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休沐的日常

不过谁让这个家,还是爷爷说的算呢。

但三叔这样的情绪明显不对,王远连忙开始劝诫。

“三叔,咱们家还是爷爷说的算,而且五爷爷家比较困难,我们搭把手也没什么。

更何况大家都是一个宗族的,我们自己要团结呀,否则岂不是叫人看了笑话。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咱们既然都已经给了实质的好处,那三叔你就要表现的热情一些。

否则好处给了,还没让人家念着咱们的好,岂不是太吃亏了。”

“对对对,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想的就是比较全面,的确如此。

还好以前我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以后对他们好一些就是了。”

“嘿嘿,三叔,你看三婶在那边看着你呢,我就不打扰了你们了,都有小半个月没见过面了。”

王远刚进正堂,就看见爷爷在编者竹筐。

“远儿,你三叔是不是又和你抱怨,我往他那个杂货铺插人的事情了。

嗨,他怎么就不知道体谅我一些呢?那可是我五弟,从小一起长大的。

五弟死的最早,留下了几个儿女,偏偏大女儿死了丈夫,只能自己顶门立户,我这个做三伯的不帮忙,难道看着他们去死吗?

还有大哥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人太多了日后怕是不够分的………”

王远知道爷爷已经听到了,也不是要他回答,只是想倾诉一番。所以也就静静的坐在一旁,听着絮絮叨叨。

“阿爷,你说的对。咱们都是一个宗族的,而且关系这么近,连五服都没出,若是闹了矛盾,岂不是叫旁人看了笑话。

更何况咱们这普通老百姓,如果不团结起来,遇到贪官污吏岂不是要引颈待戮?

我觉得阿爷你做的对,咱们家也不缺那一间店铺的收入,帮帮亲戚也是好的。

我们家在下河村也算得上是富户了,没有什么臂助,若是被眼红的村民“打”了怎么办?”

这打可不是打架的打,而是打劫的打。

“嗯,我大孙能理解我就好,大孙这次回来怎么没念书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每次王远回家,都会趁着天色还亮的时候读一些书。

王远可是体会过,挑灯看书的痛苦,那烛火渺小如豆,压根就看不清,非得贴近书本才能看清。

而且火焰明灭不定,时常抖动,看着眼花缭乱。

为了自己的眼睛着想,王远在天黑时从来不看书,最多只是背书而已,趁着天亮才会看书。

“嗯,是有一件事要和阿爷说,今天我们学堂正式修沐了,而且李师还让我明年不用去了。”

爷爷疼的一声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问道:

“为什么?远儿可是犯了什么错误?”

“不是,阿爷你别太激动了,我还没说完呢。李师说他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让我再找一个秀才开的学堂念书。”

“哦,远儿学的这样快吗?你大姑家的曹辉今年十七了,好像去年才学完四书五经。你这是否太快了一些?”

“不快,我那个经常来找我的同窗丁程鑫,阿爷还记得吗?他就读了两年私塾,就已经学完了四书五经。

今天放学时,李师就将我俩叫过去,说我俩可以毕业了。”

“哦,那行,等正月过去,咱们再找个秀才老师上课。这次咱们去镇上冯秀才那里拜师。”

“不了,冯秀才只是普通秀才而已,李师给了我一个介绍信,推荐我去县城陈秀才那念书。

陈秀才可是廪生,冯秀才只是附生。

况且我是要科举的,只有廪生能在科举时作保,到时候都不用特意去寻找廪生。”

“好,就按你说的办。”

………

好不容易迎来的假期,王远可是没有丝毫空闲的时间。

趁着天色还没亮,王远就起床晨跑,王远这锻炼身体从五岁开始,科举除了需要学识,还需要一副好身体。

天色刚刚破晓,王远便开始晨读,那是比鸡叫的都准时。

而到了这时,家里的人也都开始起床了。

家里的弟弟们,都被各自母亲强迫着,赶过来跟着一起读书。

他们都没到念书的年龄,在李夫子那待了几天,就被赶回来了。

几个婶婶也只能歇下,自己儿子也是天才的想法。

除了弟弟外,还有姐姐和妹妹,女孩子们则没人要求,都是看她们自愿与否。

王远倒是很支持,不过乐意来的,也就王远的几个姐姐。

母亲就是读书人家庭出生的,对于读书自然是喜爱的,在他的影响下几个姐姐也都很喜欢。

本来爷奶也是不乐意的,不过王远就说道:“会读书识字的女子,也能高嫁一些。”

吃过早饭王远就开始写春联。

除了帮自己写,还会帮村里其他人写。

爷爷觉得这是有面的事,所以不管谁来他都同意。

至于王远也是无所谓,就当成练字好了,反正一个村大部分人,都大字不识一箩筐,也看不懂呀。

往常都是买几张红纸挂着就算好了,现在上面有几个字,就更加了不得了。

吃过早饭后,父亲和爷爷两人,便将去年新打的大木桌搬到院子里,并且整理一些红纸等物。

因为有碳盆在一边,王远倒也不是很冷。

春回大地新万物,

福满人间照千家。

不得不说经过三年的训练,王远的字终于走出了狗爬,一个个十分端正的馆阁体。

馆阁体是科举要求的字形,更何况李师也不会其他的字形了。

古代想练习书法,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毕竟练习书法总不能靠想象吧。

得看到实体字呀,而这又从何来呢?

字贴!

字帖是书铺,除了科举用书之外最贵的类型,而且还分了好几个档次。

最次的就是附近县学夫子的字体。

稍微好一些的就是朝堂官员的字体。

再好一些的就是一些名人大儒的字体。

再好一些就是古往今来中字体的大成者。

最好的自然是字帖中的孤本,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蔡邕的飞白体………

而且这字帖最黑心的地方,是每本字帖里的字只有几十个,想要凑齐常用字,花费可不小。

看见王远家院子,已经摆好书案,并且开始写春联后。

其他村民也都开始出动,想求取一副春联。

好在都是乡里乡亲,没人真的厚脸皮,直接拿张红纸过来,多多少少还是带些东西的。

两个鸡蛋、一个红封、一担柴火………

临近中午,五爷爷家的大孙子王磊,急急忙忙的挤开排队的村民跑了进来。

“三爷,三爷。我是大磊呀,丁家那边的人,又来找大姑闹事了。三爷你快来帮帮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