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严嵩首辅
父亲听到这声音,吓得脸色苍白,掰着牛的大角向路边扯。
在贴近墙边后,父亲浑身瘫软的坐在路边。
看见父亲的样子,王远也知道事情的严重,紧抿双唇看着远方。
远处那尚且还算宽阔的道路上,一行身着大红锦衣的官兵,跟着两个骑马的将军奋力狂奔,嘴中还在不停地高呼。
在道路上是不停逃跑的百姓,和乱窜的鸡鸭。
为首两个骑马的将军,手中拿着马鞭不停的挥动。
这一行人最终停在道路上的一间极为高大的府邸前。
府邸上书两个烫金大字:夏府。
只见这一行人,将夏府围了个水泄不通,直接破门进入。
虽然隔着数百米,但王远依然可以清晰的听到,府内传来无数男女老少的叫喊。
“李元爽,陛下只是削某为名而已,你这抄家,乃是违抗圣旨,汝头不要呼。”
“昏君呀昏君,我二祖父乃是当朝首辅,却被那小人严嵩冤杀,这朱家江山当亡矣。”
“啊!不要啊,救命!我乃陛下亲封的七品孺人,你安敢对我不敬!”
………
这还是王远第一次看见抄家,没想到是这样的场景。
父亲此时也恢复了过来,不过他此时也不敢乱动,只是静静的坐在一旁等待。
这时王远突然听见,楼上传来一阵小声的议论。
“王兄,你可知道这群东厂鹰犬,是来干什么的吗?我记得那是夏首辅侄孙的府邸吧。”
“李兄还不知吗?夏首辅已经被腰斩弃市了。”
“什么,怎会如此?一国首辅竟然被腰斩弃市,这成何体统?”
“哼,还不是那严嵩小儿,诬陷冤杀了夏首辅。想那夏首辅清正廉洁,为陛下效力了那么多年,竟然一朝被腰斩弃市,何其悲凉。”
“陛下竟凉薄至此,这绝非人主。”
“李兄慎言,我二人相交莫逆,你私下说道也无妨,但焉知是否隔墙有耳。”
“王兄说的对,不过夏首辅当首辅的时候,他的这帮亲眷可是大捞特捞,一个个都是身家不菲。
以前夏首辅还在任上,那自是无妨。哪怕夏首辅成功致仕,那也没人敢针对他的亲眷。
但现在不是不同了吗?少了一个靠山还身藏巨富,这不就是招人抢劫吗?
反正他们都被陛下削职为民了,将他抄家也是无妨的,到时候锦衣卫随便搜罗证据就好。”
说话间,这两人的声音渐渐隐去。
王远听了这两人的悄悄话,神色一动,顿时想起今年发生的大事。
今年可不平凡。
发生了三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第一件事,首辅夏言被斩杀,这是明朝第一次首辅被杀,开了一个杀首辅的先例。
第二件事,严嵩顺利上位,由此开创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首辅生涯,大明的败落由此开始。
第三件事,浙江巡抚朱纨派卢镗率兵进攻双屿港,港口以木石淤塞,城市被大火烧光。由此拉开了大明,长达二十余年的倭乱。
………
王远又看了看远处,混乱逐渐停止的夏府,总算知道为什么文官极力限制锦衣卫。
从后视角度来看,锦衣卫这种帝王爪牙十分重要,甚至说是帝王不可或缺的机构。
但是对于群臣百官来说,这种机构就是一柄随时会落下的利剑,这谁能接受?
屈打成招、向上攀咬、不讲证据、肆意妄为、先斩后奏………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但王远决定以后只要掌握了大权,这柄利剑要么自己“掌握”要么就“折断”。
良久,已经远远的离开了夏府门口,但王远还是一阵阵的失神。
目前两人看见后,以为王远这是害怕的,于是连忙安慰。
“远儿,别害怕。这锦衣卫也不会对我们普通百姓出手的,而且你爷爷当初可是在兴王府做过护卫,多少也是有些香火情的。”
“我没事了,之前只是被那样的情况吓到了而已,咱们东西也买的差不多了,去把书买了就回家吧。”
“嗯,好。这两日县里的确有些不安稳,最近也不要来县里了。”
在去书店的路上,父子三人在一间路边的面馆稍作休息。
一个肤色黝黑的中年人迎了出来,看见三人就连忙陪笑。
“三位客官要来点什么?阳春面三文钱一两,馄饨四文钱一两,卤鸡蛋三文钱一个,面汤可以一直加。”
“你们俩吃啥?”
“馄饨(面条)。”
“好,掌柜的。要一碗三两的面条,一碗五两的面条,一碗一两的馄饨。”
“好嘞,八两面条一两馄饨!收您二十八文!”
说完之后,这老板兼小二的壮汉从肩膀上拿下一条毛巾,开始仔细的擦桌子。
不知道是许久没吃肉,还是这馄饨确实做的不错。王远一人就将一碗全部吃完了。
三人吃完后,又在店里坐了小半个时辰,当然不是三父子贪图店里免费的汤水。
而是想让家里的牛多休息休息,待会还要拉重货回家呢。
………
县里的书并不多总共就四个,也不知是不是商量好的,城东、城南、城北、城西各有一个。
城东的书铺是最大的,毕竟它靠近县学,距离销售地最近,距离生产商也最近。
到了书铺附近,父亲看见书铺进进出出的都是学子,一时间不敢让牛车靠近。
嘱咐了一声王朝,在原地看着牛车,便带着王远向着书铺走去。
到了书铺外父亲又是十分犹豫,感觉自己这一身粗布麻衣有些丢人。
不过王远可没这种想法,我是顾客我怕啥?开门做生意难道不接客?
“掌柜的,我来买书。”
“呦,小朋友你几岁呀,这么早就开蒙了吗?”
“嘿嘿,是啊,最近年景好,家里有了余钱就送我去读书了。”
掌柜的一看眼前的小童谈吐不凡,井井有条。而他身后的家长则捏捏不敢言,于是也就询问起这小童。
“哈哈,读书好呀,早点读书,有希望走上仕途哩。那你这次就是来买开蒙读物,三百千的喽。”
“不是,《三字经》家里已经有了,这次来买《百家姓》和《千字文》,再买些笔墨纸砚回去。”
店内一个跑堂的小二很有眼色,及时将两本书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