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迅速增加认同感,把“我”变成“我们”
在倾听的时候适当地予以附和,代表的是一种认同,一种精神上的鼓励与尊重,在满足对方倾诉欲望的同时,你也会收获对方的好感。
聊天,必然是双方都要进行的交谈活动,一个人总是说而另一个人一直在听,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下,话轮转换是谈话得以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说了一阵之后,就要由另一个人来说,两人之间的交流,就能在彼此间得以进行。所以,人际交往,除了说之外,还要听,在听的时候适时给予对方一些积极的反应是很必要的。
一位美国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第一个阶段,让学生毫无表情地低头听教授讲课,不做任何反应,这位教授也一直是照本宣科,毫无激情。而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专家让学生对教授的话语作出积极的反应,不但要和教授有眼神上的交流,还要时不时地附和,或者点点头。在这种情况下,教授的情绪变得高涨,并开始加入一些手势,语言也活泼了许多。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看出,在对方说话的时候适当地回应很显然会让说话者受到鼓舞,并反馈回更加热情的反应。当然,这种回应也是有技巧的,不是随意地“嗯”或者“哦”就可以的。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个27岁的漂亮女孩很希望立刻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但是在接触了好几个男孩子之后,她失望了。朋友问:“甲小伙儿不行吗?人品好,收入又不菲。”女孩答:“甲小伙儿别的倒没什么,最大的毛病就是总喜欢卖弄文采,有时候说到兴头儿上完全不给我说话的机会。既然是谈恋爱,怎么能一个人说呢?他既然那么喜欢说,就回家找个镜子自己对着说去吧。”朋友又问:“那么乙小伙儿总可以了吧?他好像不是个话痨。”女孩又叹口气说:“乙小伙儿的确话不多,但是每次我说起公司里的事情,他都是嗯嗯啊啊的,看上去心不在焉,连附和的话都不会说。”最后,女孩自己总结道:“物质我不缺,帅气更不是我看重的,我想找的,是一个即便到了年老的时候还能坐在一起聊天的人。”
女孩的苦恼其实颇具代表性,的确,在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少口若悬河的人,也不缺少愿意倾听的人,但是偏偏缺少一个既懂得说又懂得听的人。没错,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对方似乎是在听,但却对我们所说的话毫无回应,所以对方的听并不能给我们以喜悦或者尊重,因为对方在听的时候并没有用心,做的只是一种表面功夫。
为什么说是表面功夫呢?仔细回想一下我们与人交谈的经历就能明白。我们很多人在倾听对方说话的时候,表面上很用心,不时地点头或者发出“嗯”“哦”“对,对”的声音,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对方所说的话上,因为我们还要考虑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所以我们所能做的附和其实是很有限的,或许交谈的双方都不会发觉这个问题,但是谈话的效果却是明显的—双方都不能尽兴。再看那些人缘颇佳的人或者心理学家,他们可以说,也可以听,在说的时候是有针对性地说,听的时候也是全神贯注地听,并总是可以以丰富的语言来附和对方,让对方说出心里话,并以附和的方式加以引导。下面这个例子也许更能说明这个问题。
小丙对小戊说:“我最近很烦躁,一个同事老是针对我,我就和他吵了一架,现在更烦躁了。”小戊说:“哦。”小丙说:“唉,我好烦,我感觉自己在这个公司待不下去了。”小戊说:“谁说不是呢?现在变态的人到处都是,我们公司就有一个同事,整天找人借钱又不肯还,我真想海扁他一顿……”
小丙找小戊聊天,小戊表面上是在听,但是实际上却在想自己的事情,结果话题自然就偏离了,小丙心里的烦躁症结最终也没有解开。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在针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时所做出的附和。如果感兴趣的话,对话可能会是下面的情景——
小丙对小庚说:“我最近很烦躁,刚刚和一个同事吵了一架,吵完更烦躁了。”小庚立刻吃了一惊:“是吗?那么最后谁占上风?”小丙说:“好像是我吧,因为我火气比较大,大声吼了他几句他就不吭声了。”小庚说:“那你还蛮厉害的,也许他是觉得理亏了。对了,你们是因为什么吵起来的呢?”小丙说道:“好几天前的事情了……”
对于小丙的困惑,小庚倒是有兴趣听,但是他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好奇心,不断地附和或者询问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根本没有考虑小丙的困惑,没有想到站在小丙的角度考虑问题,更不曾设身处地地去引导小丙。所以,即便小丙能够在小庚那里一吐为快,但是这对他的处境或者心理并不会有什么帮助,甚至可能会在小庚的怂恿下变得更加烦躁。小丙真正想得到的附和应该是下面的这种情况——
小丙对小丁说:“我最近很烦躁,和一个同事吵了一架,现在更烦躁了。”小丁答道:“这种事情,几乎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别放在心上。”小丙有些吃惊,他问小丁:“你说的是真的吗?”小丁答道:“当然是真的,我身边很多朋友在工作中都和人发生过冲突,甚至还有动手的呢,磨合期的时候出现这种问题是很常见的。”小丙听了,顿时松了口气,道:“那我就放心了,我刚刚还想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正打算换工作呢!”小丁说:“放心吧,过段时间就好了。”
在整个过程中,小丁不但很认真地规劝好友,还把话题往好的方向引导,并避免让小丙回忆起之前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帮助小丙从坏情绪中走出来,所以,他是小丙三位好友之中最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并让人乐意与之相处的人。
想要在人际交往中收获好人缘,适当的附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告诉你他很不开心,那么作为朋友,就有责任让他开心起来,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开心,说不说随他的意愿,一味地去刨根问底探究原因,可能反倒令人反感。
附和对方,同样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首先,附和应该是对对方的肯定,无论对方说话的时候是兴高采烈还是垂头丧气,你都应该对他持肯定态度,既然在听对方说话,就不要再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即便你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对方也有自己的认识,作为倾听的一方,应该尊重说话人。在对方说出对某事的看法时,你可以说“应该是这样”“大抵如此”“我想也是”,而不要说“但是”“不过”这样的话,这样才不至于打断对方的话语。让他说下去,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只是一种感情上的沟通或倾诉,没必要搞成辩论赛一般,弄得双方都不痛快。在附和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加入一些肢体语言,比如,同意对方看法的时候点点头,听到惊险的事时瞪大眼睛等,这些都可以给对方以鼓舞,让他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