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灵气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2章 无声战争

大家都能分到钱,事情就好办了,哪怕是头脑还算清醒的,依然有取而代之野心的李成桂,也被白得的钱财冲昏头脑,并未察觉里面的危机。

曹敏修用高丽盐税向海商灵行一次性借了三百万贯,明面上只有两百万贯,由所有权贵瓜分,曹敏修独得一百万贯。

这笔借款的利息年化30%,利滚利,一年还清的话是三百九十万贯。利息看起来高,实则非常高,但在这个年代并不高。

那些士绅地主借贷给百姓的利息,普遍都要在年化50%以上,甚至月息50%,这个年化30%的利息在曹敏修看来还可以。

只要在一年内覆灭李贵生,缴获李贵生的财物,不但还了钱还有的赚。

有了钱自然要挥霍,哪怕知道这笔钱不能动,但大家都不放在心上,毕竟这笔钱的利息由曹敏修负责,而且他们也不相信曹敏修可以快速歼灭李贵生。

这样一来,与其让钱放在仓库里发霉,不如享受一番,正好济州岛刚训好一批倭奴。

安南平稳,高丽进入第二阶段,朱雄英也正式开始进行海洋战略第二步,向外围开拓,包括但不限于倭国和吕宋。

吕宋这地方都是原始热带森林和沼泽,除非动用学武有成的大明国民,否则开拓的死伤率惊人。朱雄英自然不会动用普通国民,有武功的国民基本都算精英,他们也不会愿意去蛮荒之地,除非国家号召。

既然如此,就需要其他人拼命开荒,大明国民就能用现成的。

正好橡胶树树种被带回,并在安南试种成功,如此南洋岛屿就有了经济价值,而且还很高。只要搞个种植园,无论橡胶树还是果园收益都不错,到那时再让大明国民去当个种植园主就很不错。

这个开拓的人朱雄英定了倭人,故而先派人与倭国交流,此时倭国南北朝结束,室町幕府建立,足利义满任征夷大将军。

足利义满主张与大明修好,双方订立勘合贸易,两国商贸加深。

倭奴成为新一代高性价比奴隶,倭国各地的权贵与安南高丽权贵一样,都不把底层当人看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他们得知大明需要奴隶的时候万分高兴,因为倭国本身没有什么东西是大明需要的,只能用金银购买大明商品,可权贵手里的金银优先,大明的好商品无限。

但大明各部分并不待见倭奴,个子矮、身形单薄、力气小,完全无法干重体力活,风吹草动就会死,弄回来的倭奴都需要养一段时间。

对倭国权贵而言,便宜无所谓,只要能卖钱就行。如此倭奴价格被压得很低,这下反而成为大明各部门宠儿,因为土豆、红薯种植后,粮食价格再次降低,就连大明官方仓库粮食收购价都降了,来到一斤一文。

以前两文的时候还有百姓卖粮,如今百姓都把多余的粮食拿来养猪养羊养牛,卖肉食品,耕地种植主粮的亩数也降低了,都种上了经济作物、蔬菜。

有了更多的原材料,工业、商业发展更兴盛,可谓相辅相成。

高丽常年受倭寇袭扰,这些权贵不敢正视倭寇,将心中的怨愤发泄到了倭奴身上,就当自己征服了倭寇,脑中阿Q精神大胜利。

唯独李成桂脑子还算清醒,他将白得的钱买了兵器铠甲,又扩大了自身军备。他想不扩军都不行,为了剿灭李贵生,曹敏修都扩军了。

别看李贵生手里似乎有许多军队,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历过大战磨砺。

李贵生并不清楚,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一个世家二代,还是个从未有军旅生涯的二代。他并不清楚李家军与曹敏修、李成桂所部的差距,于是他主动出击了。

结局十分凄惨,李贵生部差点全军覆没,好在他们确实是乌合之众,战事不顺便四散奔逃,给了李贵生重新收拢败军的机会。

这下李贵生不敢再胡来了,他如今可没有官身,是真正意义上的流寇,一旦没了军队,结局可想而知,高丽国王王昌是绝对不会承认与他的关系的,想承认也没用,高丽群臣不会允许。

首战大胜令曹敏修自信满满,大踏步前进,也确实让曹敏修收复名义上被李贵生攻伐的地区,但李贵生的主力曹敏修再没有抓到过。

在山里与李贵生兜了好几圈,天气渐渐转凉,曹敏修不得不撤兵,等曹敏修撤走,李贵生又从山里杀了出来,重新夺回领地,等于没有任何成果。

这下曹敏修麻爪了,按如此趋势,除非他顶着风雪封山,要么连续几年持续打击,否则李贵生根本无法消灭。

还有另一个办法,杜绝大明商人与李贵生沟通商贸,断了李贵生的后勤补给。但这个办法想想就好,曹敏修说都不敢说。

此时的高丽上下与大明高度绑定,已经有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论证,高丽就是中原遗子,是时候该回归中原。

在高丽根本不能说大明的坏话,否则会被群起而攻,曹敏修没胆量当独夫。

正因为这一点,沈程才愿意把钱借给曹敏修,正因为知道曹敏修还不了,才坐视曹敏修将钱分下去。

首战结束,曹敏修不敢说实情,只说李贵生已灭,大家该还钱了。

按照曹敏修的设想,只要分配下去的大头还了,自己多出来的那份不急着还,每年付利息,一点点还就行。

结果所有人都说还没到一年,让曹敏修不要急,等到一年期限到,他们肯定还。

这些世家士绅也没什么压力,不说自身产业,光靠每年分的盐税红利就足够了。

然而恰恰就是这一年,大明开动战争机器北伐,沈程等参与高丽商贸的大商人找到曹敏修与李成桂,说大明如今所有资源都要优先北伐,运往高丽的物资将减少。

说是减少,实则完全杜绝,包括粮食和食盐在内,任何生活必需品全部消失,反倒是吃不了、喝不了的奢饰品依然在卖。

醉生梦死的高丽权贵自然不缺吃喝,他们并不在意,高丽百姓就不行了,种了一年的棉花打算卖了买粮食,结果粮食是棉花的好几倍,辛劳一年连饭都吃不饱。

准确的说饭只够一个月吃,而一个月后正好进入寒冬,最难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