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探案全集①
译者序
本书作者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1859——1930)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迄今为止,他仍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之一。他年轻时就学于爱丁堡医科大学,毕业后行医,工作之余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开始尝试创作,范围包括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其中最成功的是侦探小说。首部长篇侦探小说《血字研究》几经周折终于在一八八七年发表,就此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两年后又发表长篇作品《四个签名》,一炮走红。遂于一八九一年弃医从文,成为专职侦探小说作家。此后他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又写出一系列精彩的侦探故事,如《波希米亚丑闻》《红发会》《五粒橘子核》等。短短几年后道尔的名声便如日中天,经济状况也大为改观。一八九四年他决定暂停写作,于是在小说《最后一案》中,他让福尔摩斯在搏斗中坠崖而死。不料他的读者对这个结局大为不满,甚至感到气愤,他们已经习惯经常读到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他们不相信这位了不起的大侦探竟会这样死去。读者的抗议使道尔深受感动和鼓舞,作为对读者热切希望的回应,他又握起想象之笔,构思新的案件,在《空屋》一案中让福尔摩斯死而复生,满足了读者的愿望。随后又相继写出《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归来记》《恐怖山谷》《福尔摩斯探案经历》《回忆录》《最后的致意》等作品。到一九二九年,他的全部侦探故事集结为《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上、下卷在英国出版。翌年七月七日柯南·道尔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一岁。
一个世纪以来,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一直风行全世界,成为现代侦探小说的经典之作,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各国出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侦探小说迷。今天他的作品依旧脍炙人口而未被任何同类作品取代,福尔摩斯也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以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著称于世的英国作家毛姆曾说:“柯南·道尔的作品举世闻名,卓然独步于世界侦探小说之林。”我国近代著名侦探小说翻译家周桂笙也曾这样描述道尔的作品:“晨甫脱稿,夕遍欧美,大有洛阳纸贵之概。”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选出的史上最佳百部推理小说中,《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名列榜首。
道尔的每一个侦探故事都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他所写的故事情节总是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故事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充满悬念,让人一读就放不下,非要看到结局才肯罢休。其中对案情的分析严谨缜密,具有高度逻辑性。一个最初看来是那样扑朔迷离的案子,破案过程的推理却总是令人十分信服。主人公福尔摩斯是小说中最典型的一个人物形象。这个私家侦探是每个故事的核心,他具有过人的智慧和知识、胆识和气魄,在引领读者一步步深入案情的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智者和勇者的形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周桂笙说福尔摩斯“所破各案,往往令人惊骇错愕、目眩心悸”。但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神化,他身上优点缺陷并存,绝不是个完人,因而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和亲切感。小说的叙述紧凑流畅,事件的前因后果交代得非常清晰,但又绝不烦冗沉闷。人物对话也简洁明快但意味隽永,看似简单的对话里往往交代了案情的重要线索。故事中还加入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如有关物理、化学、解剖、病理、地理、心理、法律等。这使他的小说不仅具有文学性,而且还兼具科学性和社会性,这也是令各个层面的读者都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小说通过故事中的不同案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特别是犯罪问题。尽管所揭示的问题总是被“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有报”之类的理想主义观念所消解,但其惩恶扬善的态度始终是鲜明的。这可以说是道尔小说的社会意义。不过,由于故事越写越多,一些短篇故事的情节难免有些相似。而且,过分沉湎于对科学现象的详尽描述,也会使一般读者感到沉闷,毕竟读者是在阅读文学作品,而不是学习科学。因而,就像很多重要作家的情形一样,道尔的作品也并非篇篇都是精品。
柯南·道尔的小说早在一八九六年就有了中文译本,当时道尔还处在创作的鼎盛时期。最早的一篇译名叫《英包探堪盗密约案》,刊登在当时由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上,译者是该报英文翻译张坤德。这之后道尔侦探小说的中文译者主要有周桂笙、奚若、林纾、周瘦鹃、严独鹤等人,而一般涉足侦探小说的译者人数更多。当时翻译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凡翻译外国文学的译者很少有不翻译侦探小说的。阿英曾说:“当时译家,与侦探小说不发生关系的,到后来简直可以说是没有。”可见侦探小说在中国翻译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再往后,译者越来越多,道尔侦探小说的译本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出现,这既是文学翻译界的自然现象,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天,在福尔摩斯探案故事这块独特的翻译园地里,早已是花草葱茏、争奇斗艳,花丛中再添一朵会使花园更加美丽。二〇二〇年七月七日是道尔辞世九十周年纪念日,我们谨以此译作纪念阿瑟·柯南·道尔爵士。
本书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全译本,包括四个中篇和分别收入五个故事集的五十六个短篇故事。
贾文浩
序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