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洱海流域位于大理州境内。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以苍山洱海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云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唐宋时期,这里曾先后建立了“南诏国”“大理国”,历时五百多年,成为当时云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大理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各具特色的名胜景点遍布苍山洱海之间,以优美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点缀,以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为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代表着以洱海为中心的洱海文化的多样性。
1.2.1 历史变迁
洱海地区是云南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就有人类的先民繁衍生息,苍洱一带已有居民从事农耕、狩猎等活动。1973年在宾川白羊村出土了约4 000年前的原始社会稻作部落聚落遗迹,近年三次考古发掘的剑川海门口遗址是目前全国已经发现的最大“干栏式”建筑遗迹之一,说明大理是云南青铜文化发源地之一。
西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大理地区设叶榆、云南、邪龙、比苏4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置西部都尉,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设云南郡,隋代大理属昆州,唐初大理隶属于剑南道。
7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6个较大的民族部落。8世纪30年代,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置十睑区、六节度区和二都督区。902年,南诏国亡,建“大长和国”;928年建“大天兴国”;929年建“大义宁国”;937年建大理国,行政区划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设云南行省,设路、府、州、县。明代大理府统领4州、3县、1长官司。20世纪40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大理专员公署成立。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理专区,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现辖一市、8县、3自治县,首府驻大理市。
1.2.2 经济发展
4 000多年前的洱海周围居民已能从事农耕、渔猎、制陶及编织等生产活动。战国时期,大理地区的矿冶技术已比较发达。公元前2世纪,各地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把四川出产的铁质工具及各种手工业品运入大理,然后转运永昌或印度,极大地促进了大理地区商业手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元7世纪中期,大量的汉人来到大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诏时期,手工业、矿冶、锻造技术比较发达,曾以“郁刃”“浪剑”闻名全国。纺织业兴旺,农户几乎家家有织机,以“红布”闻名,远销外地,并以精细的纺织品“叠毛”为贡品,崇圣寺大钟和雨铜观音等大型铸件流芳后世。明清时期,大理地区的能工巧匠遍及省内外,三塔、大理城等多座古塔、古城、古镇及民居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白族地区建筑。南诏政权所辖疆域,以洱海地区为中心,东接今贵州西部和越南北部,南括西双版纳,西抵今缅甸北部,西北与吐蕃的神州(今丽江以北)为邻,东北达四川西南部戎州,历二百余年。这一时期,大理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如“犁田以一牛三夫”“然专于农,无贵贱皆耕”“蛮治山田,殊以精好”;除六畜养殖外,南诏在息龙山设有养鹿场,要则取之;渔业也很兴旺,“蒙舍池鲫鱼大者重五斤”“冬月、鱼鹰、丰雉、水扎鸟遍于野中水际”;“大理马”驰名中原。大理国历时三百多年,与宋王朝始终保持了密切关系,促进了洱海地区与内地的经济交往。
元朝忽必烈率军灭大理国后,云南实行屯田制。明代,建立了一套“兵自为食”的屯田制度,还实行“商屯”。明清两代在云南大理屡设铸炉造铜币。另外,纸、墨、笔、席、毡、雕漆器、鹿皮鞋、大理石制品等已远近闻名。集市增多,一些坐商开始向“商帮”发展壮大。截至19世纪50年代,洱海地区仍以农业为主,为封建土地所有制,耕作上均沿用了锄耕和犁耕并用的方式。各地农户以农田种植为主,农闲时或根据家中劳动力状况及村庄家庭的传统习惯兼营一种或几种手工业。城镇以坐商和专职手工业者居住为主,商帮聚集下关、喜州等集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下关先后建立了茶厂、猪鬃厂、火柴厂等。抗日战争期间,滇缅公路通车后,洱海周围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以“锡庆祥”为首的商号此时已成为资金雄厚、经营业务遍及国内外的大商行,中小商行也迅速发展至一千五百多家,经营粮食、食盐、皮张、山货、药材、绸缎、百货、茶叶、纸烟、肥皂、火柴、金银首饰、食馆、旅店、茶社等五十多种行业。其中喜洲商帮有行商三百户,一百八十户经营产品,有“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之称,在我国和东南亚各大城市均设有商号,一百多户参与进出口贸易。最兴盛时,下关地区有十六家银行,并建立了万花溪、天生桥水电站,设立了汽车运输和维修管理机构。
1950—1984年的35年内,洱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粮食总产量增长1.77倍。建成各种农田水利工程18 443个,有效灌溉面积155.5万亩[1],控制利用水量9.89亿米3。“桂潮二号”和“滇榆一号”良种,创造了亩产吨粮的全国历史最高纪录,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76×105 kW。1984年,全州共有工业企业1 008家,职工3.178万人,拥有固定资产总值2.92亿元,工业总产值3.568亿元。全州国营机构1 524个,职工43 951人。城镇集体商业企业和农村供销合作网点遍及城乡山村,集市贸易活跃,农副产品购进22 087万元,比1952年增长22.1倍,社会商品零售额51 611万元,增长13倍。1984年财政收入11 025万元,比1953年增长8倍,财政支出16 281万元,增长25倍。
洱海地区历来为滇西中心区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及交通枢纽。1995年,昆明至大理铁路、高速公路通车,大理民用航空机场建成通航,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商贸中心。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37.98亿元,年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56亿元,年均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6.16亿元,年均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9.26亿元,年均增长11.4%。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7%、46.2%、47.1%,工业总产值为300.97亿元,增幅22.84%。
洱源县2015年的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4.08亿元,年均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50亿元,年均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29亿元,年均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29亿元,年均增长24.9%。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2.4%、33.8%、33.8%,工业总产值为81.56亿元,增幅10.14%。
大理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5年洱海流域接待海内外旅游1 223万人次,比2006年的563万人次增长了117%。城镇化率42.21%,其中大理市为64.33%,洱源县为32.92%。旅游业收入在洱海流域第三产业占比逐渐超过50%。
1.2.3 行政区划
洱海流域地跨大理市和洱源县,共16个镇/乡(下关镇、大理镇、银桥镇、湾桥镇、喜洲镇、上关镇、双廊镇、挖色镇、海东镇、凤仪镇、右所镇、邓川镇、凤羽镇、三营镇、茈碧湖镇、牛街乡)、两区一委(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辖167个行政村(大理市104个,洱源县63个)与854个自然村(大理449个,洱源县405个)。
1.2.4 民族及人口
洱海流域的人口增长较快,城镇化进程显著提高。2015年总人口为84.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1.56万人,城镇人口为33.87万人。流域面积为2 565 km2,人口密度为329人/千米2,比2004年311人/千米2增加了18人/千米2。洱海流域居住着白、汉、彝、回等25个民族,其中白族人口为54.93万人,占总人口的65.9%,汉族人口为23.10万人,占总人口的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