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师与精神障碍:21位中外巨匠的自我救赎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 文艺大师与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

菲茨杰拉德

近代以来许多艺术家都是烟酒不离手,这既是为了获取灵感也是为了舒缓压力,不过多数是小喝怡情,不会把自己给喝死。然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个例外。与其说他是个喝酒的小说家,不如说他是一个会写点小说的酒鬼。酒在他生命中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为受挫而开始酗酒、发酒疯、纵情声色和大肆挥霍,喝酒落下一身病,多次戒酒多次复饮,最终也是死于长期大量饮酒的相关并发症。

研究菲茨杰拉德有以下方法学意义:

(1)长期酗酒对其生活、健康和文学生涯有显著影响;

(2)年代较近,关于饮酒的生活信息较丰富;

(3)作品自传性强,能翔实地反映时代精神风貌。

病史

◎饮酒史

菲茨杰拉德的父亲是一个失败的商人,也酗酒。关于菲茨杰拉德接触酒的经历,“1911年9月,那时他还不到15岁,几次无辜舔尝到了药店里卖的雪利酒,上大学之后便开始了他的喝酒史。他1913年3月第一次喝威士忌……在普林斯顿上大一的那个秋天,他在特伦顿的特伦特酒屋喝了大西部产区的起泡酒,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东倒西歪了”[1]214。可见他很早就开始饮酒和醉酒。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时将主要精力投入戏剧创作,成绩不佳,并患上肺结核。后辍学入伍,在南方遇到富家女泽尔达并陷入热恋,但因他地位低下和贫穷被取消了婚约。他因此陷入酗酒并尝试自杀,后来因为《人间天堂》的巨大成功,得以迎娶心上人。

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法国度蜜月期间,已有频繁的饮酒记录。经常出入酒会,纵情声色,大肆挥霍,并有酒后的紊乱行为,如徜徉于马路中间、跳进广场喷泉和危险驾驶等。他酒量甚低,几个朋友(包括海明威)回忆道:“喝上一杯鸡尾酒,他就不行了。这点酒对他的作用就像是五六杯酒对海明威或者我自己的作用。”他酒品也很差,喝过酒后就会变得“非常让人讨厌、粗鲁、暴躁,就好像他所有的怨恨都要在一时间全部宣泄出来”“他酒风很糟糕,喝一点点就醉,醉了以后就变得不可理喻”[1]216。1920—1933年是美国禁酒时期,难以公开无节制地饮酒,这段时期他的酗酒记录主要出现在旅欧期间。

这种酒后的性情变化进而发展成为鲁莽和冲动行为。比如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在欧洲期间,他在酒后会危险驾车,把车停在铁道上;拿物品砸向妻子和朋友,把自家和朋友家中的杯子等器具砸坏;嘲笑和挑衅路人,向朋友打听令人尴尬的隐私问题;和别人争吵和打架,有一次甚至因为殴打警察被关进监狱[1]217-221。菲茨杰拉德在日记中也记载了数次醉倒的经历,醉后跳入湖中等危险行为,以及和别人发生争吵[1]220

泽尔达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骄纵的富家千金,习惯于纵情饮酒和挥霍。二人有一种深爱着对方又互相折磨刺激的紧张关系。当时菲茨杰拉德已有情绪问题,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受到冷遇后,他向编辑珀金斯称一股邪恶的抑郁出现在内心深处,甚至一度想在30岁前死去。他评价这一时期结识的好友海明威时称:“他与我一样时常紧张到崩溃,只不过具体表现得不同。他更倾向于躁狂(megalomania),而我则是更加忧郁(melancholy)”。

到了30岁,他的酒量大大提高。长期饮酒带来的躯体健康损害已经出现,医生警告他如果不停止喝酒,可能会致死[1]216。1926年,海明威在给他的信中写道:“你感觉好吗?你真的在写小说吗?……你真的因为酒精中毒丧失了视力而且还必须要移除胰脏?”随着夫妻感情出现危机,泽尔达发病住院,而他也身患疾病,他的创作状态变差了,花了9年时间才写完《夜色温柔》。他写信给泽尔达的医生:“酒精过度或许会让我遭受痛苦甚至死亡,但我却没有办法不去喝酒。”他经常出现拖欠稿件,小说水平不尽如人意,越来越难以卖给杂志和报社,导致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加大。那时候他写道,“人生本质上是一场骗局,其境况就是失败的那些,而补偿物并不是‘幸福和快乐’,是从挣扎中得到的更深层的满足”。他在自传作品《崩溃》中直面自己的精神问题,向公众袒露自己的挫败感,开始对饮酒问题进行反省和改正。

1937年,他到好莱坞后结识了希拉,不久后成为恋人。希拉是个善解人意的贤惠女人,照顾他并帮他戒酒。据希拉回忆,在她所陪伴的三年半中,他饮酒时间只有5个月。他振奋精神,开始写作《最后一个大亨》。但他的身体健康在加速恶化,1939年他告诉女儿:“自从三个月前停止电影工作以来,我不仅经历了一次肺结核爆发,还有一次精神崩溃,非常严重,甚至有一段时间面临双臂瘫痪的威胁。”他需要借助药物入睡,在1940年还经历两次心脏病发作。

1940年他说:“不管怎么说,我又活过来了——混过那个10月的确有用——虽然生活充满了压力、需求、屈辱和挣扎。我没有喝酒。”但命运已经不给他更多的机会,1940年12月21日他突发心脏病去世。

◎酒精相关障碍的其他问题

1.酒精中毒

他女儿回忆道,“他醉了之后完全就是另一个人,并非小醉怡情,而是变得残忍刻薄”[1]210。有许多酒后性情大变、失态冒犯、危险冲动行为和醉倒丧失意识的记录。朋友和爱人总体上认为,他在清醒时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可爱的人,他多次在酒醒后感到悔恨并道歉。

2.多次尝试戒酒

菲茨杰拉德多次向朋友,尤其常常对自己的编辑珀金斯宣布戒酒:“我几乎已经6周没有喝一滴酒了,至今也没有一点点想喝酒的念头”“除了上周有3天破例(圣诞节),我从10月底以来滴酒未沾。感觉真是太好了”“从2月1日到4月1日,我都只喝水”。他告诉朋友,他发现自己的散文变得“像水一样无味”,决定“戒酒几年”。但其实,他停酒的时间不像自己宣称的那么长,而且这些戒酒努力都以复饮告终[1]226。比较长时间的戒酒是在希拉陪伴的三年半中,他的精神状态和创作能力都得到恢复。

3.耐受/酒量增大

他在喝酒初期,对于酒精的容忍度非常低。海明威回忆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喝下刚好让你觉得舒服的量,就会晕过去。”[1]216到了20世纪30年代,他的酒量大大提高,基本一天消耗30瓶啤酒或者1夸脱杜松子酒[1]216

4.情绪问题

他的情绪问题和酗酒问题紧密相关。他在追求泽尔达被拒后,陷入酗酒并试图自杀。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39年杂志拒绝他的小说连载后,他沮丧万分,在停酒多时后陡然开始酗酒,并侮辱、攻击和威胁当时的伴侣希拉。

5.自杀

他在1936年秋天两次企图自杀。自杀之前他长期放任自己酗酒,向记者称,“即使我杀死自己,我仍然是个失败者”[1]283

6.睡眠障碍

至少在死前数月,他已出现严重的入睡困难,并服用司可巴比妥、戊巴比妥钠以及巴比妥来应对失眠[1]286

7.合并其他物质使用

在死前数月的夜间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助眠的情况下,他早晨还服用苯丙胺使自己活跃起来[1]286。另有消息说,他和妻子泽尔达在法国期间曾使用过毒品,待证实。临床上的酒精成瘾病人中,有相当部分合并使用成瘾物质,因为接触酒精的场所易于接触这类物质,也因为此类病人常有追求刺激的性格。

8.躯体并发症

1926年,海明威提到他患有和酒精相关的躯体疾病。20世纪30年代,已有医生警告他如果不停止喝酒,可能会导致死亡[1]216。1939年他在给女儿的信中提到肺结核急性发作,后来又有几次严重的急性发作。他最后死于心脏病,此前已有两次心脏病发作,具体情况不详。肺结核和心脏病发作可能是长期饮酒造成的躯体并发症。

9.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从30年代中后期开始,酒精对他生活节奏和创作状态的影响开始变得明显。他写道:“3年以来,我——啊,变得多么糟糕。过去的4个月里,我当然是在工作,但是有两年的时间——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最近的4个月之前,精确说来我撰写了1部戏剧、6部短篇小说和三四篇文章——平均1天写100个字。如果我把这些时间用作读书、旅行或者任何事情——甚至是保持健康——情况将会非常不同,但是我却荒度了时光,既没有在书房工作又没有思考,主要是在喝酒和大吵大闹。”[1]282他当时被视为一个不务正业的作家,本人也有许多哀叹和悔恨没有充分投入工作的言论。他在作品中写了大量因为喝酒而陷入困境甚至死亡的主人公,可作为旁证。

精神病理分析

◎酒精使用障碍

对照诊断条目进行分析,分为“符合、未直接提及”两种情况。以DSM-5的“酒精使用障碍”(相当于ICD-10的F10.2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依赖综合征)的诊断条目进行分析:

酒精使用障碍:一种有问题的酒精使用模式导致显著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损害或痛苦,在12个月内表现为下列至少2项症状。

(1)酒精的摄入常常比意图的量更大或时间更长。——未直接提及,但他常常醉倒,并且多次酒醒后感到悔恨。

(2)有持续的欲望或失败的努力试图减少或控制酒精的使用。——符合。

(3)大量的时间花在那些获得酒精、使用酒精或从其作用中恢复的必要活动上。——符合,程度之严重以至于影响写作。

(4)对使用酒精有渴求或强烈的欲望或迫切的要求。——未直接提及,他一生中接触酒精并不困难,即使在晚年希拉所扮演的也不是一个强制他戒酒的角色。

(5)反复的酒精使用导致不能履行在工作、学校或家庭中的主要角色的义务。——符合。

(6)尽管酒精使用引起或加重持续的或反复的社会和人际交往问题,但仍然继续使用酒精。——符合。

(7)由于酒精使用而放弃或减少重要的社交、职业或娱乐活动。——符合。

(8)在对躯体有害的情况下,反复使用酒精。——符合。

(9)尽管认识到使用酒精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持续的或反复的生理或心理问题,但仍然继续使用酒精。——符合。

(10)耐受,通过下列两项之一来定义:a.需要显著增加酒精的量以达到过瘾或预期的效果;b.继续使用同量的酒精会显著降低效果。——未直接提及,仅能得知人生中期比前期的酒量增大。

(11)戒断,表现为下列两项之一:a.特征性酒精戒断综合征;b.酒精(或密切相关的物质,如苯二氮䓬类)用于缓解或避免戒断症状。——未直接提及。他“面临双臂瘫痪的威胁”和借助巴比妥类药物助眠是可能的线索。而且菲茨杰拉德一生多数情况下都能打上“酒精中毒”的诊断,可能某些情况下也能打上“酒精戒断”的诊断。

◎酒精相关的思想情感模式

酒精的长期使用本身作为一种独立因素对他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是表浅和次要的——是他自己选择了酒精,自己走上酗酒的道路。酒精只是道具,他身上诱使他拥抱酒精的那些东西才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角。我们需要考查这些被划分出来的称为“酒精相关的思想情感模式”,和他人生其他方面的关系。这种思想情感模式可分为两段:

(1)前期:饮酒被他青睐和需要,酒精助长和添彩了他原有的人格,这种思想情感模式可以叫作“添油加醋式”。

(2)后期:酒精的成瘾影响到他的生活,他对酒精又依赖又排斥的思想情感模式,可以叫作“又爱又恨式”。

心理分析

◎人格特点

菲茨杰拉德的性格大致可概括为浮夸好炫耀、自大又自卑、喜欢讨好别人。这种性格的形成可能与童年的贫困、寄人篱下的生活以及母亲的过分溺爱有关。他的炫富和一般人买奢侈品不同,是喜爱展示金钱本身,如大肆分发小费等。他评价自己性格的阴暗面:“道德意识差、缺乏荣誉感、极端自私,缺少真正的勇气、毅力或者说自尊”。

◎和妻子紧张的关系

他的妻子泽尔达是一个娇生惯养、任性骄纵、贪恋奢华的女性,鼓动他大肆消费,并频繁和他发生争吵。和妻子的关系是推动他饮酒和借酒消愁的原因之一。与之相对照的是,他晚年的女友希拉贤惠又周全,成功帮助他戒酒并恢复了写作状态。

◎醉生梦死、信念崩塌的战后时代

一战后的士兵将一种醉生梦死的无意义感带回国内,泡沫经济的喧腾和经济危机后的凄苦,传统道德被抛弃而不能继续维系人心——这是菲茨杰拉德所处的20和30年代。他是这种时代精神面貌的被塑造者、描绘者,也是其恶劣后果的体现者。

酒精使用障碍与创作的关系

◎酒精使用障碍对创作的影响——帮助他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菲茨杰拉德被认为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这有他对时代精神面貌感觉敏锐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便是时代的代表人物,他描写自己便是描写了时代。他本身是一个爱慕虚荣、贪图享乐、渴望被认可喜爱、一心跻身上流阶层的人,也是个努力奋斗、执着追求理想的人,这种精神追求响应了一战后美国国力大增、经济繁荣、物质主义兴起的潮流。他的人生轨迹也是投入其中、大肆挥霍享乐、充分见识奢靡生活的美妙,同时又洞见其中的丑恶和空洞,最后被这种空虚和沉沦所荼毒。

他的这种人格使得他倾向于使用酒精让自己的奢靡享乐达到极致,用酒精达到快速强烈的快感;酒精也确实反过来助长了这种人格,使这种人格的优点和缺点更加突出。从与现实的关系来看,他频繁的醉酒经历一方面使他快速、完全地投入纵情享乐中,从而凌驾在时代浪潮之上;另一方面,酒醒之后空虚麻木,酒精带来创作能力下降,酗酒带来许多人际冲突、疾病和事业生活的挫折。这些构成他个人的痛苦,也像镜子一样折射出时代风气的弊病。

◎酒精使用障碍对创作的影响——推动他走上一条特别的人生道路

他的人生道路在艺术家这个好折腾的人群中,也算是奇特的:这是一个穷小子突然翻身赢得白富美的故事,是一个暴发户穷奢极欲而日渐没落的故事,也是一个浪子回头但天不假年的故事。这种极致的、有许多反差的人生对创作有很多益处:它是很好的素材,也能激发许多体验,如他的小说中一再地出现盖茨比这样的人物。酒精助推着他走上这样的人生道路,酒精的“滥饮—戒断”小周期是他人生的“纵情—幻灭”大周期的预演和隐喻。

◎酒精使用障碍对创作的影响——提供情感动力和素材

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2],他说道,“我写的所有人物角色都是菲茨杰拉德,即使是女性角色,那也是女性的菲茨杰拉德”[1]277。他的一些情感强烈的人生经历经过改头换面成了小说情节,其中的情感之所以强烈,有酒精的原因在。比如,和泽尔达相爱相杀的关系进入了《夜色温柔》,被酒精残害和与之对抗的过程是《崩溃》的主题。而且,酒精相关行为和体验大量进入作品成为主题或素材。他几乎所有的小说都有饮酒情节,这些情节发挥的作用包括展现主人公精神面貌(《五一节》中的酒后迷茫呆滞的戈登)、烘托时代风气(《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盛大酒会)、构成主人公的命运轨迹(《重返巴比伦》中失去抚养权的查理)、推进剧情发展(《夜色温柔》中酒后打架入狱的戴弗)等。

◎酒精使用障碍对创作的影响——饮酒体验启示了思想情感

在酒精中沉沦颠倒的菲茨杰拉德,更能把握住时代的精神特点。“无论是恣意狂饮、无节制的安森,苟安于世、浑浑噩噩的基和罗斯,虚度光阴、心灵脆弱的阿贝,醉生梦死、怨天尤人、不思进取的安东尼,还是放浪形骸、身败名裂的迪克……这些酗酒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迷惘与空虚的精神状态。”[3]

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美妙理想破灭后的幻灭感”这一主题,最典型的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盖茨比对着绿灯伸手拥抱和可悲的被杀身亡。酒醒后迷惘空虚的精神体验,可能会使作家追求在作品中复现这种生动的幻灭感,试看他对一个酒鬼酒醒后的描绘:“神智麻木,昏昏沉沉,他的眼睛睁得很大,脑子里咔哒咔哒地乱响,像一架没有加油的机器。”

他的作品常常有一种毁灭感,他在《崩溃》中写道:“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故事都有点灾难感———长篇小说里的漂亮的青年男女都走向了毁灭,短篇小说里的钻石山被炸成了灰烬,百万富翁们好比托马斯·哈代笔下的农民,既漂亮,又注定要遭到厄运”[4]。这能和饮酒联系起来,饮酒就是一种用生命换取快乐的行为。他对酒精带来的损害人际关系、写作和健康的作用有着清楚的认识。

◎酒精使用障碍的有害影响——损害健康、造成早逝、耽误了创作、损害社会关系

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对一个酒鬼造成的伤害,菲茨杰拉德都具备了。作为直接影响,长期酒精摄入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大约30年代中后期躯体疾病就和其他挫折一起联合打击他,令他在壮年时经历肺结核急性发作,并因为心脏病发作去世。那时他的最后一部杰作还没有完稿,正处于改过自新的状态恢复期,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巨大遗憾。他在创作生涯中期频繁进出酒会,在饮酒和醒酒上花掉大量时间,耽误了创作,造成创作水准明显滑坡,并且多次长时间地拖稿;他在发酒疯中对朋友有许多不礼貌的行为,和妻子的关系也日渐紧张。多次拖稿显然辜负了一直赏识他的编辑,到后来连他的好朋友海明威都出言讽刺他,这些都是他社会关系受损害的证据,这些共同将他推向穷途末路。

◎共因——依赖情感和自身体验的创作方式可能促进饮酒

他所采取的是高度自传性的投入自身情感的写作方式,他在写给另一个作家的信中道,“做专业工作的代价,是非常之高的……你要出卖你的内心,你强烈的反应”。他在笔记中写道:“在每一篇故事里,都有一滴我在内——不是血、不是泪、不是精,而是更亲密的我自己,真正挤出来的我自己。”他在写作《最后一个大亨》时对妻子抱怨道:“艰难得像拔牙……我不像以前能够那么强烈地感知他人了。”[1]278这种和作品缺乏距离、高度依赖情感投入的创作方式,会时时诱导他去寻找和激发感情。而喝酒正是激发感情的一种快速方式。

◎中介——艺术志向的戒酒作用

菲茨杰拉德的戒酒放在酒鬼中是不稀奇的,没有哪一个酒鬼未尝试过戒酒。但是放在本书的众多患精神障碍的文艺名人中,就有突出的例证性,他和金斯堡一道例证了“主动改造自身精神障碍的艺术志向”。虽然想喝酒的那个欲望还是内在的东西,但酒精毕竟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强忍不去碰酒这个外显的举动还是容易被识别的,也就容易让别人看出艺术家在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精神障碍。其他患有精神障碍的艺术家也有克服自身精神障碍的尝试,只是因为他们的精神障碍太复杂、太广泛且不像“饮酒”那么外显,所以他们的努力及效果就不容易被别人看到。

相关议题

◎“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人们在了解菲茨杰拉德的生平后,一边会对一个作家如此沉溺于酒精和奢靡生活不能自拔感到惊讶,一边又对一个暴发户如此冷静地批判其时代和自身的沉沦感到惊讶。如巫宁坤所评价的,“在沉湎其中的同时,他又能冷眼旁观,体味‘灯火阑珊,酒醒人散’的惆怅,用严峻的道德标准衡量一切,用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梦’感到幻灭的悲哀”[5]。似乎这是一个同时有着大执迷和大觉悟的人。这和“又爱又恨式”的思想情感模式有暗合之处,因为每一次酒精渴求,都是他迷恋红尘的具体体现,而每一次酒醒后的空虚悔恨,都在启示着他开始自我批判。

◎爽剧加悲剧

不少文学名著具有“爽剧加悲剧”的结构,即前半或者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小人物天赋异禀、时来运转而一路打怪升级或一雪前耻登上人生巅峰,后面的剧情是内在缺陷加上运去英雄不自由而一路败退终至毁灭,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了不起的盖茨比》。前面是纵情饮酒的狂欢恣睢、豪情万丈,后面是醒酒之后的空虚和戒断时的痛苦凄凉。前面是通过代入的阅读快感吸引读者,后面是通过破碎的过程来展现人生和人性的真相。

参考文献

[1]唐纳森.爱中痴儿:菲茨杰拉德传[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

[2]程锡麟.虚构中的真实——菲茨杰拉德小说的自传色彩与历史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2012(05):77-84.

[3]蒋桂红,郭棲庆.酒题材创作——菲茨杰拉德式的救赎之道[J].外国语文,2019,35(02):50-56.

[4]吴建国.菲茨杰拉德创作简论[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4):93-105.

[5]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译后记[M].巫宁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