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作不慌》:立
我不是任何人的老板,我是我自己的老板;
我不当任何人的下属,我是我自己的下属。
1.不为白痴工作
多年以前,我已经把当老板和听老板话这两件事想得很清楚。我不是任何人的老板,我是我自己的老板;我不当任何人的下属,我是我自己的下属。
有鉴于此,“我的老板是白痴”这个说法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你是你自己的老板。自己管理好自己,为自己的工作与前程负责。如果自己管不好自己,那么没有人可以帮你。
从某种意义来说,没有人可以真正成为其他人的老板,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或是管住其他人。换句话说,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的管理层。
我是我自己唯一的下属,意味着我必须提携、关怀、督促、勉励自己,对自己全权负责。工作不顺利,给自己讲个笑话;提案通过,和自己喝杯小酒;在满足外界的种种要求之后,想想为自己做点事情;在听完指令后,停下来静心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
进一步这样想:想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知识,也要让别人从自己身上获得启迪;希望别人听自己发言,也要让自己的表达言之有物;期望身边的人与你和解,首先自己跟自己和解。
事关自己,兹事体大。你是你自己的老板,你是你自己的下属。
2.在哪里不重要,跟谁在一起最重要
有一件事与爱情相似,那就是上班。上班和爱情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在哪里不重要,跟谁在一起最重要。
每一天,我们将生命的最佳状态用在班上。人生仅有的黄金岁月我们都用来上班了。所以,请尽量找到与你契合的人和你一起工作。
跟情人在一起,茅屋也是天堂。考虑附加条件的人,不懂得爱情。他(她)们会为金钱、地位而追求、维系或放弃一段爱情,这些人是没有想清楚,或者是想得太过清楚。
一家公司有多大,办公地点有多好,大老板是谁都不重要,只要按时发工资,跟谁在一起才最重要。
作为主管,我庆幸可以选择跟谁一起工作。我挑人,挑和我一起工作的人。跟合拍的人一起工作,令人感到愉悦,愉悦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许碰巧还会延长寿命。
以前上班时,对来面试的人,我会暗自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会不会跟眼前这个人下班去喝杯咖啡,或者坐下来聊聊天?如果会,我会聘。这个奇怪的问题,帮我聘了不少优秀的人。
今天我与他们不再一起工作,可是仍会见面聊天,不喝咖啡喝杯酒。
3.被抽的陀螺
我打电话到银行,接电话的是工号1234。我就想:为什么她是一串号码?她是谁?难道她没有名字吗?
第一天上班,1234就被赋予了这串数字代号。打电话咨询的没有一个人知道她到底叫什么,更没有人会在意她真实的名字不见了。至于上了许多年班的我,会不会像1234那样,一上班就丢失了真实的名字?电影《千与千寻》中的那个小女孩不就在工作合同上签了“荻野千寻”后,自己名字中的三个字蓦然消失,只剩一个“千”字吗?
名字的消失会不会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必须经历的成人礼?剥夺真实的名字是不是每份劳务契约的默认设置?当所有人都称呼她1234时,她真实的名字便渐渐隐去了,而电影中的“千”也在热火朝天的工作中忘掉了自己的原名。人人“小千、小千”地叫,规矩也是这样定的,一旦工作,真名将被剥夺。
故而,1234忘记了本来的自己,以亲切诚恳的语调反复说:“我是工号1234,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正如电影中小千在她工作的油屋彻夜劳动,擦地板、放热水,毕恭毕敬地给腐烂神洗澡,为贵宾服务。而我所经历的也跟她相同,在社会既定的规章制度下努力工作,最终在排山倒海的文件后面,自我如同远处模糊不清的字符渐渐消失,被职务和大家公认的企业名字遮蔽。
如果社会让我们忘记,那么请我们想起,我们要想方设法想起自己到底是谁,要不然我们只能对这一切俯首帖耳、唯命是听,变成一个被人抽着转动的陀螺,在疯狂的旋转中,彻底忘却本我的存在。
“发生的事是不会忘记的,只是一时想不起来而已。”这是电影中钱婆婆的台词。“千”最终想起了自己是“千寻”,但愿你也牢牢记住自己本来是谁。
4.理想的报酬
网友翠花留言:做事如何无怨言?
亲爱的网友翠花:
见字如面。人非圣贤,谁无怨言。于我来讲,减少工作中的怨言只有一个方法:得到的报酬大于付出。
做事的报酬有两种:一种是金钱,另一种不是金钱。我是一个比较贪心的人,我一直要求做事的报酬超越金钱;换言之,我要求回报除了金钱还有其他。
过去我有一个坏习惯,公司里的文案在写东西时,我总爱拉把椅子坐在人家边上蹭着写上几笔。这样做虽然有些失礼,可是我暗中得到了丰厚的报酬:我获得了写字的乐趣。对我来说,这份乐趣比金钱大。乐趣是真正的报酬,金钱则是副产品。为乐趣而做事情,怨自何来?
我喜欢文字,我从文字里找到存在的意义。读书让我攻克精神上的贫困,写东西帮助我重新组装自己。有机会写已经是报酬,而当人们附加给我金钱的时候,我犹如得了双薪。
我心怀感激,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5.错位与工作
我的工作状态相当简单:工作时工作。我的非工作状态同样简单:休息时休息。
工作时工作,工作时不去做跟工作无关的事,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休息时休息,休息时不再想工作的事情,这是爱护自己的身体。
以前我在广告公司上班,经常有机会与制片合作。不少制片经常出现错位工作的状态:准备甲片的时候不停联系乙片的事情;正在监督乙片拍摄的时候又去忙着安排丙片的流程;处理丙片的时候又跑去网购,不停地处理无关紧要的琐事。最后甲客户为乙客户买了单,乙客户为丙客户结了账,丙客户白付了制片的监督费。这些制片不断错位,对眼下的事情永远做不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上班时间老在惦记家里的事,下了班总在琢磨公司的事。上班做下班的事,下班了心里还在上班,上下班混在一起,结果什么事都弄得七零八落。
也有人喜欢把下午的班当成早上的班,用晚上填补第二天上午的班。该上班的时间在睡觉,该睡觉的时候去上班。如果当事人管点事,他的手下永远在茫然地等候领导睡醒来上班,大家只好没完没了地加班。这种情况叫“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更有一些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够专业,却喜欢越界。例如,广告公司的美术不懂美术却爱掺和文案,文案搞不定文案却去管理新人,管理层不善于管理,转而去耍手段。
坐在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工作时间,百分之百兢兢业业。
6.一头被无情制度肢解的猪
我曾觉得自己是一头猪,被无情的制度肢解。
广告公司有一种工时百分比制度:将个人的工作时间分割,如百分之二十给甲客户,百分之三十服务乙客户,百分之五属于丙客户,百分之四十分配给丁客户。每位创意人员将一周实际的工时填上,由财务与业务人员按工时核算成本,计算每个客户的损益盈亏,同时监督员工的投入产出。
我常为这制度与业务部的同事翻脸。我发现许多业务部的主管不地道,把创意同事的工时百分比压低,为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业绩。低估的数字导致员工实际投入了百分之五十的工作项目被降为百分之三十,为了符合每人必须填满百分之百工时的要求,员工只好被迫超负荷工作。
人不是机械,不应该被量化;劳动被迫按小时出售,创意人员犹如变成了小时工。人类如此对待同类是不道德的。正如马克·吐温所言:“人类是所有生灵中令我真正感到无比恐惧的动物。”
当年我在公司上班,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没有进一步思考这个现象。如今渐渐明白,这一切是为了“经济增长”——当下全球发展的第一要义。
从事广告工作的我,对“经济增长”推波助澜,本已难辞其咎,更不应迁怒于人。要实现经济增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是必然的。业务没有增长,员工便不能涨工资;工资不提高,人们便不会有更强的购买力;购买力下降,经济便停滞不前。公司的财务没有达标,旅游奖励将被取消,年底的奖金会泡汤,更谈不上分红,搞不好降薪裁员,甚至公司倒闭,一散了之。
经济增长是硬道理。世界上大道理管着小道理,其他一切都要让位。经济必须增长,以致人必然被量化。为了计算成本,人的劳动按小时定价便也顺理成章,哪怕今天世界上因肥胖而死的人远比闹饥荒而殁的人多;养猪场通过各种手段令猪长得更快;屠宰厂使用电击提高屠宰效率。我们呼吸的雾霾、吃下去的农药和化肥、喝进去的重金属,也成了经济增长的代价之一。
我们每个人既是制造者,又是受害者,没有人是无辜的。以上种种,世上无人能解。想想是伤痛,再想是无望。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7.这块寿司,快长毛了
每天坐在同一个工位。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好不容易到了星期六,休假这家伙还在沙发上赖着,幽灵一般的星期一已在迫切叩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去打杯水,回到座位便过了三年五年。电梯每次到达公司楼层时都往下轻微一颠,犹豫一下后才肯开门。右拐是公司大门,左转是女洗手间。洗手间的空气中混杂着洁厕精的呛味、女人身体的气味、洗手液的香精味,这味道像熏肉的百年老汤,令人回味。洗手间纸篓里那一叠厚厚的没有用过的手纸,和昨天见过的那一叠毫无分别。
昨天开完会去洗手间,她在我前面;今天没开会去洗手间,她同样在我前面。为什么不用一次性马桶垫纸,而非要浪费这许多手纸。连续两天与这人前后脚进同一个洗手间,今天的日子好像昨天经历过。
我洗洗手,又回到那个座位,按下键盘的回车键。
就这样,我在循环中无意识地返回。天天在电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块寿司在循环的输送带上回转:黯淡无光不新鲜,连我自己都嗅到一股腐朽的味道。
有一天,我问自己:“凭什么?”然后,我选择逃离。我没有跟任何人说我辞职的真正理由。我不可能在辞职信上写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块回转寿司,而且快长毛了。
离职后我不再坐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星期一我在咖啡店,星期二在床上,星期三将电脑充好电,一个人骑车到屋后的一处空地发想。有一天我正在空地写广告,遇到一个人带着一只羊在遛弯。
我觉得这就对了,在工作时间遇到有人在遛羊,这就是我要的生活。别人告诉我,你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因为人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自在一点。听到这话,我又感到无比消沉。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喜欢用时间安置人生?人们为什么那么相信365天代表一岁?25岁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30岁要结婚,35岁前有了孩子基本上人生便趋于完美……因循着一条无形的线碌碌而行,每一个时间点都有待办事项,把清单打完钩,便行将就木。
我逃离了办公现场,却逃不出这可笑的世界。听说有人打算逃去火星,我怕路费不够,只好继续回转。
我,是一块寿司。
8.吞噬光阴的工作群
一个工作群,相当于一个吞噬光阴的巨人。他吃掉了我们吃饭的时间。我们工作,是为了吃饭;有了工作,吃饭却成了问题。
每一双不同眼睛的下面,原来伴随着一张不同的嘴巴。如今,每一双不同眼睛的下面,必然有着一个不同的手机,它们组成一个又一个工作群,相当于无数个吞噬光阴的巨兽。
下班了,请打开勿扰模式,邀来一弯新月,抵挡那些反馈、报表和“嗯哈”。告诉对方,事情不太急的话,明天上班再联系;哪怕事情急,大家也要先吃饭,说不定吃完了,事情自然就有了答案。
9.如果世界没有老板
“离婚,就是相互成全。你放我一马,我放你一马的事。”
这是电影《钢的琴》开场的一段警世通言。这部电影带有舞台剧的视觉效果:摄影机水平挪动,人物左右横移,水平而不垂直,平行而没有上下。人物在平行的空间生活,移动在一个没有权力的世界。没有权力,意味着没有高低强弱:上面没有人指点江山,下面不需要人去俯首称臣。
《钢的琴》带给我们一个没有老板的世界。
没有老板的世界是一个平行的世界。个人的脚步在地平线上行走,走着走着,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大伙儿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享受着集体协作的快乐,收获一起劳动的成果。
个人不用讨好上级,无须唯马首是瞻。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安身立命之本:漆工、画图的、车工、运输的,在做钢琴这件事上都有自己的本领,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是别人不可替代的专家。
我离开广告公司成为自由职业者后,一直活在一个没有老板的世界。能够摆脱老板,是基于每一位合作伙伴都具备专业能力,人人独当一面。
没有老板的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你成全我,我成全你;大家相互成全。
10.嫁给工作
我出嫁许多年了。我嫁给了我的工作。也许你和我一样,也有这样的一段婚姻。
人与工作是一种婚姻关系,一种需要投入、经营、付出的关系。不良的婚姻关系极为耗费精力,需要莫大的勇气去面对。它还需要或多或少的牺牲:有的人放弃理想,有的人牺牲个性。在工作中,无数人在不经意间舍弃了耿直的天性而变得唯唯诺诺,失去少时的真挚而改为油腔滑调;也有人埋葬了热爱自然的本性,不得已天天与人周旋酬对。
婚姻恍如一面镜子,镜中人往往被日常的琐事消耗得面容憔悴,生活的担子压得人扭曲变形,原来那个满怀理想、良善正直的人不知不觉间便走了样,看不见昔日的神采。
工作的要义,就在直面镜中人与镜前的自己的差异,真诚地与镜中人展开对话。
当我们意识到镜中的自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须以圆融之心与己相见,鼓励、提醒镜中人,不要丢弃原来淳朴良善的本性。
美好的婚姻关系能帮助对方成为更优秀的人。你是自己一生中最可靠的伴侣,请真诚相待。
11.很多事情很基本
许多时候我们的困惑源于行动在先,思考在后,忽视了事情的基本原则与规律。
一
书是用来看的,不是摆着放的。要看的书才买,买了的书要看。同理,要穿的鞋才拍,拍了的鞋要穿。进一步推而广之应用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上,就是越买越少,只买必要。好东西不需要“多”。太阳,只有一个。
二
事情不要随便做,要问清楚为什么要做。动机不明的事情不要做。明白了做事情的动机,你便会知道该往哪里去。知道了目的地,前面自然有路,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会到达。
出发前必须清楚目的地是否就是你要到的地方。动机不明,会走冤枉路。动机含糊却采取了行动,犹如到达后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出发。
三
不要期望自己成为别人。别人已经成为别人,所以,你只能当你自己。橱窗中是一个模特,广告里是另一个模特,不要理会他们更高、更强、更好看;不要被骗,他们是他们,与你无关。
四
事情的发展和结果往往与事情本身无关。不少事情理应可以做得更好,只是欲望与金钱常常出来捣乱,又屡屡得手。无论情况如何,尽全力将事情做好。放下你控制不了的事情。
五
假如你希望从工作中获得快乐,明智的选择是所做的事不需要听命于人。如果你无法改变现状,那么你必须寻找工作以外的领域。每天必须留点时间给自己,构筑自己的天地。
六
身边多少事,都是ABC。A是事情本身,B是你对事情的想法,C是你对事情的反应。如欲平静与安宁,请将事情回归到A。
七
无论喜怒哀乐,只要活着,你的呼吸就不会离开你。
感到有压力、情绪难自控时,请回到你降临世间的那一刻——闭目深呼吸。回到起点,觉知当下,了然清晰。妙极。
12.广告是广告,音乐是音乐
我坚持广告是广告,音乐是音乐。音乐应该保持自己的品性,不要因为广告而变成将就的快餐。
周晋进是一位作曲家兼歌手。有一天如果世界没有广告,我知道他一定还在哼哼唱唱,自得其乐。我喜欢和他一起工作,因为他对音乐真心诚意。我享受与录音棚里的莱蒙一起混音,因为他用心灵来处理声音。
大家可能觉得我奇怪。我一直希望在商业世界里实现自我价值。
很难。因为难,所以才有意思。
我跟周晋进聊天,聊到财富不是我们占有多少东西,而是我们是否拥有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不管我们今天占有的财物有多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自己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还是一贫如洗。”这是卢梭的话。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精神上的穷光蛋,我在工作中一直希望追求精神富足。在商业世界,这很难实现。我只好退一步思考,要求自己的工作必须对得起自己的专业。这是基本的要求,更是我的职业操守。
有一天如果世界没有广告,我一样读书写字,还会请周晋进过来,唱一首他喜爱的歌。
13.快乐地工作
我家小区游乐场有位保洁阿姨,天天骑着一辆永久自行车来上班。每天早上,我都会见她拿着水桶和毛巾,变着花样工作。今天先擦滑梯,明天先抹秋千,后天早上先清洁长椅,一边干一边哼着歌。
让工作变得快乐是事业顺利的秘诀,而快乐工作的要领在于“从无趣中挖掘乐趣”。
保洁阿姨令重复的劳动产生新鲜感,使工作多出原来没有的乐趣。这就像花式馒头将白馒头变为小白兔、花儿和金鱼,馒头告别了平淡无奇的老样子,长得新奇有趣,做馒头的高兴,吃馒头的也欢喜。
工作的乐趣要自己找,寻找乐趣是主动的个人行为。
近几个月我在修改过去写的文稿,天天写,日日改。保洁阿姨每天早上八点到游乐场做清洁,我则每天清晨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写稿,在自律中变着花样处理文稿,今天写工作方面的,明天写有关生活感悟的,乐在其中。哪怕有几天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也不改变既定的计划,做好承诺自己的事。
我想,阻碍我们工作的往往是我们对工作的看法。看法驱使一个人的行动,行动积累后产生结果。假如我们认为工作本身无聊无趣,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心生厌倦,提不起劲来,时间长了便会缺乏动力,举步维艰,甚至难以为继。
厌倦使我们呆滞与麻木,渐渐感到沉重;乐趣驱使我们不断向前,轻松快乐地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水平自会提高,并从提升中获得更多正面的反馈,形成良性循环。
从刻板的工作中找到乐趣至为关键。谁懂得找乐,谁快乐,谁能快乐工作,谁就能有更好的收获。
14.消失的上下级
亲爱的网友M君:
来信提及你的上级要求下属尊重他,他却特别不尊重下属,你觉得跟着这样的老板没意思,过得有点消沉。
我想了想,感到今天的工作关系虽然等级分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没上没下。过往,上级是高高在上不带耳朵的一张嘴,下属是闭上嘴巴剩下两只耳朵的一个人。上级因为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成为供给者,下属由于技不如人而变作知识与技能的需求者。
上下级的关系是由知识与技能的供求关系组成的。我入行做广告后,与上级的关系即是如此。上级的知识比我丰富,技能比我高,授业于我;我需要从对方身上学艺,有求于他,便为下属。
今天不一样了。信息革命让知识与技能的供求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不再由少数人掌握,学问就在你我的手中。廉价的图书,加上网上的资源,只要善用时间,大家都有可能丰富自己。知识虽然成本低,却很有要求。它要求你认真学习,深度思考,细致辨析,这样才能被你获取。
通过反复实践,你所掌握的知识慢慢会成为技能,归你所有,为你所用。技能积累成为经验,经验经过应用和修订又成为宝贵的知识。
今天的竞赛是一场自我提升能力的较量,你与你的上级都处于同一平台上,同时起跑。谁跑赢,谁就赢得尊重。
15.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但也没有让世界改变我
在广告营销行业,桌子底下,诱惑很大。
离开广告公司之后,我一直胆战心惊,因为我的桌子底下空无一物。朋友跟我说,你不给“这个”,人家怎会给你“那个”?我喜欢把事情放在桌面上,加上过去的一些经历,从业多年,办公室窗明几净,桌子底下除了一双脚,还有一双鞋。
这一切,与奥美有关。我在香港奥美当初级文案的时候,英国大老板哈里·里德(Harry Reid)先生常常拿着一支雪茄,背着手巡视员工的办公桌。看到桌子凌乱的人便说道:“桌子乱,脑子乱。”我在旁边目睹,诚惶诚恐,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桌面连桌底收拾得一干二净。
我在桌面上放了一本大卫·奥格威的红宝书,里面有以下这段话:要忠于自己的论点,对客户忠诚,对供应商廉洁,对公司诚笃,而最重要的,是对消费者诚实。
时至今日,言犹在耳。套一句俗话说:“我没有能力改变世界,但也没有让世界改变我。”庆幸身边还有许多在桌面上做事的人,让我在桌面上好好工作,桌子底下,空空如也。
16.卡住文案的几个问题
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有关广告文案的问题,其中一位读者提及自己40岁有余,想进入广告文案圈,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望得到一些建议。
我认为每个人的生命时钟节奏不一样:有的人365天为一岁,有的人730天为一年;按365天为一年的40岁,依730天来算才刚20岁。40岁初学文案似乎年龄偏大,40岁当上总统却又显年轻。掌握自己的内心年龄至关重要,至于出生年月日,更多是在填写表格时有效。
你提到的“想进入广告文案圈,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投入事业而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件美妙的事,只可惜广告创意的本质是代广告主说话,最终的决策权不在自己,而是由甲方的商业决策或个人喜好拍板。除非你感到卖东西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在工作中能够完全实现自己的想法,不然的话,通过当广告文案来实现自我价值相当困难,至今我都没有做到。
另一读者问道:“如何从文案变成创意总监?”
我越发觉得,吸引人们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职务所带来的荣誉与权力。有些人以为创意总监等同于“总是在监督”,只需手下完成工作,点评一下即可。渐渐地,不少创意总监将创造性的工作变成了天天跟别人周旋与复述手下的想法。当创意总监的原点是创意,而不是总监,请先把文案或美术的专业做好。
又一读者说他目前的工作是替客户写微信公众号文章,被别人批评不是文案,感到十分受挫,问如何成为一名高级文案。
我以为替广告主撰文推广商品的人都应被称为文案。作家的基本动作是写作,画家的基本动作是画画。只喜欢当作家而不热爱写作,只梦想做画家而不习画,是自欺欺人。我现在每周为一家公益企业写微信公众号的推广短文,获益良多。我不知道自己是初级文案还是高级文案,我从来不在乎这些,不需要别人为自己下定义。
把事情做好,一切慢慢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