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芳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不够格

“我知你来意,哭竹生笋之事,你孝名远扬,可家族地位不足,出身不够光彩,便想要来我这。”

随卢植入室,温隐商恭恭敬敬的站着。

卢植跪坐下,却说出一番直接的话来。

“谢卢师体谅。”

温隐商愣了一下,紧接着谢恩。

这种把戏是世家大族爱玩的。

卢植的家世不算一等一,但也算世家大族。

看透了理所当然。

但他看透了还愿意带他入室,说明是不在乎他这点小心思的。

只是并没有说要收温隐商为弟子。

温隐商每三天去卢公府里一次,每次都是温隐商自己朗读没有句读的晦涩文章,然后给卢植解释温隐商所理解的意思。

然后卢植再做点评。

时间一久,卢植对温隐商的天赋也是越来越惊异和感叹。

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温隐商已经将一本《汉书》读完了,而《左氏春秋》也已经读了一半。

在这段时间里,卢植也渐渐发现,温隐商在政治上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天赋的。

很多时候,温隐商都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出一个人的善恶。

这一点,是卢植事先没有料到的。

对此,卢植也不禁感叹,这大概就是天赋使然。

虽然温隐商自认为在卢植的指导下表现得还算不错,但卢植却始终不曾松口,收温隐商做弟子。

温隐商也不敢多问,只能继续埋头苦读。

就在这时,朝廷忽然传来召令,任命卢植为九江太守,带兵前往平定九江郡贼人作乱。

卢植一准备走,缑氏山进修学习班也彻底名存实亡。

公孙瓒找到温隐商,问道:“卢公南下九江的事情已经定下,你日后有何打算?”

温隐商沉吟片刻,说道:“温隐商打算跟随卢公一起上战场,护卫卢公左右。”

“你……”公孙瓒吃了一惊,“你还真铁了心拜卢公为师?”

“是的。”

“你……你是在妄想!”公孙瓒摇头,“卢公是什么身份,岂会收你做弟子?能够让你入室听课已然是殊荣。”

“不试试怎么知道?”温隐商反问道。

公孙瓒顿时语塞,良久才叹了口气,拍拍温隐商的肩膀,说道:“罢了罢了,你既然主意已定,我便不拦你了,你……好自为之。”

“谢公孙兄。”

与公孙瓒分别后,温隐商便径直来到卢植府邸。

他知道公孙瓒为什么来问他的去向,无非就是想要招揽他罢了。

就如同刘备一般。

刘备自幼家道中落,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织席贩履维持生计。后来,他得到族人刘元起的资助,得以拜在卢植门下求学,在此结识了公孙瓒。公孙瓒出身贵族家庭,但因母亲出身低微,起初只能担任书佐这样的小官。相似的经历让两人惺惺相惜,感情日益深厚,刘备以兄事公孙瓒。

后来,公孙瓒举孝廉入仕,凭借在对鲜卑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得以提拔为涿县的县。他的军事才能出色,在北方边境讨平叛乱和抵御乌丸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不断立下赫赫战功,职务也不断提升,封侯拜将,手下的白马义从更是成为天下闻名的精锐。

而刘备的创业经历则颇为坎坷。他虽自诩为汉室宗亲,但缺乏有力的靠山,也未得到大部分士族的支持,事业一直不温不火。刘备好不容易获得高唐县作为自己主政之地,却遭遇盗贼攻打。由于兵力不足,难以抵御盗贼的猛烈攻势,高唐县最终被攻破,刘备无奈之下只得逃亡。无家可归的他选择投奔公孙瓒。

公孙瓒见到老朋友来投靠,十分高兴,向朝廷上表,表奏刘备为别部司马。别部司马这一官职虽然不算太高,但让刘备有了一定的军事指挥权。之后,刘备跟随青州刺史田楷一起防御袁绍,在此期间作战有了一些功劳。公孙瓒便推荐刘备为平原县令。平原县在当时也算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地方,刘备担任平原县令后,开始招募军队,组建了一千多人的队伍,并收编了一批乌丸胡人和几千逃难百姓。凭借这些资源,刘备有了发展自己势力的基础。

在这段时间里,刘备在公孙瓒的庇护下,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官职不断提升,也有了一定的军事发展空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与公孙瓒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刘备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想要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霸业,与公孙瓒的军阀割据理念格格不入。最终,刘备选择离开公孙瓒,前往徐州发展。

这也为他后来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奠定了基础

“卢公,温隐商求见。”温隐商站在门口,朗声喊道。

“进来。”卢植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温隐商推门进去,只见卢植正端坐堂上,翻阅着一册书卷。

这临行前看的书,显然不是什么闲书,是为了到时候做准备。

“温隐商,你找老夫有何事?”卢植放下书卷,问道。

“卢公,听闻您即将南下九江?”

“不错。”

“温隐商愿跟随卢公一同南下,参与此次作战。”

........

.......

真的没办法。

就温隐商个人而言,他是不喜欢打仗的。

天下兴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想在这种世道活下来太难了。

阶级的台阶太高了。

就他所知爬的最快的,还是何进。

可何进爬的高,依旧要巴结世家大族。

而且也是因为打仗。

黄巾起义,朝廷逐渐征讨大军。皇甫嵩的名望还不足以挑起大梁,在这种情况下,汉灵帝干脆另辟蹊径,让毫无带兵经验的何进来挂帅。

当年,汉灵帝的老师杨赐给天子讲学,地点是华光殿,当时在场听讲的除汉灵帝外还有一个人,就是这个何进,他也是杨老师的学生,是汉灵帝的同学。

除此之外,何进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何皇后的哥哥,这是他能进入华光殿听课的原因。

何皇后是荆州刺史部南阳郡人,出身于一个屠户家庭(家本屠者)。杀猪属个体经营,吃饭靠手艺,挣钱凭本事,说不上光明磊落但至少劳动光荣。

不过,这是现在的看法。

在那个时代,商人和个体经营者的地位十分低下,在人们普遍的轻视和国家“重农抑商”的政策下,他们总体上没有地位。比如秦代,商人可以积累大量财富,但法律却禁止他们穿戴丝绸衣物、乘坐华丽的车驾,所以商人虽然富贵却一点儿都不风光(虽富无所芳华)。到汉代,商人依然不能做官,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购买田地,而且需要向政府申报财产,交纳财产税,如果申报不实被人揭发,全部财产就要被没收,还要被罚戍边1年。

手工业者的地位还不如商人,被视为“贱民”,与商人一样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完整的国民资格。这样的家庭出身,别说当贵人、皇后,就是被选进宫,都算是奇迹。

每年八月,朝廷都会派出采选小组赴有关地区采选宫女,采选小组由宦官、地方官员和相面的术士组成,候选者的年龄介于13岁到20岁之间,标准是姿色美好、相貌端正、家庭出身好。

何氏家庭出身不好,但她有自己的长处:长得漂亮。

史书说何氏个子高挑,身高七尺一寸。汉代一尺约合今23.5厘米,七尺一寸约合1.67米,这样的个头打排球勉强、打篮球有些矮,但当模特是够了,古人的平均身高普遍低于现在,可能与营养状况有关吧。

当然,靠这些不够,为了顺利入宫,还得有其他手段。

后宫寂寞而冷酷,有些人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宫受罪,他们不惜贿赂负责采选的人让自家孩子落选;而另一些人却一心想进宫,幻想从此改变命运,为自己和家族博出另一种人生。

屠户出身的何氏属于后一种。那一年她的运气特别好,负责采选的宦官名叫郭胜,也是南阳郡人,是老乡。何家人拿出钱来打点了郭胜,让他帮忙说话(后家以金帛赂遗主者以求入也)。

何氏最后顺利入宫,一开始并不是贵人,可能是地位较低的采女之类,她的命运再次出现转机,是在她给汉灵帝生下一个儿子后。

后宫佳丽如云,汉灵帝却一直没有子嗣,想到前任汉桓帝刘志就是因为没有儿子才不得不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汉灵帝常为此发愁。何氏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生育能力也远超后宫里的其他女人,她生的儿子是汉灵帝的长子,取名刘辩何氏一跃成为贵人。

后宫里不缺大家闺秀、名门千金,缺的是会说话、能来事、跟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的市井女子,这又是何贵人的另一项特长。

通过观察,何贵人发现,要保住地位,姿色靠不住,儿子也未必管用,能保她圣宠在握、家族永固的只有宦官。为了获得宦官们的力挺,何贵人果断地把亲妹妹嫁给了宦官首领张让的儿子。

宦官没有后人,这个儿子是张让的养子。

何贵人通过联姻让自己变成了张让的晚辈,找到了靠山。

出身微贱、会来事、长得漂亮,又是自己人,在张让等宦官眼里没有谁比何贵人更适合当皇后了。

有张让帮忙说话,何贵人成了新皇后。

自从妹妹进宫得宠,原来不名一文的何进也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在禁卫军中担任了武官,后来下派到豫州刺史部颍川郡当太守。没多久,因为妹妹被册立为皇后,何进改任河南尹。洛阳是个县,长官是洛阳令,洛阳令的上级就是河南尹,管辖洛阳周边几个县,再往上归司隶校尉管。河南尹虽然相当于郡太守,但权力和影响更大,被称为天下第一太守。

河南尹的品秩只有2000石,大将军的品秩则是万石,由河南尹直接跳升为大将军,一步迈过了好几个台阶。

同时,也一步迈进了帝国的核心权力层。

现在,汉灵帝选择何进担任大将军,何皇后的作用当然是首要的,作为何进的老师,太尉杨赐也有相当重要的建议权。按照三公的分工,主管军事事务是太尉的职责,对于提拔自己的学生担任大将军,杨老师按说是不会反对的。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大将军这个职位天生就是为何进准备的,除了他,目前没有人够格,也没有人敢去当。

说起来有些夸张,但这是事实,还要从大将军一职的特殊性说起。大将军位高权重,手里握着天下的兵权,必要时可以和天子分庭抗礼,所以这个职务很敏感,也不常设。

如果需要设立这样一个职务,通常都是外戚来担任,作为天子的一家人,军权在外戚手里还是放心的。从另外一面说,外戚如果想控制朝廷,不担任这个职务也无法做到,之前的梁冀、窦武皆如此。不是外戚的权臣如果谋求大将军一职,等于告诉世人你想谋反,所以汉灵帝让何进担任大将军,大家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

何进的指挥部设立在洛阳城内的都亭,他同时兼任讨伐兵团的司令。

汉末三国出现了一大批都亭侯,亭侯以上的爵位一般都有对应食邑,按照这个原则都亭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属于乡下面的行政建制。但是,都亭如果在洛阳,类似于洛阳的一个街道办事处或者居民委员会,那么它不可能是众多都亭侯的共有食邑。

其实,都亭也大量出现在洛阳以外的其他很多地方,看来都亭应该是城市里普遍都有的一个地方,亭的本意是驿舍,都亭或者是类似于政府开办的宾馆、招待所之类的地方。按这样的理解,何进的司令部应该临时设在朝廷开办的洛阳宾馆。

讨伐兵团总兵力五万人,由三支人马组成,分别由新任命的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儁,同“俊”)指挥。

当时黄巾军的主力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张角的家乡冀州刺史部,一个是何进刚刚卸了职的豫州刺史部颍川郡。讨伐兵团下属的三支人马分别讨伐这里的黄巾军:卢植一路负责讨伐冀州刺史部的张角,皇甫嵩、朱儁两路人马负责讨伐豫州刺史部的黄巾军,重点是颍川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