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下那个村
从长沙出发,四个多小时后,我们乘坐的车子便到达了莽山脚下。正要上山时,车子突然离开大道,拐上了一条小路。陪同的朋友告诉我们,这山下有一个古村,值得带大家去看看。
很快,我们的车子就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
大家走下车来,只见不远处,一幢幢古香古色、青砖黛瓦的房屋密密麻麻地映现在眼前。村舍之多,村庄之大,俨然是一座城。
细细观察,村庄后面的那座山,树木青翠,气势恢宏。有如此雄伟的山立后,这个村庄更显气派。而村前,有两口水面很宽的水塘。水塘上一团团睡莲浮动,眼下正是睡莲开花的季节。每团莲叶丛里,开出无数朵黄色的、紫色的花儿来,惹人眼目。有如此秀美的水塘伴前,村庄越发靓丽。
我们踏着一条整洁的村道,走到村口一幢古朴的建筑前,这是陈氏宗祠。宗祠神龛上,供奉着两尊泥塑,主人介绍说,他们是这个村庄的开宗太祖、太婆。
最先到这里建村筑寨的,是明代一个千户官职的陈姓人士。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千户陈闻中奉旨率子弟兵从茶陵卫赴笆篱堡清剿西、莽二山强寇。因剿寇有功,后被朝廷加封为“建威将军”。平寇后,他就落户此地垦田而居,最早修建了“雍睦堂”。这位“建威将军”将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巧妙地运用到了建村筑寨上。整个村庄,俨似军营。结构精巧、紧凑,数十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把两百多幢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一幢幢房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成一团,防盗防匪,考虑周全。村巷十横六纵,整齐有序。村内建有碉堡五座,围墙数千米,碉堡、巷道、民居,都设有瞭望孔、射击口、栅门。两百多幢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青砖黛瓦,多天井、抱厅屋。几乎每幢房屋的门楣、厅堂、天井处,都嵌刻有匾、联、诗、格言,文化气息浓郁。
自陈氏一族在此开枝散叶以来,这两百多幢房屋里,居住着陈氏近三千后人。
穿行在连接两百多幢明清时期修建的一条条青石板村巷里,仿佛是行走在历史的通道中。六百多年来,这个家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没有分散,靠的就是这个家族的“忠厚传家,乐善好施”的“乐善”家风,和尚武、重文、崇德、勤耕的家族传统。它像一个无形的箍,把一代一代的陈氏后人紧紧地箍在一起。
这就是这个家族六百多年来形成的家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自然也是一个家族的灵魂。每年祭祖的时候,全村人都自觉地聚集到陈氏宗祠,在外地工作的陈家子孙,也会赶回村里来,拜祭祖先,温习家训。
游走在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村巷里,细细察看一幢幢历尽岁月风霜的古屋,门楣上的匾额、屋檐上的石雕砖刻,无不在诉说这个村庄厚重的历史,无不在彰显这个家族的文化。不时见到一些房屋大门上,挂有某某某故居的牌牌。也许这些人,在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里,在这个泱泱大国中,不一定有很高的地位,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声望,然而,对于陈家,他们是为家族争了荣光的。他们是陈家后人的榜样,一代一代陈家人都不能忘记他们。这也是陈氏家族的一种文化,一种传统。
腊元古村村巷
村巷窄小幽深,无论哪条巷子里,都有一条水沟。水沟里流动着鲜活清冽的山泉水。有这样的泉水流动,整个村庄就有了灵气。看到水沟里泉水流动,这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我旅居的云南大理的白族村寨。那里,也是家家户户门前清泉流啊!
老屋,小巷,匾额,木雕,石刻,巧妙地组合成一座古村。它们历经六百多年风雨,居然仍如此完好,让我们对精心守护世代祖物的一代一代陈家人顿生敬意!
古村里,有好几个陈家祖辈留下来的制作特色食品的场所,摆放着陈家老辈人用过的老物件。看到这些已经远逝了的农村常用的生活、生产用具,勾起来村的年轻游客的好奇,也勾起进村的年老游客的无限乡愁。
在一条小巷里,我们看到有人在制作一种食品。据说那是当年陈闻中率兵来此剿寇时,在行军途中制作给兵俑充饥的干粮:墨碗饼。形似一个盛墨的碗,是一种用糯米粉、花生粉加少许红糖拌匀炒香蒸熟,最后放在一个梨木印模中,拓压成饼的小食品。热情的主人递给我一块。我放进嘴里一尝,真还别有一种味道。我的心不由得猛地一动,这是他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味道啊!此刻,我仿佛在品尝陈家六百多年前的味道……
陈家先辈用智慧建造了这个风格独特的村庄,陈家后人尽心守护祖辈留下的家园,使它历经六百多年风雨仍然完好。陈家人世世代代的这种付出,如今有了可喜的回报。在当下推进乡村振兴、开发乡村旅游中,它带着夺目的光彩,走入人们的视野。它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成为一个AAA级旅游风景区。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自然也是陈氏的后人,这一天,他穿着传统的服装,接待四面八方进村来的游人,自豪地介绍他们村曾经的辉煌……村中的每一条小巷中,老屋的每一个厅堂里,游人如织,场面火爆。
这是一个大村。这个大村在一座大山下。
这是一座小城。这座小城拥有两百多幢明清古建筑。
这个村,这座城,就是宜章的腊元古村。
(2023年5月21日发布美篇,载2024年1月19日《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