,我的快乐就所剩无几。而他到底会不会走,这不是我可控的事情。

这也是我恐慌的来源,如果跟这种人在一起的话,为了缓解自己的恐慌,我会做出很多控制他的行为。以此来保证他不会离开我,从而达到缓解自己恐慌的目的。但我也清楚,控制只会加速他的离开。

她的话让我特别有感触,因为在我看来,好的关系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期望别人来深渊里搭救你。如果一段关系的主要作用是救赎的话,那么关系中一定有人在被消耗。正常的逻辑应该是“我很好,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好下去”,而不是“我不好,你要不要让我好起来”。

在生活中,活得很累的人,往往都是过度依赖外在评价的人。因为他们都是通过“别人”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这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为什么这类人会通过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呢?

因为他们有一个“小自我”。怎么理解“小自我”呢?就是看不清楚自己。当看不清自己时,就只能通过别人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观察自己。好比走在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道路上,你看不到前方的路,那么你能依靠的就是周围的灯光反馈,哪里有灯光,你就往哪边靠。

“小自我”的人很容易进入挂件状态。什么是挂件状态?就是在关系中容易卑微,情绪波动大,没法为自己负责,过度关注他人,没有安全感,没有价值感,没有自主权,不敢表达自己,没法自己为自己做主。这种人就像一个挂件一样,完完全全挂在对方身上。

我们决定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于我们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认识自己的方式,又决定着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无法客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出现随波逐流的情况,就是看别人都在要什么,那么自己也跟着要就对了。

痛苦的根源:分不清事实和评价

相比于显而易见的事实,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推导的结论。但你能分辨你自己听到的是事实,还是伪装成事实的评价吗?

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参考外部评价,但如果外部的评价本身不是事实的话,就会让我们看不清真正的自己。

但我们还是得通过外在的评价来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因为别人能够看到我们自己看不到的一面,特别是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他们就像在八楼看着一楼的你,他们的评价更具有参考价值。

那么,如何透过别人的评价来正确认识自己,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关键是你要学会在他人的评价中挖掘到客观事实。如何挖掘呢?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学会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评价。

事实就像平面镜,是真实的你,是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评价是哈哈镜,是扭曲的你,是别人通过一些客观发生的事实进行推断得出的结论,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

有人说你胖、说你丑、说你脾气差、说你不爱他,可能只是想打压你;有人夸你好看、夸你聪明、夸你温柔、说他多爱你,可能只是想捧杀你。所以要学会区分对方口中的事实和评价。既要相信自己值得被世界温柔对待,也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接下来再说说如何区分事实和评价。事实是对客观现实的描述;评价是你的大脑根据事实进行推论,再基于你的主观感受而发表的观点。举例说明。

“你很高”是在发表看到对方身高后的评价;“你身高有一点八五米”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你最近总不回我信息,肯定是不爱我了”是在发表对于对方不回信息这件事的评价;“你回消息的频率从五分钟一次,降低到了半天一次”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我们又吵架了,我们果然合不来”是在发表对于吵架这件事的评价;“我们的沟通模式不匹配,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不一样”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今天是情人节,你没有送我礼物,肯定是不爱我了”是在发表对于对方没送礼物这件事的评价;“今天是情人节,你没有送我礼物”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你的袜子乱放,没有摆好,你一点都不爱干净”是在发表对于乱放袜子这件事的评价;“你的袜子乱放,没有摆好”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你总是盯着我回不回微信,你就是控制狂”是在发表对于伴侣关注自己回复速度这件事的评价;“当我超过三分钟没有回复你的微信时,你会来说我”是在描述事件本身。

评价实则是一种偏向于贴标签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封闭式表达。比如,你给对方贴了一个“情绪化”的标签,对方只有接受或者拒绝这种标签,没有其他值得探讨的可能性,你也就失去了挖掘对方为什么会表现出情绪波动的机会。往更深讲,你失去了和对方建立起深度连接的机会。

接下来,我再具体说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以提高自己识别客观事实的能力。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是改变你说话的方式。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会受思维的影响。同样地,思维本身也会被说话方式束缚。

给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来感知一下语言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消耗人的感情的。

有个同事来问我吵架的问题,主要对话如下。

同事:我觉得男朋友对我不上心了,微信回复变得好慢。现在我天天因为这件事和他吵架,怎么办?

我:我们切换视角看看,你发现男朋友回复消息的频率变慢了,于是你推断出了一个结论,就是男朋友对你不上心了。至于为什么会回消息慢,你不去深究。

同事:你的意思是,我误会他了?那我能怎么办呀,明明之前回复消息都会很快的,现在变慢了,我是真的很生气呀!

我:这样,下次当你心里不爽的时候,或者对他有意见的时候,将你的语言系统中的“我觉得”替换成“我看到”去试试看。

同事:就这么简单?

我:试试看嘛。

一周后,同事又来找我了。

同事:周三那天,因为他回来很晚,也没提前跟我说一声,我当时就觉得他根本不在意我的感受,否则提前说一声有这么难吗?我刚准备跟他说“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在意我的感受”,接着我就想起你说的建议,我就提醒自己将这句话里面的“我觉得”换成“我看到”。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我开始用“我看到”的时候,就觉得这句话很别扭。我发现接上了我的主观感受之后,这句话不太顺畅。“我看到你一点都不在意我的感受”,这不是我看到的结果呀。于是我就能够很平静地问他到底为什么这么晚回来。最后发现,原来他被临时叫去开会,手机又刚好没电。当我知道之后,一开始那种觉得他不在意我感受的感觉已经烟消云散了。如果当时我直接说他不在意我的感受,估计又吵架了。

这就是我开头所说,说话方式对思维的束缚。你看,当换了习惯用词后,思维也会跟着一起发生变化。

当使用“我觉得”的时候,视角会锁定在自己的主观感受中,幻想对方不爱自己,幻想对方不上心,并且会将这些主观感受当成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当习惯用词切换成“我看到”的时候,视角就会锁定在客观事实上,因为“我看到”接上的应该是自己看到的客观事实。

“我看到你不上心”这句话是反逻辑的,因为“不上心”是一种个人主观感受,你是看不到感受的。比如,你说“我看到你一点都不爱我”,很奇怪对不对?我们切换来看看这句“我看到你下班很晚回家,也没有给我打个电话”。

对比下来,你觉得哪个句式更加容易营造一个适合沟通的氛围呢?

人与人的交流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别人产生一个推测,并且将这个推测当成客观事实。“我觉得”就是一个推测思维的外在表现。而“我觉得”这种口头禅,会进一步强化你的思维方式,让你更容易将自己的推测当成客观事实。这就是说话方式对思维的一种束缚。

“关我屁事”能解决80%的亲密烦恼

有一次,我跟女朋友出去玩,她随口说了一句:“今天好热啊,我全身都出汗了。”我听到后觉得,她是在怪我吗?怪我今天忘记带小风扇了?我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去便利店买个小风扇给她。

我将周围人的感受,都当成了跟自己有关的事情,认为是自己造成的。“今天很热”这件事,对于我女朋友而言,只是针对天气而发出的感慨,而我则认为她是在针对我做得不够好,让她觉得热了而发出的“吐槽”。

在那一刻,我无法分辨她到底是针对人还是针对事,她的所有情绪我都归类为针对“我”这个人了。于是我就会觉得,我有责任对她的情绪负责。但是如果按照课题分离理论来理解,其实我是不需要对她的情绪负责的,她热不热、烦不烦躁,是她自己的课题。

什么是课题分离呢?网络上有个段子:人生80%的事都能用“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解决。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作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一个理论,指的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为什么我们不能期望别人来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呢?因为很多时候,你会舍弃很多自己的需求,只为达到解决人生问题这一目标。比如,你想过上有钱人的日子,你可能会舍弃自己的情感需求,找一个自己不那么喜欢但是相对有钱的人在一起。

我有一个读者,她从小生活在一个严肃的单亲家庭中,从来没有体验过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每次去朋友家里体会到别人家的愉快氛围时,就特别羡慕。所以她自己特别渴望拥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氛围,于是她暗下决心,以后找对象要找一个家庭氛围特别好的人。最后她真的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不过两个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就感觉和对方不搭,但是因为对方家庭氛围整体不错,最后还是结婚了。果不其然,她的感觉非常准,两人婚后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双方无论是思维层面还是沟通模式都不搭,相处起来非常消耗精力。

这就是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课题,甚至把自己的课题当成别人的课题来对待。自己渴望一个愉快的家庭氛围,可以找一个合适的对象一起去慢慢建立。好的家庭氛围是一个结果,是处理好一段婚姻关系的结果,而不是一个目的。

但是对于他人而言,对方也会被你的高期望压到喘不过气。这类案例数不胜数。一个缺爱的人希望找一个人来全身心弥补自己缺失的爱,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对方不堪重负,然后远离你。因为当你抱着对方能够满足你缺爱需求的期望时,你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吸血鬼”,天天榨取对方的情绪价值。

说了那么多,我们该如何学会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在这件事情中,谁承担结果(这个结果包括了风险和收益),就是谁的课题。比如择偶,你最后选择了什么样的伴侣,决定了以后过上什么样子的生活。过上了好日子,是你在享受;过上了苦日子,也是你在担着。以后的生活体验,就是你需要自己去承担的结果,那么这就是你的课题。无论是你的父母,还是你的朋友,他们给你的任何建议,最后还是你自己去承担选择后的结果。

很多找我咨询的读者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是我付出精力去修复这段感情,而不是双方一起呢?

因为在这段关系中,你比对方更加不能接受现状,你更加痛苦。而修复后,你能解决掉这些痛苦,让你变得更开心,你是受益者。谁受益,这就是谁的事情,谁就得去改变。当然,你也面临风险。风险就是,很可能你努力去改变了、去修复了,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成熟的一个特征就是,开始懂得分清什么是他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边界感就这样诞生了。

以自我为中心者,永远成不了别人的中心

小时候,我的爸妈会对我说“天气冷了,多穿件毛衣”。哪怕我直接说“我不需要,我已经够暖了”,他们还是会觉得“不,你需要的,你只是不肯承认”。

当时我只感觉到很憋屈,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上来。就像医生问你“身体哪里不舒服”,你描述不出来到底哪里不舒服,只能跟医生说“就是不舒服”。我想答应父母的要求,但是又觉得不乐意。我想顺从自己的内心,又感觉不会被允许。

父母对于我的冷暖判断,不是来源于我的真实体验,而是来源于他们的主观感受。他们觉得我冷,我便是冷。

再举个例子,某些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周围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月收入一万元以上的人群。浸在这种环境中会让他们得出一个经验总结:这个世界上应该很少人低于本科学历,月收入一万元是基本水平。然而,如果你是本科以上学历加上月收入一万元以上,其实你已跑赢了大约90%的中国人。

生活中有种“蛮横霸道”的人,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经验就是世界的运转规律。这类人的自我很大,他们会觉得世界应该按照自己的经验总结来运转,而不是按照客观规律来运作。

这种表现就是“大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自我,对自己和伴侣有高标准,希望成为关系中的主人,想什么都说了算。这类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想法是:我觉得你应该怎么样对我,你就应该按照我设想的剧本去运转。我还会引导你逐渐变成我所设想的样子。

我自己也曾体会过这种“大自我”的感觉。刚跟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会跟她讲很多道理。比如,我会一直催她多吃鸡蛋,并且告诉她,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多吃鸡蛋可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等。最后她往往只会回我一句:“我不喜欢吃鸡蛋。”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气愤的,我觉得她不领情,我好心让她吃鸡蛋,她居然这样回复我。可是当我再往深一点去想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是我错了。我并不是真的在关心她,否则我不会不知道她不喜欢吃鸡蛋。我只是发现了她跟我有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并且我不认可她的饮食习惯,所以我就用“讲道理”的方式,来让她接受我的饮食习惯。

本质上说,“让她遵循我认为好的饮食习惯”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要大于“她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这件事情。所以我并没有多关心她,我只是更希望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而已。

“大自我”让我失去了倾听能力,导致我根本没有倾听她的真正声音:我不喜欢吃鸡蛋。我只听到了我自己的声音:她竟然不喜欢吃鸡蛋,我的天,得让她乖乖吃鸡蛋才行。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再也没有强迫她做过我认为好的事情。现在,我煎鸡蛋的时候,依然会表示关心,主动问她是否要吃鸡蛋。有时候我得到的答案是“不要,我不喜欢吃鸡蛋”,那我就只煎我自己的一份。有的时候我得到的答案是“好吧,我试一下吧”,那我就煎两份鸡蛋。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因为她吃不吃鸡蛋这件事情而苦恼,而她也更开心了。

很庆幸我在自己的关系中及时觉察到了自己的“大自我”,并且纠正了自己的行为。但是有的人就没能那么及时地觉察到。

我有个读者,她觉得男朋友有一个义务,就是必须在工作期间也要跟她聊天,否则的话就是对她不够上心。于是她故意在上班时间找各种各样的话题去聊天,但她的男朋友并没有每次都及时回应。有时候在开会,他就不回消息了。

对于我这位读者而言,当她发现男朋友竟然没有按照自己的剧本去发展时,就会像导演一样,想办法引导男朋友回到剧本的正确走向上。比如,她会对男朋友说:“如果我是你,我就先回微信说一声再去开会。”

这句话,乍一听没啥毛病,挺合理的,但实操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临时会议能不能玩手机回微信不说,长期下来,每次开会都要告知伴侣一声,这件事的执行难度可不简单。于是,她的男朋友在这段关系中,就感觉到各种不被允许。如同我开头所说的感觉,明明觉得很憋屈,但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情绪就会容易暴怒,最终承接情绪宣泄的,还是感情中的两个人。

无论“小自我”也好,“大自我”也好,本质上都是“不认识”自己的结果。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导致要么高看自己,要么高看伴侣。错误的认知带来错误的期望,高期望往往就会伴随高失落。

但是没关系,当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是如何“不认识”自己后,这本书接下来的篇幅,就要帮助你从一个可能你之前没有思考过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