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土司和他的敕修报恩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在那悠远的川西之地,报恩寺静静地矗立于群山环抱之中,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以其独有的方式,向过往的行人低语着往昔的辉煌与岁月的沉淀。山门高耸,仿佛是时间的守护者,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引领着人们穿越时空的长廊。

抬头仰望,那块悬挂在山门之上的匾额——“敕修报恩寺”,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以其独有的气势,诉说着一段不朽的传奇。匾额长5.4米,高2.2米,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而单字高达1.1米的楷书,更是显得雄浑有力,仿佛龙腾四海,不可一世。红底虽已褪为深沉的暗红,但那份庄重与辉煌却丝毫未减,金漆在阳光下闪烁,犹如点点星光,照亮了过往与未来。

匾额之下,九龙盘旋,金色祥云缭绕其间,它们或腾云驾雾,或张牙舞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破空而出,翱翔于天际。这九龙不仅是工匠们精湛技艺的展现,更是杨升庵笔下对天地、对自然、对信仰的深刻诠释。它们的存在,让这块匾额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传递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随着晨光初现或暮霭降临,报恩寺更显庄严神圣。金色的阳光或柔和的月光洒在匾额之上,使得那五个大字更加熠熠生辉,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生命的律动,讲述着杨升庵与报恩寺之间那段不解之缘。而匾额之下的九龙与祥云,则如同天降祥瑞,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安宁与希望,庇佑着每一个踏入这片净土的生灵。

岁月如梭,报恩寺的名声早已远播四海,成为了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无数文人墨客、香客信徒慕名而来,只为亲眼目睹那块被誉为蜀中第一匾的“敕修报恩寺”匾额的风采。它不仅是报恩寺的象征,更是杨升庵才华与品德的见证,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追寻心中的信仰与梦想。

在时间的长河中,报恩寺与那块匾额共同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兴衰更替。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它们始终保持着那份庄严与神圣,静静地诉说着那段不朽的传奇,让后人铭记于心,传颂千古。

远在深山小城的报恩寺与状元公杨升庵(即杨慎)的渊源,深藏于一段跨越数十年的家族情谊与命运交织之中。这段故事,始于杨王两家的不解之缘,以及两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在朝堂之上的并肩作战。

王鉴的次子王溥,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与勤奋,终于在成化二十年(1484年)金榜题名,步入仕途,成为了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而杨升庵之父杨廷和,则是早于王溥六年,在成化十四年(1478年)便已高中进士,并凭借卓越的才能与不懈的努力,最终官至内阁首辅,成为朝廷的重臣。两位四川老乡,因着同样的出身与志向,在京城中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份深厚的友谊,也自然而然地延续到了下一代。杨家有子杨慎,生于1488年,聪明伶俐,才华横溢;王家有女王妍,生于1487年,温婉贤淑,才貌双全。在两人尚处襁褓之时,两家便已定下了娃娃亲,寓意着两大家族世代友好的美好愿景。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在王妍五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宁静与美好——王溥不幸病逝,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王妍随母亲朱氏回到了龙州,那个偏远而宁静的小城,从此与杨家相隔千山万水,音讯渐稀。这一别,便是十五六个春秋。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报恩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而杨升庵,也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名满天下的才子,他的才情与智慧,不仅让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更让他在文学、史学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终于,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杨升庵踏上了前往龙州的旅程。他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探望多年未见的未婚妻王妍,更是为了报答王家多年来的恩情与厚谊。当他站在报恩寺前,望着那巍峨的山门与气势磅礴的匾额时,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与敬意。于是,他挥毫泼墨,亲笔题写了那块“敕修报恩寺”的巨大匾额,以此表达对王家的感激之情,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从此,报恩寺与杨升庵的名字便紧紧相连,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一段佳话。而那块匾额,也成为了报恩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见证了杨王两家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与不朽传奇。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其生平犹如一部传奇的篇章,每一章都闪耀着智慧与才华的光芒。1488年冬月初六,他诞生于北京孝顺胡同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杨廷和时任翰林院编修,母亲黄夫人则是眉山黄明善的千金,一位出身于书香世家、才情出众的女子。

黄明善,这位成化六年的举人,不仅学识渊博,更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曾任国子监监丞,后官至云贵提学副使。他与杨慎的祖父杨春交情深厚,这份情谊如同纽带,将两个家族紧紧相连,也为杨慎的成长环境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杨慎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与天赋。四岁发蒙,七岁习字,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唐诗宋词的精髓,过目不忘,日诵数篇,其记忆力与领悟力令人惊叹。十二岁时,他便能模仿古代贤人,撰写出《古战场》一文及《过秦论》等佳作,其文采飞扬,见识卓越,已初露锋芒。

杨慎的聪慧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上,他的机智与才情也常常在不经意间流露。一次,父亲杨廷和与友人观画,他在一旁随口吟出“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真”的佳句,语惊四座,展现了其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厚的艺术修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慎的才情愈发横溢。十三岁那年,他与兄弟杨恒、杨忱在世耕庄赏梅,面对梅枝上悬挂的灯笼,他灵感突发,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赏梅诗:“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只疑梅枝燃,不见灯花落。”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想象,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文学造诣。

十四岁起,杨慎开始跟随祖父学习易经,深入探究古代智慧的奥秘。随后几年,他在京师继续读书求学,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与修养。正德二年(1509年),年仅二十岁的杨慎与弟弟杨惇一同回到成都,准备参加乡试。八月,兄弟俩不负众望,同时中举,为家族赢得了荣誉与骄傲。

杨慎以卓越的才华在乡试中一举夺魁,荣获解元之称,这不仅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晶,更是家族荣耀的体现。面对儿子的杰出成就,杨廷和深感欣慰,同时也意识到是时候为杨慎考虑婚事了。他心中那份对王家深厚的情谊与承诺,让他想起了多年前与王鉴家订下的娃娃亲。尽管岁月流转,王溥已逝,王妍母女远在平武过着简朴的生活,但杨廷和坚信,承诺重于泰山,不可轻言放弃。

于是,杨廷和决定亲自带着杨慎前往龙州提亲,以实际行动彰显自己的重情重义与一诺千金的品质。从繁华的成都到偏远的平武,路途遥远且艰辛,一般需要十二天的脚程。然而,杨家父子的决心与诚意却如同璀璨的阳光,穿透了路途的阴霾,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当他们终于抵达龙州,王妍母女被这份突如其来的深情厚意深深打动。王母看到杨家父子不远千里而来,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欣然同意了这门婚事,并决定三日后让女儿随杨公子前往新都完婚。

婚后,王妍成为了杨慎的贤内助,陪伴着他踏上了回京准备会试和殿试的征途。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开玩笑。在至关重要的殿试中,杨慎的试卷不幸遭遇了意外——考官在阅卷时,试卷不慎被烛火烧了一个小洞,导致这份凝聚了他无数心血与才华的答卷无法呈现在皇帝面前。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杨慎失去了金榜题名的宝贵机会,但他并未因此沉沦或放弃。

相反,杨慎以更加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继续磨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三年后,正德六年(1511年),他再次踏上殿试的考场,凭借着深厚的学识、敏锐的才思和卓越的表现,终于高中辛未科状元,时年二十四岁。这一刻,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肯定,更是对他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精神的最高赞誉。而这一切的成就背后,也离不开王妍的默默支持与陪伴。两人的爱情故事,也因此而更加动人心弦。

正德八年(1513年),秋风萧瑟,杨慎的家中迎来了一场悲痛的离别——继母喻夫人病逝。在这个沉重的时刻,升庵与夫人王妍一同护送喻夫人的灵柩返回新都,以表孝心与敬意。在丁忧期间,杨慎决定携夫人回龙州省亲,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家族亲情的珍视。

龙州,这个承载着杨慎童年记忆的地方,再次迎来了它的荣耀之子——状元公杨慎。时任土司佥事的王枋,得知杨慎归来,心中大喜,他深知杨慎的才情与地位,便诚恳地请求杨状元为报恩寺题写匾额。这不仅仅是对寺庙的一种荣耀,更是对大明皇帝敕谕恩准修建报恩寺的崇敬,同时也体现了宣抚司土官与钦点状元之间深厚的姻亲关系。

杨慎欣然应允,他深知此事的重大意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凝神静气,运笔如飞,一气呵成地写下了“敕修报恩寺”五个浑厚端正的楷体大字。这五个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祝福,为龙州报恩寺增添了无尽的光彩与庄严。

此后,杨慎与王夫人便长住京师,共同度过了十一年的时光。这十一年里,他们相濡以沫,共同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王夫人为杨慎生下了一子,小名耕耕,然而天不遂人愿,小耕耕不幸夭折,给这对夫妇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未击垮他们,他们依旧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这对才子佳人。在杨慎三十二岁那年,王夫人因病离世,留下了无尽的思念与哀伤。杨慎将王夫人葬于新都喻夫人墓旁,希望她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相互陪伴,不再孤单。

王夫人的离世对杨慎打击甚大,但他并未因此沉沦。相反,他将悲痛化为力量,更加专注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与著作。而那块“敕修报恩寺”的匾额,也成为了杨慎与王夫人之间永恒的爱情见证,流传千古。

的确,杨状元与平武报恩寺之间的故事,以及“敕修报恩寺”匾额的由来,是一段充满情感与传奇色彩的历史佳话。它不仅见证了杨慎个人的才华与成就,也反映了明朝时期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变迁。而今,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不禁为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所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