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了,我成吕布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袁术,仲氏天子

说说袁术这个人。

袁术,字公路。他与袁绍一样,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袁术与袁绍是堂兄弟。他们有着同一位爷爷,叫袁汤。

袁汤曾担任司空、司徒、太尉等三公高位,并被朝廷册封为安国亭侯。

袁汤的嫡长子袁成是袁绍的父亲,嫡次子袁逢是袁术的父亲。

嫡长子袁成死得早,所以袁汤死后,由嫡次子袁逢继嗣。

袁逢的嫡长子是袁基,嫡次子则是袁术。

董卓挟持天子迁往长安之后,袁术与袁绍在关东起兵反董。董卓大怒,将当时身居长安的汝南袁氏一族全部杀害,其中就包括袁基。

袁基死后,袁术便成为了袁氏的继承人。

相比而言,袁绍的地位就要差很多了。

袁绍的父亲袁成死得早,所以继承权就落到了袁术的老爹袁逢身上。

更尴尬的是,袁绍的生母是袁成的婢女。袁绍只是一个庶子,在家族中的地位很低。袁术也因此看不起他。

当时关东诸侯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实际上都是心怀鬼胎,各有异心,不过是想要借着乱局,为自己谋取利益。

结果就是,董卓在关内吃香的喝辣的,关东诸侯则开始相互攻讧,争夺地盘。

很快,大部分诸侯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淮南袁术、徐州陶谦和幽州公孙瓒,简称为袁陶公同盟。

另一派是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和荆州刘表,简称为袁曹刘同盟。

看到那么多人联合袁绍,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袁术很生气!

人家袁术也是有理由说的:

“我是什么人啊?我是袁氏嫡子!你们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追随我家的奴仆?!”

袁术甚至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袁绍知道后特别生气。

后来公孙瓒也加入了对袁绍的骂战。

当然,公孙瓒的出身也不好。

虽然公孙家族是渔阳大族,但是公孙瓒的生母出身低贱,所以他也倍受族人和其他士家大族蔑视。

但这并不妨碍公孙瓒向朝廷上表,列举了袁绍的十条罪状。

其中的第九条是这样的:

“……袁绍的母亲是个婢女。袁绍地位这么卑微低贱,按照道义,没有继承资格。如今,袁绍反而身居重任,玷污王爵,辱没祖宗。”

在袁术和公孙瓒看来,这么骂人应该是非常解气的。

可有什么用呢?

打仗不是靠大嗓门骂人骂赢的。打胜仗靠的是硬实力,而不是嘴皮子。

(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演义里季汉丞相诸葛亮就在阵前骂死了魏国司徒王朗……)

在袁陶公同盟与袁曹刘同盟的常年征战中,前者败多胜少,日趋衰落。

其实,袁术手下也是有过一流将领的。

不错,此人就是江东小霸王孙策他爹,破虏将军孙坚。

孙坚勇猛尚武,亦有智谋。

即使是敌对的董卓,对孙坚也是非常欣赏和忌惮。

在关东诸将中,孙坚是少有的多次带兵击败董卓西凉军的人。

可惜孙坚命不好。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孙坚奉袁术之命讨伐刘表,进攻荆州。

孙坚击败了刘表的部将黄祖,然后一路追击到了岘山,最后在竹林中被黄祖的士兵用暗箭射死。死得时候他还不到四十岁。

唉,看看夏侯惇运气多好!人家夏侯惇只是被射中了眼睛,保住了性命。

你孙坚为啥不机灵一点儿,用眼睛或者膝盖接下这支箭呢?

(孙坚的大儿子孙策也是个短命鬼,二十五岁就被仇人刺杀了。怎么老二孙权这个紫髯碧眼的竖子就能活那么久呢?)

孙坚死后,袁术麾下就没什么有能耐的将领了,之后差不多是屡战屡败。

曹操夺取了袁术的豫州,又击败了他的盟友徐州陶谦。

袁术实力大损,日趋衰败,最终只能龟缩在淮南一带。

可他偏偏在日落西山的时候,选择了僭号称帝。

人家袁术也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一是自西汉起,民间就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

既然是谶语,那肯定是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同一句谶语,不同的人就能解读出不同的意思。

袁术的表字是“公路”。

嗯,对!“公路”就是“当涂高”啊!

(古代“涂”跟“途”是相通的,都有“路”的意思。)

看来我袁术是命中注定要代汉啊!

二是他手里有传国玉玺。

孙坚在洛阳的一口井中捞出了传国玉玺。后来袁术从孙坚手里把它讨要了过来。

袁术醒悟了:我既符合谶语,手里又有传国玉玺,然而却一直运气不佳,屡屡失败,为什么呢?

肯定是因为我没有顺应天命啊!

于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袁术便“顺应天命”,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袁术原以为这是自己改命的机会:那些有眼无珠、不识好歹的人,现在应该顺应天命,向真命天子俯首称臣了吧!

上天没有让袁术失望。他的命运果然改变了!

只可惜,改得更差了……

袁术称帝后,不仅没有获得其他诸侯的承认,反而成为众矢之的,更加孤立无援。

更糟糕的是,很多部下也纷纷倒戈,背弃了他。

孙策就是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与袁术绝交,在江东自立门户。

袁术称帝之后,荒淫无道,奢靡无度,后宫妻妾数百人,都穿着绫罗绸缎,饮食上也是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但就在这年却爆发了大旱。江淮一带颗粒无收,民不聊生,袁术的士兵也因此饥寒交迫,怨懑丛生。

吕布现在率军前去讨伐的,就是这个时期众叛亲离、坐吃山空的袁术。

大军一路很顺利地抵达了淮河。对岸不远处就是袁术的都城寿春。

让吕布、刘备和几位将领颇为困惑的是,袁术居然没有派兵守卫淮河。

大军在没有敌人袭扰的情况下,安然渡过了淮河。

渡河之后,大军选择了一处合适的位置安营扎寨。

很快,骑兵在附近侦察时,抓到了一个袁军的斥候,并把他带到了吕布的营帐里。

此时,吕布、刘备、关羽、张飞、张辽几人正坐在帐内商讨计划。

袁军斥候是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小个子,面黄肌瘦。

虽然被捕了,他却一脸傲慢地仰天站在吕布面前。

吕布笑着问道:“这位小兄弟,你若是把袁军的部署一五一十地告诉我,我饶你不死。”

袁军斥候不屑地说道:“哼!杀了我又怎样?反正你们也活不了多久了!”

吕布好奇地问道:“哦?此话怎讲?”

袁军斥候轻蔑地看着吕布,得意地说道:“你们已经渡过淮河,进入了我们纪灵将军布下的口袋阵里,不久就要被全歼了!”

听了这话,营帐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袁军斥候面红耳赤,倔强地仰头盯着大帐顶棚。

笑了一会儿之后,吕布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接着问道:“小兄弟为何如此自信?”

袁军斥候瞪着吕布说道:

“我听我的长官说,纪灵将军跟他讲,说陛下告诉他,我们已经派出了一万大军。

“等你们过河了,我军以逸待劳,定教你们有来无回!

“我不怕死!你们杀了我,那我就先在黄泉路上等你们。

“很快你们就会来给我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