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从金融的角度看传统社会
2.1 养子防老:儒家文化是怎么来的?
我们都知道,现代金融主要是在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比如现在有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那么,在传统社会,老百姓靠什么规避风险、安身立命呢?孔子、孟子为什么要推行儒家文化体系呢?
我们先来看前段时间的一个热门故事:
深圳人张勇,61岁,已经退休在家,10年前,为了让独生女儿到美国留学,他们夫妇把唯一的财产——房子卖了,等于把未来的养老金都用来供女儿留学了。如今,女儿不仅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男友结婚了。于是这一年来,张勇一直在做女儿的工作,劝她回国,甚至拿“断绝父女关系”要挟她,但效果不大,女儿还是不肯回。这让张勇觉得,他这辈子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
你怎么看这个故事呢?这个故事的内容很丰富,张勇完全不用这么被动,他女儿本来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些维度我们在这一章里慢慢谈,现在我们首先看到,这是典型的“养子防老”安排。张勇生了女儿,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不断地在女儿身上投资,甚至10年前把唯一的财产也卖了,投资在女儿身上,他指望的当然是女儿今后能帮他养老。也就是说,过去不停地投资,是为了今后从女儿的身上得到回报,这是经典的跨期价值交换,用今天的钱换取未来的收益。
可是,女儿违约了!或者,按儒家的说法,就是“不孝”了!这个故事既点出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出发点与终极目的,也点出了儒家文化今天面对的挑战。这一节和后面的部分章节,我们就集中从金融逻辑角度来谈儒家文化。
“养子防老”是儒家文化的出发点
我们之前讲到金融是跨期价值交换,是未来跟今天或者未来不同点之间的价值交换。正因为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的状况,都有跟其他人做跨期交换的需求。但问题在于,一旦涉及跨期承诺,信任就是核心。如果没有信任,违约赖账的概率太高,就没人愿意参与跨期价值交换了。这就是张勇后悔自己10年前送女儿去留学的意思。
那为什么张勇之前愿意在女儿身上做这种投资呢?因为他是按照中国的传统在做,却忘记中国社会已经变了。
中国原来没有金融市场,也就是说,虽然古代有刑法与司法框架,但在涉及商业尤其是陌生人之间跨期交易的领域,没有相关法律规范。所以,中国人过去没法靠外部法律环境进行跨期交换。
那他们怎么办呢?儒家的答案是:靠血缘构建信任体系,并辅以相配的“仁义礼智信”行为规范,包括孝道、妇道等,通过这些把“养子防老”的违约——“不孝”概率降到最低,甚至降到零。也就是说,张勇就是学着前人的做法,依赖“养子”来“防老”,先生儿育女,供孩子读书,花尽钱财保证孩子有出息,以便将来得到高回报,就像买股票、买基金、买保险一样。可是,他的错误在于,他忽视了“养子防老”所需要的儒家文化体系已经变了。没有这套文化体系,违约风险就会大大提高,这是你要记住的。
2500多年前,孔子也看到了张勇的痛苦。当时,孔子身处春秋战国时期,看到没完没了的战争与社会动荡,他认为,之所以会有周天子权力被诸侯夺取,诸侯权力又被大夫夺取这种动荡的局面,问题出在社会关系的日益混乱上。没有社会秩序怎么可能有社会稳定呢?
他提出两个核心概念:一是“正名”;二是“仁”。
“正名”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明确他自己的特定名分,并履行与自己名分相对应的职责,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要父亲清楚自己是父亲并做父亲该做的事,儿子明白自己是儿子并做儿子该做的事,把每个名分所对应的“该做的事”定义清楚,比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那么,正如每个男人既是别人的儿子又是别人的父亲,在整个社会中,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有他固定的名分,根据名分而固定的等级秩序就毫不含糊,该做的事也就不含糊了!
一旦每个人的地位和义务关系基于名分固定下来,父亲对子女有养育义务,子女对父亲有孝敬义务,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养子防老”跨期交易链条,生老病死的保障就有了。如果完全以金融工具的视角来看,子女就是古代社会里的“保险”“债务”“股票”“基金”等载体,是人格化的跨期交易载体。
“三纲五常”的价值
为了使名分等级秩序能运行,避免“养子防老”安排中出现太多违约情况,“不孝”必须是不能容忍的,个人自由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必须修身养性,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儒家的行为规范深深地内化到每个人的心里,达到“仁”的境界。这样,任何时候你只要违背儒家规则,就会感到无地自容!深深的内疚感是儒家思想能够管用的主要原因。
为了达到“仁”,就必须遵守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中推衍出的“礼”和“义、智、信”。只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仪式中处处遵循“礼”,一个人才可能达到“仁”和“义”的境界!在孔子和孟子看来,礼是实现“三纲”名分等级秩序和“五常”社会契约的关键。
历代儒家学者在孔孟的基础上,对儒家规范不断进行细化,包括通过具体的财产制度进行巩固。比如,在土地私有制下,一家最年长的男性是土地的拥有者和控制者,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掌握着土地的分配权;子女的婚姻也必须由长辈安排、决定,因为婚姻不是年轻人自己的事,而是全家甚至整个家族的共同利益,婚姻自由当然是不可能的。按这个制度看,张勇的女儿也违反了这一点。甚至在餐桌上,也要按照名分等级秩序用餐,长者先动筷子,晚辈后吃。实际上,儒家名分等级秩序是传统中国社会的资源配置体系,更是跨期价值交换体系。
所以,“三纲五常”是实现“养子防老”的规则体系,是用来降低人与人之间跨期交易违约概率的。原因在于,它使个人“不孝”的主观成本很高。当然,前提是子女都接受并内化了儒家的价值体系。而在张勇的故事中,他忽视了这一点,还以为“养子防老”依然行得通,却忘记了对他女儿而言,儒家体系未必管用。
你可以看到,传统社会没有个人自由是完全能理解的,因为自由选择和“养子防老”是不能兼容的。如果子女有选择的自由,不遵循“孝道”规则,不按照“父母在,不远游”行事,父母怎么敢指望子女来养老呢?如果不能靠子女养老,防患于未然,同时又没有金融市场,那么,父母长辈们怎么会有安全感,社会怎么能稳定呢?学习完这堂课,你会对传统社会没有自由多几分理解,也会更想了解现代金融市场!
要点:
1.跨期价值交换是人类社会的自然需要。古代也有这些需要,但没有支持跨期交换的信任基础设施,所以,社会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以降低跨期交换的违约概率,降低交易成本。
2.儒家文化就是一个例子。儒家的“三纲”把社会按照名分等级结构化,“五常”是围绕“三纲”建立的行为规范。“三纲五常”使“养子防老”可行。
3.在没有金融市场的社会,只能靠抑制个人自由达到跨期风险交易的目的,生存比自由更加重要。但是,有了金融市场后,这种文化体系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
思考题:
● 回头看,“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呼唤自由,但没有认识到自由需要一些基础,尤其是金融市场这个基础。为什么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这些?
2.2 养子防老:贞节文化的金融逻辑
不久前,一位父亲对10岁的女儿说:“一个男人要变得高贵,不太容易,他要有成功的事业、要有尊贵的地位、要有足够的钱财、要有良好的学识和修养……一个女孩要变得高贵则十分简单——她并不一定要有公主的身份、豪门的背景、华丽的服饰、贵族的教育……她只需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像花蕾一样把自己严严地包裹起来。”
这位父亲的意思就一个:女人要守住贞节!
奇怪的是:贞节为什么只针对女性,而不针对男性呢?如果说传统中国社会总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离了贞节,社会崩溃”,那么,今天的社会似乎不再守节,但也没崩溃,这是为什么呢?从金融的角度来看,我们能发现什么样的逻辑呢?
历史上的贞节故事
从西汉的《列女传》开始,特别是宋朝程朱理学之后,以儒家思想治国的朝代都推崇各种烈女、节妇故事,树立榜样,不断强化贞节文化。比如,明清时期,《内训》《古今列女传》《闺范》《温氏母训》等书都宣传贞节观念,让贞节观在民间根深蒂固。
明朝不仅推崇守节,还要求殉节。
在皇家,宫人殉死是当时的一大特色。而上行下效,民间的殉节之风也盛极一时。当时通州有个林氏,17岁出嫁,3年后丈夫病故,林氏想绝食而死,但不便跟公婆说,便开始每天假装喝水吃饭,5天后终于身体不支,昏倒在地,到那时她才向婆婆表示自己想随丈夫而去。婆婆劝说她为了孩子也要活下去,谁知她心意已决,让家人不要将孩子抱来,并强撑着身体到丈夫的灵堂前躺下,就这样饿了21天后终于魂归黄泉。
到了清朝,1656年,清世祖亲自编纂了《内则衍义》,在《守贞章》中提出“守身为女子第一义”,在《殉节章》中提出“妇为夫死,古之大经”,这两句话成为清朝妇女第一要则。康熙年间,蓝鼎元写了一本《女学》,说到女子“可贫可贱,可死可亡,而身不可辱”,又说女子应从一而终,夫死守节,遭到强暴只有以死明志。
除了出书宣传和谕旨规范,为了让妇女“守节”,古代中国还有一系列的制度与习俗。比如“旌表节妇烈女”,从汉朝开始就有这种做法。只是在宋、元以前,妇女守节、殉节的现象并不常见,再嫁、改嫁的行为相当普遍。据历史学者考证,宋朝以前官方表彰的节妇烈女总数为357人,宋朝212人,元朝324人。明朝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令旌表节妇,规定:凡民间寡妇,三十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岁以后仍不改嫁的人,要旌表门闾,还免除本家差役。结果,明朝节妇烈女达到6586人。
到了清朝,历代皇帝就更是一个比一个看重贞节观念,把旌表标准不断下调。雍正帝上位不久,1723年谕旨规定:“节妇年逾四十而身故,计其守节已逾十五载以上者,亦应酌量旌奖。”将贞节牌坊的标准,由明朝的守节至少20年缩短到15年。后来,道光帝在1824年,同治帝在1871年,分别把旌表标准缩短至10年和6年。结果,清朝旌表的节妇烈女数达到历史新高:78073人。几乎到处是贞节牌坊了!这一数字足以说明清朝把妇女贞节放在了非常高的位置。
贞节观使“养子防老”体系可靠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各朝如此看重女性贞节呢?
特别是不管是在守节、殉节的过程中,还是在得到朝廷旌表后,当事人(妇女)都只付出了代价、做出了牺牲,却不能得到任何好处。按照现代人的视角,这似乎是一场“没有赢家的牺牲”。
按照这一文化体系的逻辑,旌表是做给活人看的,用意是通过具体的榜样,尤其是通过官方到处树立的贞节牌坊,让周边老百姓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这家那家有过节妇或烈女,不断提醒人们贞节的重要性!
对节妇烈女大力表彰的另一面,就是那些不节烈者的处境越来越恶劣。从宋朝至明清,不仅官府,民间对“失贞”女性的惩罚也非常严厉,轻者被赶出族门,重者会被沉潭、火烧甚至凌迟处死。
贞节之所以是针对女性而不是男性的,一方面是男权社会所致,但更重要的是女性会怀孕生子,而男性不能。男性如果出轨,私生子或许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纳入宗法体系之中(比如纳妾);可如果女性跟别人有了性关系,会引起家族对于她所生育的所有子嗣的怀疑。丈夫一旦对自己的妻子到底怀的是谁的小孩产生怀疑,那么一开始就不会愿意抚养妻子生的小孩,小孩长大了也有可能不情愿孝敬母亲的丈夫。如果这种怀疑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那么,老百姓就没有兴趣或热情在“养子防老”的体系中做投资,也越来越不相信这个体系的可靠性了,整个社会对未来的安全感就会大大下降!
所以,你看到了,在没有金融市场的传统社会里,“养子防老”成了主要的跨期交换、规避风险的体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儒家用来保证这个体系安全的方式,这个方式定位在父与子的血缘关系上,血亲是“孝道”等各种名分和义务的唯一界定。因此,如果妇女不贞节,整个儒家大厦的根基和建立其上的跨期交换体系就会动摇。这是万万使不得的事情!但这是以抑制、牺牲女性的自由权利为前提的。
当然,之所以今天对贞节不再重视,或者说今天的夫妻关系中,对另一方的忠贞要求已基本实现男女平等,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跨期交易需要不再完全靠女性了,而是由金融市场取代,也因为信任关系逐步由外部契约建立,不再完全靠血缘决定了。
要点:
1.坚守贞节观念是“养子防老”体系衍生出的规范之一。跨期交易对信任的要求太高,因为交易跨越的时间越长,就越需要防范对方“逃跑”、违约。由于“你是谁的儿子”这一点是天生的、不能改变的,所以,只要儿子是亲生的,他就跑也跑不掉,再辅以“三纲五常”,人们就更放心了!
2.之所以贞节只针对妇女,是因为只有女性会怀孕生子,所以她的忠贞就至关重要,这是“养子防老”体系的基础。
3.从这个视角来看,“三从四德”则是用于维护名分与贞节等一系列制度的重要补充。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建立与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古代看似合理的习俗与规范在今日就不再适用了。
思考题:
● 今天在中国,从农村到县城,到地级市,到省会城市,对“养子防老”的依赖度显然呈递减的趋势。那么,这些地方的女性是否更加独立自由一些呢?
● 如果你了解一下其他社会的文化,你是否会发现对女性贞节要求的程度,跟那个社会原来对“养子防老”的依赖度成正相关?请举个例子。
● “养子防老”社会必然会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因为原来小孩的死亡概率高,儿子越多,养老越有保障。一旦金融市场发展了,生老病死保障手段多了,生育率会怎样变化?
2.3 我们为什么只认亲子?
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人只认亲儿子,不会接受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我知道各个社会都有这个倾向,这是人的本性,也是多数动物的本性。这跟金融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1994年开始,我差不多每年都带全家人回湖南老家,经过长沙时常住华天大酒店,几乎每次都会见到来自美国和欧洲等地的一对对夫妻,他们高高兴兴地带着刚在湖南领养到的儿童,一般是1岁左右的女孩。根据全球跨国领养机构统计,2005年外国人从中国领养了约1.5万名儿童,绝大多数是女孩,2014年下降到2800人。1999年到2016年,有7.8万儿童被外国人领养,其中将近7万名由美国人领养。
每次看到这些场景,我都会想很多。为什么中国人就喜欢儿子,而抛弃女儿?这些西方夫妻为什么会领养女儿,而且是领养跟自己既不为同一种族又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他们图的是什么呢?对我们这些只认亲子的中国人来说,这事怎么也想不通呀!
我女儿朋友的故事
我知道你会关心这些被领养的中国孩子的生活。我的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出生、长大,她们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都有很好的朋友是从中国领养过来的孤儿。其中,有一位叫卡罗琳的女孩来自河南,1994年出生,她跟我女儿非常亲近,几乎无话不谈。她的白人养母美林是单身,从来没结过婚。美林是资深律师,每天花很多时间陪女儿玩,接送她上学;晚上带她去上钢琴课、画画课,让她全面发展;周末又送她去上中文学校,参加华人活动,让她不忘自己的文化;等等。卡罗琳的成长环境真是很好,上的学校也是美国一流的,这些都是她的河南老家无法提供的,也是遗弃她的亲生父母力不能及的。
随着卡罗琳的成长,她慢慢知道了美林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因为她明显看出自己不是白人。渐渐地,她变得心思很重,也问我女儿:“我的亲生父母为什么要抛弃我?我到底有什么不好?”
美林跟她保证:“我肯定会带你回河南,让你见到亲生父母。”就这样,卡罗琳一方面渴望见到亲生父母,想要亲自听到答案;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会不会在见到亲生父母后不想回到美国。如果那样,爱她多年、与她相依为命的养母会怎么想、怎么生活呢?与此同时,养母美林也在担心同样的问题:“万一卡罗琳不想回来了怎么办呢?”
于是,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美林安排了母女俩一起看心理医生,每周见医生两次,通过把心里话讲出来增加沟通,加强双方的理解,让彼此都放心。
从我亲身经历的这个真实故事可以看到,虽然美林跟她女儿没有血缘关系,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卡罗琳的关爱,她仍全身心地投入在卡罗琳的成长和健康上。这么多年里,她为了让女儿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不仅请中文老师教她们母女俩中文来感受中国文化,还做了我们中国养父母不可能做的事:带她寻找亲生父母,帮助实现卡罗琳的愿望!中国人在领养孩子后,会尽量不让孩子与生父母来往,尽量割断他们之间的联系,美林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只能说明在美林的心目中,血缘从来就不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她爱女儿,所以对女儿的愿望很尊重,即使要花费很多看心理医生的费用、冒一些风险,她也愿意。
卡罗琳跟她养母的经历不是个案,许多调查研究也发现这是美国夫妇领养中国孩子后的普遍现象。2002年1月,一对美国白人夫妇领养的女孩凯丽,在长到5岁时患上了致命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做骨髓移植。这对夫妇在美国找不到合适的骨髓,从医学上来讲,凯丽亲人的骨髓或是中国人的骨髓最有可能与之相配。于是,这对夫妇携女儿于那年2月来到凯丽的老家湖南,在长沙、常德寻找女孩的生父母,并寻求中华骨髓库的帮助,真如大海捞针,最后无功而返。2003年,这对夫妇终于在中国其他地方为小凯丽找到了配型成功的骨髓。
还是“养子防老”体系惹的祸
故事讲这么多,为什么西方人不像我们那样只认亲子呢?关键还是在于“养子防老”是不是我们预防未来生老病死风险需要的唯一安排,是否有外部金融市场或者其他超越血缘的跨期交换体系供我们选择。跟他人进行跨期价值交换的最大挑战是信任,是对方是否违约、跑路的问题。而血缘关系最大的便利是其不可变性,你是谁的子女,从出生后就永远不能改变,这个永恒性就是最靠得住的,给跨期契约提供了所需要的便利。
其他关系就不同了,可变性太大。比如,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有喝血酒结拜成兄弟等,这些契约关系都是可变的,而那些同盟会、同乡会、行会就更加靠不住了。
所以,不只是在中国,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大致可以看到,金融市场越不发达的传统社会,对亲子的排他性认同就越重。相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社会里,对亲子关系的认同就不是那么绝对。
比如,对我女儿朋友的妈妈美林而言,她自己有钱,也有养老金、保险等各种安排把她一生的经济需要都解决好了,她用不着指望卡罗琳将来给她任何经济回报,所以,领养卡罗琳之后,她需要的是跟女儿有真正深入的感情。而感情只能通过平等交流、无私关爱、尊重对方的感受来建立。这就是为什么美林会想方设法为女儿考虑安排各种事情。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人会认为,只要你是我女儿,你就必然爱我、跟我亲近,我也必然爱你,但会看淡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对感情深化所起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熟悉的中国场景是父亲对子女的威严和不交流,而美国家庭里子女甚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强调平等关系。
“养子防老”体系的需要使我们将血缘这种自然关系看得如此至高无上,给每个人的“血缘至上”心理暗示如此之强,以至于即使从来没交往过,但只要知道谁是你亲戚,你就会跟他格外亲近;而另一方面,即使一家人养育、关爱了你几十年,一旦哪天你得知他们不是你的亲生父母,你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他们。
一个社会越是以人为金融工具、避险工具,就越依赖血缘这种原始的因素。家庭固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但在外面的世界中,也可能会有特别合得来的朋友。相比于古代世界,现代社会将血缘关系从跨期交易中解放了出来,生活也变得更加广阔。
要点:
1.我们之所以只认亲子、只认血亲,根源在于血缘关系是天生的,不可变的。这种永恒性是人与人之间跨期价值交换所需要的,是“养子防老”体系所依赖的信用基础,以确定性对抗不确定性。
2.在美国发生的一些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人类可以走出“血缘至上”的传统价值观,不再只认先天血缘,而会更重视后天交流。那样,不仅仅孤儿会有更多人领养,而且人际关系也会少功利、多友爱。
思考题:
● 我们这里强调的不是亲子关系不好,亲子关系当然重要;而是说,我们不应该排斥血缘之外的关系,不应该只认血亲,拒绝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想一想,如果你给非血亲的孩子同样多的时间、同样多的关爱,并且看着他从小长大成人,如果你不给自己心理暗示“他不是我血亲,他不是我血亲”,难道不会培养出同样深的感情和信任吗?越是原始的社会,就越是只认血亲这种自然的东西,就越不相信后天培养的关系。
延伸阅读
在本章中,我们集中探讨了儒家体系。不过很多同学可能会不理解,为什么能把复杂的儒家体系归纳成跨期交换呢?为什么能抽象出这么一个跨期交易体系,然后将“贞节文化”“三纲五常”都解释成这个体系的一个环节呢?
这其实是用经济学的眼光去理解社会现实的结果。我们知道不同的社会科学所面临的对象都是社会、人性,只是使用不同的视角来达成一种不同于日常眼光的、更为深刻的理解。经济学更加关注人生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面对不同的选择,理性的人会评估成本与收益而做出最优的选择。在这个视角下,举一个例子,请客也可以理解成跨期交换。当然你可能会说,请客是出于一种我们“朋友之间不分彼此”的热忱,经济学的视角不是否认这一点,而是点出了这一行为的一种逻辑:你在这次请客的时候会习惯性地认为朋友下次也会请你,而更深一步,这种“朋友之间不分彼此”的热忱,是否也包含了一些经济学的逻辑呢?“彼此”间是你来我往的,我现在对你好,其实也能预期你将来对我好,这样付出就没有白费,感情也不是某个人的一厢情愿。推及家庭或者共有制的创业团队,“不分彼此”的这种统一产权使得我们面对的是相同的激励,因此行动更加一致,就如同抗日时国共统一编制的逻辑。
我们不仅找出了很多社会关系、制度安排、政治关系的经济学根基,还能从这一经济学根基推出更多结论。我们知道产权界定不清晰会导致“公地悲剧”,类似地,当我们把两个不需要配合的部门结合在一起后,产权不清晰会导致每个人都面对相对宽松的预算约束,导致成本增加,这是我们看到很多大公司采购部门开销巨大的原因之一。请客也有类似的倾向(但因为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是相反的逻辑),因为希望自己花销多而让对方更高兴,所以来回请客的花销总是比每顿AA制的花销要大。
总之,用经济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不意味着经济的逻辑是一切的逻辑,经济学家并没有否认自然亲情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而只是提供了一种视角,有时候这种视角能看到更加深刻的东西,有时候它与数学结合能清楚明白地把复杂的关系变得简洁。希望你能抱着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这本书,用这本书给你的洞察力观察世界。与本书一同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一同畅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