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饮食抗癌智慧:生了胆道癌,怎么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肥胖:胆囊癌的患病风险升高

肥胖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导致体内脂肪的过度堆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判断肥胖主要有三个指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围、体脂率。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显示,目前我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经超过一半(50.7%),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0%;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也就是说,中国肥胖人数已高居世界第一,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里,超重或肥胖的成年居民人数约为5亿人——甚至超过了整个美国人口!

“全球肥胖”现象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医学家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肥胖患者更易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BMI在35千克/米2以上的肥胖人群平均寿命要比正常体重的人少8年,健康寿命少19年。2019年全国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54.95万,归因于高BMI的心血管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为38.64/10万,11.98%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BMI。

研究表明,BMI的异常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包括胆囊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2014年癌症进展报告》显示,高BMI患者癌症发病率达25%,仅次于烟草。肥胖还会影响肿瘤的生长,与淋巴结转移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人群胆囊癌的患病风险升高20%,肥胖人群胆囊癌的患病风险升高60%。一项荟萃分析发现,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BMI25~29.9千克/米2)人群发生胆囊癌的相对风险为1.10,而肥胖(BMI≥30千克/米2)人群发生胆囊癌的相对风险为1.69。

研究认为,脂肪组织通过多种激素和脂肪因子构成器官间交互网络的中心节点,参与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增殖和凋亡,血管生成、代谢和炎症,并影响肿瘤的微环境。而且,肥胖可干扰脂质和内源性激素代谢,影响胆囊运动,通过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和升高血糖水平来增加胆囊癌、胆管癌的患病率!且高BMI被认为是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也对胆囊癌、胆管癌患者术后预后不利!

BMI与胆囊癌的发生风险相关,BMI每增加5千克/米2,患胆囊癌的风险增加25%,而控制体重可能有助于降低胆囊癌的发生风险,因此对于有家族史的肥胖患者,一定要注意减重减脂!BMI增高会影响胆囊癌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时间,并增加肿瘤转移风险,临床中应重视肥胖对胆囊癌疾病诊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