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过年太平堡
又是一年。在七十七岁的老人党崇雅的心中,已经没有过年的概念。
年味道已经越来越淡了。
书童蛮牛已经虚岁十八,是党崇雅老先生在崇祯十七年的战乱中,从襁褓中救下的。没有名字,就叫蛮牛,西府的牛力气大,肯干实在。历经大明、大顺、清朝三朝的阁老党崇雅,一直对自己的周遭懊悔不已,他似乎看透了人生,不想让蛮牛这孩子读书,只想让他娶妻生子做个普通的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不想,这蛮牛看似老实,有时候也会拿几本书去读,老先生只好由他去了。
有许多事情是身不由己的。
既然过年,也应该喜庆些。虽然他已经告老还乡六年了。顺治十年(1653),他已经六十九岁了,向皇上苦苦告老,才得以批准。不想,两年后,顺治十一年(1654),年已七十,家里老母八十有余,又被皇上宣召,去编《资政要览》《劝善要言》,完后才引年乞休。其实,在顺治十年,党崇雅就带上蛮牛,来到这个地方,看上了这里,宝鸡西郊四十里的深山之中的太平堡。
太平堡,是一块世外桃源,树木参天,流水清澈,人迹罕至,清静幽雅。党崇雅选得一天然石洞,三面环山,一面朝下是万丈深渊,只有一条小径通往大千世界。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一般之人,绝对不会来此地的。尽管战火纷飞,土匪四起,但是,很少有人来此惊扰。
党崇雅,只带有书童蛮牛,一头老毛驴。其他啥也没有带,居住于此。
过年了。虽然在深山中,不知世外岁月,不问时间之事。党崇雅掐指一算,是过年了。蛮牛还年轻,应该让他懂得一些周公之礼,人间烟火的。大年三十早上,蛮牛从山下挑完水,他吩咐蛮牛去街上用些平时采的草药换些红纸笔墨,鞭炮茶叶之类的。
他们也开挖了几亩薄地,种些庄稼。
西府过年要请神。山里很冷,寒风飕飕,直钻人脖子。蛮牛步行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党崇雅用拾来的树枝生起了火,等着蛮牛。老毛驴闭目养神,悠悠闲闲。
老百姓讲究,过年要休息几天,人当牛当马累了一年,要休息,骡子马牛等牲口也要过年要休息。国富民强,百姓安康,这是他一生的愿望。可是连年的旱灾战乱,让老百姓无处安身呀。
党崇雅无法安睡。借着野火,拿起毛笔,写了一副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 曲径通幽别有天”,笔走蛇龙,一气呵成。
写完后,他连声叹气。
蛮牛捎来了金台观妙真道人的话,“情深不寿,悲极必伤;贵贱生前已定,各要存心改过。莫道世间无险峻,高处从来不胜寒。”
妙真道人是党崇雅的好朋友,主持金台观。金台观是明代辽东道人张三丰修道处,异常幽静。有诗云:“不为依陈宝,浮云自往来。三峰留玉洞,一杖下金台。海岳归何处?君王召不回。无生本无地,人世漫徘徊。”
党崇雅仔细玩味着妙真道人的话,往事如潮,席卷而来,不能平静。
他用猛火,熬着泾阳茯茶,他喜欢秦商制作的砖茶,浓味有劲,至于养生益脾,倒没有考虑多少。
山里,万籁俱静。蛮牛走累了,打着鼾声,党崇雅久久不能入睡。他走出门洞,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飘起了雪花。
返回洞中,他写了一首诗:
孤舟迷去径,隐几云飞槎。未得游天外,归巢泣暮鸦。
然后和衣而睡。
西府的年过得很长。老百姓都习惯串亲戚,走门串户,互相祝福。党崇雅已经告诉儿子家族亲戚朋友,不必来看他,自己一个人清闲。
蛮牛放了一串鞭炮。党崇雅拿起平生最喜欢的《尚书》,读到其中的名句:“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蛮牛问他:“怎样才能‘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满头白发、形容枯槁的党崇雅捋了捋胡子,慢慢地说:“‘以公灭私’方可。”
蛮牛点了点头,似乎懂了一些。
老百姓过年都要吃臊子面。蛮牛知道老爷的喜好,揉了面,弄了些油泼辣子和自己酿造的香醋,两个人吃吃喝喝起来。酒是金台观张三丰秘传的方子,妙真道士送的。
据传天师张三丰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来暑往仅一纳衣,雨雪天气蓑衣着身。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游止无恒。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
爷儿俩喝得倒也滋润。酒烈度极高,喝了烧心滚烫,但却极其舒服。外边的雪一直下着,积了厚厚一层。
喝到酣处,蛮牛胆子也大了,问老爷,“老百姓都说你给顺治皇上当老师时,都敢打他?”
“那当然了。皇上不好好读书,该打。”党崇雅迷迷糊糊地说。
“当年多尔衮摄政时不让小皇上读书,怕是翅膀硬了不好掌控。但是小皇上勤快肯学,半夜偷偷来读呀!才有了清朝的江山社稷。”党崇雅继续说。
“我也要好好读书。”蛮牛说。虽然他心直,悟性不高,但是他很谦虚。
“读书也误事呀。我一辈子读了几箩筐书有啥用?人不人,鬼不鬼。人之立身,为善最乐。”党崇雅说完,醉酒而去。
正月初八一大早,天麻麻亮,蛮牛去挑水。山路很滑,但是他每天还需要去冰窟窿吊水。
刚出窑洞门,就远远看见一个人来了。走进一看,原来是袁楷袁先生呀,老先生比党崇雅小十岁,从凤翔踏雪徒步而来。两人在万历年间(1612)同年中举,又同年中进士,是莫逆之交,人称他“照天烛”,是明辽东经略袁应泰之子。袁应泰因为文官领兵经验不足,招安失误,殉难辽城,袁楷二十八岁,为父亲徒步上京申冤,见明朝崇祯皇上,上书请求为清白父亲伸冤,皇上命人查清原委后,为袁应泰洗去冤屈并厚葬。流民李自成攻凤翔城时,袁楷与知府坚决守城,明亡后,隐居了灵山。但是,他和党崇雅无论何时,朝代怎样变化,还是最好的朋友。
袁楷还没进门,就喊:“天意呀天意,我大明江山有望了!”
党崇雅听到袁楷的声音,连忙出门迎接。
“袁兄,大明有望了?”他不解地问袁楷。
“弘光、隆武、鲁王监国、绍武及永历政权,星火燎原,更迭不止;听说永历帝都跑到缅甸去了,吴三桂步步紧逼呀!”党崇雅说。
“我听说了,清朝顺治皇上初六晚已经壮年暴毙了!我大明幸事呀!”袁楷高兴地说。
“顺治皇上年轻气盛,咋能突然驾崩,绝对是谣言。”党崇雅不相信。
“少年天子,英雄气短呀!听说是因为天花病入膏肓死于深宫养心殿。”袁楷说。
“大明崇祯皇上十七年,大顺李自成只坐了42天皇上,清朝顺治皇上十八年,难道这是天意?”党崇雅扪心自问。
“天意呀天意!我大明之福。”袁楷欣喜若狂。
雪捲长空浪,披襟野战寒。
林投苍素色,眼向有无看。
猎马追踪远,归鸦吊影单。
游深天地外,为我借风抟。
党崇雅默默地口占一首诗。
“拿酒来,蛮牛!我要袁兄一醉方休!”党崇雅吩咐蛮牛。
蛮牛抱来一个坛子,隐约可见坛上“西风柳林春”字样,打开泥封,酒香扑鼻。想当年,党崇雅被东林党人诬为与阉党魏忠贤有染的考试官顾秉谦、魏广微有师座关系而结怨,一直忧忧为官。崇祯皇上疑心甚重,大好年华无法为国效力,为民造福。
老了老了。
“喝喝喝!一醉方休!”两个老头在大年初八,在大雪覆地的太平堡意先居喝开了。没有杀猪宰羊,没有好菜下酒,只有山里的野菜和浓茶。蛮牛圪蹴在一边端起个大瓷碗吧嗒吧嗒地吃面。
“我们的杨畏知活起了人!是条硬汉!”袁楷无意说道。
陕西愣娃站起来就是大雁塔,倒下去就是万里长城,尿一泡尿能淹死一座城。
党崇雅默默地面向北方,北京,磕了三个头,不知道他向谁磕头。
看到党崇雅没有言语,袁楷也闭了嘴。
夕阳如血。
两个人是夕阳下的剪影,血光中异常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