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宋:从崖山议和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7章 启程

对于东瀛的银矿,赵昺一直念念不忘,当初甚至向忽必烈提过要靠派兵占领东瀛来获取军费。但是按照历史进程来说,忽必烈乃至整个草原朝是没有希望了。

赵昺前世看过一本介绍货币发展的书,依稀记得东瀛的白银要到15世纪中期,也就是明朝中期才得到大规模开发并大量流入华夏。这些白银主要用于购买香料、茶叶、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

那个时候的华夏像个巨大黑洞,吸引着来自美洲、东瀛等地的白银。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叶,全世界流入中国的白银总数在10000吨以上,这占当时世界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若换算成银两,这相当于数亿两。

“不知道现在东瀛人有没有发现石见银矿?”赵昺自言自语道。

他让人找来谢云打听。谢云听完之后一脸茫然,表示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赵昺不放心,又请他多派一些人利用不同渠道去打听东瀛哪里盛产白银。

又一次演讲,又一次送走一批战俘之后,谢云派出去的人陆续回来了。这些人都表示,没打听到东瀛哪里有大规模的银矿。(注1)

而且赵昺还意外得知了一个信息,原来在东瀛和宋的贸易中铜钱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货物。看来到现在为止,东瀛还没有发现银矿,否则不会还要进口铜钱作为货币。

确认了这一消息,赵昺非常兴奋,这简直是老天留给自己的宝藏啊。

接下来该怎么做呢,让谢云想办法买下那片土地?

不行,关于东瀛拥有巨大银矿的信息,自己还没有透露给他,更别说具体位置。现在自己还在起步阶段,并不想这么早就用这么大的诱惑来考验下属的人性。

再说谢家毕竟是外来人,自己也没有很强的武装力量,东瀛人跟他多是利益交换,并没有多少敬畏。在自己的取得压倒性的武力优势前,贸然开采就是小儿抱金行于闹市。

哎,只能先装作不知道了,守着美味却不能下嘴的滋味真不好受。

手里的刀子不够快的时候,干啥都不顺啊!

-----------------

这段时间里,赵昺一直向谢云学习,好好的恶补了一些海贸方面的知识。这个时代的海川要依靠风力航行,所以对季风和洋流的掌握至关重要。

东瀛和华夏这种近距离的航线还好,非季风时间也勉强能走,但如果想大规模南下,就不得不等着季风来临了。

另外东瀛与华夏的贸易是极为不对等,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华夏的顺差太大。这也不奇怪,在这个没有大规模发现白银的年代,东瀛能出口也就是铜、硫磺等矿物、西部所产的木材和日本刀一类的工艺品。

不知道与南洋的海贸现在是什么情况,如果也是这种情况,那岂不是大大浪费了运力。

哎,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搞出蒸汽船出来。那样就不用受季风的限制了。

到了11月底,终于最后一批战俘也送回了大陆。赵昺他们开始正式准备南下。最后留下来准备跟赵昺他们一起走的汉人战俘,大概只有1000人左右,主要以家里已经没什么人的工匠和海商、艄公为主。

赵昺也不失望,毕竟这次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其他的都是附带的,是惊喜。

这次的航行,谢云拿出了全部家底,一共有200多只船。船上堆满了之前从华夏大陆囤积来的布匹、农具、药物等占城急需的物资。那边的粮食已经不是很缺少,现在最缺的就是生产工具和药物。

因为赵昺和文天祥这两位名义上已经“死去”的人都在船上,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并不准备在华夏大陆停靠,而是顺风直下。因此特意减少了一些货物,增加了补给品的装载。

此时赵昺正站在船头,看着不断破开的浪花,思绪飞扬。

自己来到这世界第一次睁开眼睛就是在海上,现在又一次“重生”还是在海上,何尝又不是一种轮回呢。

从博多港出发到明州(宁波)这段航线是纲首们(船长)再熟悉不过的,又是顺风,所需不过6-7天。不过后面明州到占城这段航程就是这些常年跑东海的人所熟悉的了。

无所事事的赵昺突然想到一件事,就直接问身旁的谢云。

“这段航线上是否有海盗?”

“有的,我们到明州之前的这一段,主要是汉人和东瀛人勾结组成的海盗,不过我家常年跑往来这一航线,该打点的早就打点到了,所以不用担心什么。”

明州再往南,也有一些海盗,主要是闽粤当地的汉人。但是他们规模一般不大,只会抢劫一些小型的船队。像我们这种200多艘船的一般不会招惹。

哦哦,那就好。赵昺嘴上岔开了话题,生怕自己万一是乌鸦嘴,真把不怕死的海盗说来。

不过他脑子却盘算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在后世,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有官方持证海盗的。他们在航线上肆意抢掠,然后把收获分给皇室,为工业革命前的资本积累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自己要不要效仿一下呢?

还是算了吧,大航海时代还没开启,也劫掠了不了多少好东西。还是老老实实发展海贸,做正当生意吧。

不过将来搞出蒸汽船的话,可以派人去大西洋转转,让昂撒人也试试坚船利炮的滋味。

虽然仅是想想,但还是让赵昺不住的嘴角上扬。

很快,船队就来到了明州的外海,在这里他们将稍作停留,等着另外一支从明州出发的船队前来汇合,然后再一起南下。

赵牧之,沈浪等人就在那支船队里。更重要的是还有裴迹和他的“工程院”全体人员以及大部分研究工具、手稿等。

对于裴迹的到来,赵昺十分期待,毕竟点亮科技树,是他将来复国最大的底气。

注1:《石见银山旧记》记载,1309年,周防国(今山口县东南)的大内弘幸在梦中得到启示,得知其领地内的银峰山下埋藏着大量银子。经过探查,果然在山中发现了银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