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老秦人朝堂发难
“疲秦策”的引爆,将成为打击“外来派”的最佳理由。
已经占据朝堂主动权的“本土派”势必会趁机发难,试图将所有的“外来派”赶出秦国,从而独享大秦的权柄。
而如今的大秦相邦昌平君芈启,虽然其外戚的身份,也可以算是外来派,但能力平平的他,可没有吕不韦那般的手段,更没法帮助秦王燮理阴阳、掌控全局。
只能说,韩国选择的这个时间当真是刚刚好。
好在的是,韩国千算万算,唯一算漏了的,却是如今的秦王。
在韩国,甚至是山东六国的眼中,如今的秦王,不过是在吕不韦羽翼下的雏鹰而已,根本没有振翅环宇的能力。
似乎秦王之所以能拿下嫪毐,凭的全是吕不韦;而之所以能将吕不韦罢相,完全是因为秦王姓嬴而已。
当然,这事儿还真怪不得山东诸国。事实上,在嬴政之父秦子楚(异人封王太子时,改名子楚)在位时,事事就都是吕不韦说了算。
自然而然的,山东诸国也以为嬴政的上台,不过是子承父业而已。
但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嬴政的强大,远超其父、其祖。
因此,随着“疲秦策”的消息传入秦国,敏锐的嬴政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不对。
嬴政可不相信这么绝密的消息会轻易地被泄露,尤其它早不爆发、晚不爆发,偏偏在自家的郑国渠即将就要贯通的节骨眼上。
唯一的解释是,韩国不想要自家的郑国渠贯通,这才将郑国等人给舍弃了。
不过,随即嬴政也是想到:若是只是想要阻止郑国等人继续修渠,显然暗杀等手段会是更加直接、有效的存在,韩国费尽心力地将“疲秦策”大肆渲染,其目标肯定不只是区区一个郑国和一道郑国渠而已。
“难道是想要借由我之手,将郑国斩杀了吗?我会有这么蠢吗?”微微皱着眉头,嬴政着实是有些想不出对手的目的到底是如何。
是的,在第一时间,嬴政并没能看懂韩国的目标。
这当然不能怪嬴政,毕竟他才只是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纵是天赋异禀,却依旧少了政治斗争的经验。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嬴政的心中,大秦的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绝大多数还是一心为公的。
就像是自己的仲父,虽然那与自己有着政见的差距,但不妨碍双方都是为了大秦更加强大的目的。
而韩国如此明显的破坏行为,秦王自然认为,朝中之人可以一眼看破,更不会因此而掀起党争的浪潮。
显然,秦王有些小看了人的自私,也有些小看了政治斗争。
基于以上的想法,在“疲秦策”消息传开的初期,嬴政除了给郑国等人派去护卫以备不测之外,几乎就没有更多的行动了。
而嬴政这样“不作为”的举动,在“本土派”看来,却是有着另一番的理解——不作为,便是放任。
于是,很快以嬴稷为首的宗室之人,以及以“甘”、“白”等老秦贵族之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是完成了串联。
随即,便是集体上奏秦王嬴政,要求严惩疲累秦国之罪魁祸首郑国等人,同时也以此为由,要求秦王,驱逐所有山东之士子。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章,嬴政终于是意识到,自己大意了。
而在短暂的吃惊之后,嬴政的胸中也是充满了怒火:“驱逐士子,亏他们说得出来!”
嬴政之怒,显然不是愤怒众人的无知,这么浅显的离间之策,嬴政可不相信这些个人精们会看不出来。
既然已经看出来了,却还是要上奏,其用意不言可知。
为了个人和少部分集体的利益,而损害大秦的利益,这样因私废公的做法,才是嬴政所愤怒的点。
尤其,这些人,要么是嬴氏宗亲,要么是老秦的贵族,甚至还有不少的人,是嬴政最近才提拔上来的。
这群人的“背叛”,无疑也是更令嬴政愤怒已极点。
可偏偏,这些人在嬴政眼皮子底下的串联,已经形成了规模,嬴政势必要给他们,也给大秦的百姓们一个交待。
可是,秦王能怎么交待?
难道真的将郑国等人砍了,然后把山东六国的士子们全部罢官夺职丢回崤山以东去?
真要这样,恐怕下一步,这些宗室和贵族就会胁迫着秦王废了商君之法,重归旧制了。
到那时,秦国别说一统天下了,能守住函谷关,就算是祖宗护佑了。
因此,嬴政知道,妥协是万万不可能妥协的。甚至,哪怕是将这些宗室和贵族们全都得罪了,甚至是全都杀了,也不能有任何的妥协。
当然,嬴政虽然不缺与宗室和老秦贵族们鱼死网破的决心,但终究,嬴政还是想要一和风细雨地去解决掉这场内斗。
毕竟,这可是他亲政以来的第一次的危机。他可不想才刚刚结果了权柄,就闹得大秦元气大伤。
于是,嬴政也是将数名大臣连夜召进了宫内,并针对明日的朝议面授机宜。
只可惜,嬴政虽然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可对面的宗室和老贵族们却也不是省油的灯。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日,朝堂之上,随着一名老秦人当堂提出要问罪于郑国,这场秦国内斗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嬴政所安排的大臣随即也是与宗室和老秦贵族们舌战了起来。
你还别说,在嬴政的面授机宜之下,虽然秦王的人数不多,却依旧压制着宗室和贵族之人。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作为裁判的嬴政的偏帮。
眼看着“战场”形势一片大好,嬴政很快就能宣布获胜结算了,一封书信的突然出现,却是彻底地打乱了朝堂的局势。
是的,郑国的自辩书,终于是在这最紧要的关头给送了来。
看着嬴稷手中的帛书,嬴政立即就感觉到了不妙。
要知道,他可从未向郑国问罪,郑国又何谈自辩呢?
唯一的解释,便是眼前的宗室和老贵族,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向郑国问罪了,这才逼得郑国不得不上书自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