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14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惧怕死亡,就要贬低动物?

人类为什么要贬低动物呢?最简单、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人类惧怕死亡。

1. 管控死亡的阴影:人是万物之灵

演化心理学里面有一种“恐怖管控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人类知道自己必然死亡,对死亡的恐惧会造成强烈的困扰。为了对抗这种恐惧,人类会向往“不朽”,无论是宗教信仰、文化理想、民族认同,还是其他的伟大事物、崇高价值,只要能够超越个人的有限生命,提供某种“不朽”的象征或者想象,都可以给人类提供心理上的屏障,有助于减轻死亡造成的恐惧。在这方面,某种人本主义,也就是认为人类在万物之间居于独一的、崇高的地位的想法,也有类似效果。所谓人为万物之灵,强调人类的独特与伟大,正好可以降低死亡意识所带来的心理威胁。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一直想要贬抑动物,认为动物低于人类,人类比动物来得崇高,其动机就容易理解了:我们需要动物作为垫脚石,把自己抬得高一点,借以拉开跟死亡的距离。

一些心理学的实验发现,人类经常把动物跟死亡联想在一起。表面上看这并没有什么道理。但是动物毕竟没有灵性,只有肉体,肉体必死,所以动物跟死亡只有咫尺之隔;此外,作为病原体的媒介,动物也让人联想到死亡。那么把死亡跟动物绑在一起,把死亡联结到动物的肉体上,然后强调人类跟动物界限分明,虽然跟动物一样活在肉体之中,但只要想到人类拥有灵魂、心智、理性,可以超越动物性肉体的生老病死之上,可以联结到“不朽”,就显然有助于减轻死亡带给我们的恐惧与焦虑。

2. 人类中心主义

那么要如何在人类与动物之间划清界限呢?最现成、常用的一个标准,就是各种心智方面的能力,包括感觉、认知以及情绪的感应程度。当然,用心智能力作为排列道德地位高低的标准,本来就是一种以人类为“万物尺度”的人类中心标准,因为动物在这些方面原本就不可能跟人类并驾齐驱。不过一般的想法仍然认为,心智能力是人性的特征;那些心智能力较高的动物,也就是能够感知痛苦,具有恐惧、高兴、生气、寂寞等情绪的动物,跟人类相像的地方更多,地位也就更高,需要人类更好地对待。

但是人类怎么认定动物的心智能力呢?心理学的一些研究发现,人类愿意赋予什么动物什么样的心智能力,往往被人类自我中心的成见所影响。

不难想象,动物的外观包括行为以及体形,会影响人类对它们的评价。猿猴以及哺乳类动物,与人类相近的特点比较多,人类自然会想象它们具有较高的心智能力。实验也显示,跟人类在行为、生态、身体结构上接近的动物,比较受到人类的喜欢。流浪动物收容所里的狗,如果脸部表情看起来像是人的微笑,眼睛大而且间距宽,被领养的机会就比较大。在动物园里,游客最喜欢的、停留观看时间最久的,首推灵长类以及哺乳类,至于爬虫类、啮齿类以及昆虫类则最不受欢迎。一项跨国的心理学调查,要求受测者估计一些动物在感受痛苦、喜悦、恐惧、厌倦等心智能力上跟正常成年人的差异程度,结果发现大家普遍认为,猴子、狗、人类婴儿的感知能力最高,可以达到成年人的80%,鸡跟老鼠是人类的60%,鱼类则只达到人类的47%。另一项类似的跨国研究发现,在受测者的心目中,黑猩猩、人类婴儿的感知能力被认为最高,鸡、章鱼以及鱼类被视为最低,牛、羊以及猪的排序则在中间。这些观感上的差异,显然反映了人类愿意赋予这些动物什么样的道德地位,结果心智能力高的动物所受到的保护也比较多。但心智能力的排位,最后要取决于动物跟人类在外观上相近的程度。

3. 动物的心智与能不能吃

心理学家另外还注意到一种现象,人类愿意赋予动物多少心智能力,跟自己如何使用动物——特别是吃肉——很有关系。一些研究发现,在人类的眼里,动物的心智能力跟这种动物能不能吃,有一定的相关性。

举例而言,有一项实验要求受测者给不同的动物做心智能力排序,另外还询问受测者愿不愿意吃这些动物,想到吃它们会不会觉得恶心。结果发现,如果直接先问愿不愿意吃,愿意吃的意愿会比较高,可是如果先做心智能力排序,然后再问食用的意愿,那么吃的意愿就降低了。换言之,如果先诱导受测者想到了动物具有心智能力,受测者吃它们的欲望就会降低。

一般而言,一种动物被赋予的心智能力越高,人类吃它们的意愿就会越低。有研究发现,素食者赋予动物的心智能力,要比杂食者来得高。但反过来,也有实验显示,一种动物如果在分类上被列为可食用动物,那么人类也倾向于低估这种动物的心智能力。事实上,吃肉的人一般会赋予动物比较低的心智能力。

在这里,我们必须谈一下“吃动物”这件事所牵涉的心理困扰。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吃的动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心智能力,至少能够感觉到痛苦;大家也都会承认,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是不对的。这时候,你如果不吃肉,这两个想法就可以和平共存,甚至相互搭配,得出“不应该吃肉”的道德结论。后面我们会见到,这正是效益主义(一般称为功利主义)动物伦理学的论证步骤。但是如果你吃肉,就比较麻烦了。这两个想法会产生对立,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无形中批评了你的吃肉习惯。可是放弃吃肉是很难的:你得挑战自己习惯的饮食文化以及外围的社会习俗,代价是很高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吃肉会让这两个想法发生冲突。在心理学里面,这个现象被称为“认知失调”:两个想法之间的冲突,令当事人进入不舒服的紧张状态。这时候,最自然的做法就是放弃其中一个想法,不要让这两个想法形成夹击的态势。

于是有些人会放弃第一个想法,不承认动物具有心智能力。这是为什么吃肉的人通常会否定动物具有心灵:像上面所引述的实验那样,为了方便吃肉,吃肉的人可以调整自己的观念,主张动物的心智能力很低,并不会感觉到痛苦。但也经常有人选择另外一条路,也就是放弃上述的第二个想法,认为动物的痛苦并不重要,可以不要理会,因此吃肉并没有什么不对。

为吃肉做辩护,常见的说法很多,有一位心理学家把它们归纳为所谓的“四个N”:Necessary,必要,为了健康跟体力,人类需要吃肉;Natural,自然,吃肉是人类天生的习惯,从远古时代人类就开始吃肉了;Normal,正常,大家都吃肉,不吃肉是社会的少数;Nice,美味,肉类食物本来就好吃。研究发现,肉食者如果接受这些说法,心里的罪恶感会减轻。这些说法是否成立,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用来将吃肉合理化,确实有助于消除吃肉所引发的认知失调,减少吃肉造成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