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的目光
题记:犹如蝴蝶远望梁山伯与祝英台
谁家里会放陌生人的肖像呢?过去,欧洲普通人家的墙上挂有圣像或神像。但圣像不是陌生人,耶稣、圣徒和圣母都是教徒膜拜的偶像,而希腊神话的花神与美神维纳斯则充当大众的情人。在古代中国,高士图相当于今日墙上的偶像照,仕女图等于是大众意中人,渔樵面目也很抽象,因为代表归隐江湖的理想,不需要一张具体的脸。所以,上列诸种画中人均样式化,都不能算作陌生人。
但我愿意在书房摆上素不相识的《蒙娜丽莎》(图1-2),随时看到她,不为油画的艺术(委拉兹贵支、塞尚才是我的油画家),也不纯然因为她美,单为看美人,不如买几本时尚杂志,或者干脆进电影院,银幕上少不了养眼的花瓶。我常有疑问,《蒙娜丽莎》是人的肖像吗?诚然,她有血有肉,以人类所能有的全部温柔朝我微笑,凝视我。但我从未想起蒙娜丽莎是某一个人,她的微笑有着比温柔还难以识别的表情。
蒙娜丽莎身后的风景分属两个不同空间,左边地平线高,右边地平线低,蒙娜丽莎的视角亦随身后一高一低的风景而变。看左边风景,她是平视,看右边风景,她变为仰视,像高高的纪念碑,她似乎在上升又似乎在下降,她在画的前方,却远离我们,她在变化之中,微茫难辨,神秘莫测,好比范宽《溪山行旅图》的中央高山。我想说,最神似宋代山水画的欧洲绘画,不是风景画,而是人物画,尤其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人物画。蒙娜丽莎目光微微下视,仿佛俯视自己身后的大风景——那不是我们看见的风景,而是蒙娜丽莎、达·芬奇或者上帝(宇宙)看到的风景,蒙娜丽莎的表情也许就是上帝(宇宙)的表情,关于她的种种推测,我倾向自画像一说,达·芬奇包罗万象的心智逼近上帝。
这样的画只能产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彼时,中世纪刚刚过去,所谓人的觉醒才刚刚开始,人间的肖像画犹带圣像画的余绪,《蒙娜丽莎》是由宗教的神性、觉醒的人性、达·芬奇和模特四者共同完成的伟大杰作。达·芬奇是典型的文艺复兴人,集画家、文学家、科学家、工程师于一身,生平绘画以宗教主题最多,他如何调和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面对《蒙娜丽莎》,我曾有此一想:《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自己所创造的一个可以代替上帝的形象。在万物起源与宇宙成毁的问题上,无神论比有神论更神秘更宏伟。
图1-2 达·芬奇 蒙娜丽莎
图1-3 麦积山六朝女侍雕塑
在我十多年前的书桌上,摆着《蒙娜丽莎》和《溪山行旅图》(有时是《寒林雪景图》),因为我觉得它们很像。我常惋惜达·芬奇与范宽不相识,我们比古人有幸,能够同时见到这两幅相隔万里相去五百年的杰作。相对日久,书桌上的《蒙娜丽莎》与《溪山行旅图》(或《寒林雪景图》)在我眼里交相叠印,神秘的微笑成了《溪山行旅图》的表情,《溪山行旅图》成了《蒙娜丽莎》的身姿;《蒙娜丽莎》的目光成了《溪山行旅图》的目光,反之亦然,《溪山行旅图》赋予《蒙娜丽莎》一种山水精神。
2005年春暮,重观麦积山六朝女侍雕塑的图片(图1-3)。我把她当作东方的《蒙娜丽莎》,同时又想起《溪山行旅图》和《寒林雪景图》,四幅图画加起来,就是两座山和两双神秘的目光相互交织。当天夜里动手记下一点感受:
六朝世乱,人的一生竟要遭遇无数朝代,生死倏忽,纵有太平岁月,也很短暂,是时佛事极盛而人间悲苦,女侍微微笑着,那笑有超自然的神秘,渺远,静穆,端然,谦和。再看又觉荒凉,严峻,甚而不安,心有戚戚焉。她生于乱世,身与无常相伴,她好像正看见自己的身世,正因如此,她和她的塑像穿越时光,再现于千载之下。
魏晋六朝造像极严峻又极飘逸,这尊女侍童,严峻之中有一种悲哀而超然的气味,她或许还有高于蒙娜丽莎的地方,因为她广大慈悲,像佛,又毕竟还不是佛,她亦知道自己不是佛,这点更撼我的灵魂。佛已经是佛了,不像她还是人,她们在人间,还得面临无常聚散,与生死成毁相遭遇。她在超然和执着之间,在仙佛与人之间——既觉悟于生死,又一往情深。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给我们一个智者的形象,交织着轻蔑,怜悯,欲望,以及上帝的神情,而六朝女侍给我们的是人的自身庄严,其中藏有佛的慈与悲。达·芬奇的同性恋成全了蒙娜丽莎的超然,他对女人没有肉欲,而女侍的美是汉民族的。
在遇到六朝女侍像的十年前,一天黄昏,我回到卧室,暮色浓重,视线模糊,墙上达·芬奇《圣安娜与圣母子》(图1-4)的身影视之俨然山水画。圣母与圣安娜犹如天(上帝、宇宙)在下视人间的目光透过“山水”笼罩我,仿佛冥冥之物赠予我这一时刻的神秘体验,为我验证往日观看山水画的感受——在五代北宋山水画中,我感到一种天在下视人间的宽容而无为的目光。
在我而言,《溪山行旅图》《寒林雪景图》以及此类全景山水不仅是风景画,更像是肖像画——宇宙的肖像,看五代两宋全景山水画,如同目睹宇宙,同时被宇宙观照。我们以山水的目光凝视自身,山水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山水凝视我们,以比我们人类的目光更深远的目光,山水无视我们,以比我们人类的目光更渊默的目光。与山水对视之际,人和山水相互交换身份,获得太古的目光。
图1-4 达·芬奇 圣安娜与圣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