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四龙同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8章 易储的大事你们都能决定,咱这个龙椅得让三杨来坐

朱棣一番话。

吴月华听了一脸惊悚。

他看着朱棣,使劲摇头哭嚎,“皇上,微臣再不敢乱来了!”

“求皇上饶命啊!”

那边哪里是土皇帝,摆明了就是流放。

吴月华身体颤抖着,边喊边磕头,“皇上饶命!”

朱棣意味不明的冷眼看着他,沉默不语。

三杨看着吴月华的下场,也纷纷摇头。

五之征二的商税!

皇城脚下也敢如此假公济私,皇上也是看在吴月华之前,有些功劳这才把他流放,留他一命。

否则现在吴月华早就到诏狱里去反省了。

朱棣不耐烦地摆手,“够了,领旨谢恩吧!”

“然后赶紧滚!”

吴月华泪流满面地跪在地上,“皇上,微臣……”

朱棣没了耐心,直接吩咐小鼻涕,“传朕旨意,吴月华即刻抄家,全族流放四千里。”

“让太子彻查户部所有官员。”

朱棣说完又加以补充,“还有锦衣卫,以及赵王的北镇抚司都彻查到底。”

“但凡牵扯上提高商税的所有人,该抄家就抄家,该流放就流放。”

朱棣说完回到龙椅上坐下,对小鼻涕挥了挥手,“去传旨吧!”

小鼻涕领命退下。

随后进来两名锦衣卫把呼天抢地的吴月华拖了出去。

朱棣听着吴月华的哭嚎声不为所动。

他看了杨荣一眼,指指地上的奏折,“事关户部,你不想看看里面写了什么吗?”

杨荣听到这话,脸色大变,惊慌地捡起被吴月华甩到地上的折子。

当他看完奏折上的内容后,神色已经无比惊骇。

自然让杨荣更震惊的还是折子上的落款,内阁这两个字。

弹劾户部重臣,又非常了解户部事务,最重要的是出自内阁。

杨荣立马神色大变,颤抖地对朱棣跪下,“皇上!”

“这不是老臣写的折子。”

“吴月华的事情,老臣也浑然不知!”

朱棣斜靠在龙椅上,不置可否地看着杨荣,冷笑着没有开口。

杨荣后背被冷汗打湿。

君心难测!

吴月华此人确实有问题,这等奸逆小人肯定要处理。

历朝历代君王都很头疼权臣间的明争暗斗。

朝臣无心政务,整日都在算计如何排除异己,这是皇帝最不想看到的。

可现在……

内阁有人检举正三品官员。

姑且不论此人是否有罪,就这检举信都足以让皇上起疑。

是权臣间明争暗斗,占据上风者对落败者落井下石,还是纯粹地不齿于吴月华的罪行。

怕的是前者!

整个朝堂,谁敢说自己是干净的?

小打小闹,皇上也就视若无睹,不去搭理,可是出手就直奔正三品高官。

皇上自然担心此事是由官员间内讧引发的。

如果朝臣继续斗下去,假以时日,朝廷内部肯定会从破败进化到腐烂,皇上并不想看到这种局面。

往前几百年,有多少王朝是因为结党营私,最终恶化到争斗。

杨荣恐惧地看着朱棣,声音都颤抖,“皇上……老臣冤枉啊!”

杨士奇和杨浦两人看到杨荣这凄凉样子,都暗自摇头。

古往今来最难揣测的就是圣心。

升为户部尚书的杨荣和吴月华这个户部侍郎两人向来不和,朝野上下,无人不知。

现在出了这事,皇上自然首先怀疑杨荣。

虽然这件事可能真不是杨荣干的。

杨荣为官多年,从太子府属官节节高升,自然也有些霸道手段。

说白了,这奏折用意太过于明显,有些人一看就知这是给内阁的人找麻烦。

杨士奇看着朱棣,就见朱棣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只能叹息。

其中的弯弯绕绕,皇上怎么可能不知?

奏折里的内容其实并不重要,关键的是极难揣摩的帝王心思。

皇上那是杀鸡吓猴。

借机为难杨荣,从而敲打他们。

然后再让太子去清理锦衣卫和户部。

朝野那么多人,正三品高官的吴月华牵扯甚广,如果查下去,不知会折损多少人利益,开罪多少人?

杨士奇想着暗自摇头。

看来皇上打算趁机秋后算账!

还不是因为北征时,他们三杨挑唆太子换防那件事,看来他们几人一个都跑不掉。

三杨看明白眼前局势,都是苦逼地看着朱棣。

朱棣突然开口,“咱听说你们几人已经考虑易储的事情?”

“这么重要的事,你们商议时都没想过要告知咱一声。”

朱棣说着站了起来,神色高深莫测,“易储那么大的事你们应该早些通知咱啊!”

“如果早说,咱也好早点腾地方,把这乾清宫腾出来给你们。”

朱棣这话,话中带刺,嘲讽意味浓郁。

三杨闻言,都脸色大变。

杨浦和杨士奇两人都惶恐地冲着朱棣跪下。

朱棣冷哼一声,“别!你们岂能跪咱?”

“易储大事,你们几人商议,立马就能决定下来了。”

“既然如此,还跪咱干啥?”

朱棣说完站了起来,侧身让出龙椅,“这龙椅,由你们来坐!”

三杨全跪在地上,神色恐惧地看着朱棣,连连摇头,“不不……”

朱棣拂袖冷笑,“你们别客气啊?”

“快过来坐!”

“坐到龙椅上!”

三杨听到这话,更加惊骇,全都以头触地,噤若寒蝉。

朱棣仍在继续,“内阁三位杨大人。”

“咱从未小看过你们。”

“北征时盼咱死,煽动东太子给应天府换防。”

“可惜啊,咱没死成!”

“还从战场上回来了!”

“可是呢?”

朱棣叉腰冷笑,“还是你们有能耐啊!”

“跟太子一起合计,就定下了易储大事!”

朱棣叉腰在三杨身边走了两圈,然后站到杨士奇面前。

“杨士奇!”

杨士奇浑身一抖,抬头看着朱棣,“臣在!”

朱棣冷哼,“你堂堂兵部尚书何时还担任起大理寺卿的活了?”

“隔三岔五拿着陈年旧案奏折前往梁王府。”

“什么?”

“觉得官职太高了?”

“要不要咱给你调调?”

“让你去大理寺当个提刑官也好过把判案瘾!”

朱棣这话把杨士奇扁得不行。

这事说到底,确实是杨士奇领头出的主意。

因而,东窗事发,皇上追责,杨士奇心里多少也早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