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名医说乳腺健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行医济世六十载 大爱无疆天地间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教授黄汉源的行医故事

黄汉源小传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教授。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当代医院终身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32年出生于新加坡。1959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医疗系,同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外科工作。1984年开始从事乳腺疾病治疗与研究工作,完成过上万例乳腺癌手术,正确诊断率高达98%,曾创下50分钟之内完成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纪录。1986年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医学院进修,获“荣誉研究员”称号。1993年起,因在乳腺外科领域做出杰出成就,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1月,获得“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

意气风发的求学时代

看到黄老这些成就和头衔,很多人会感叹,人生精彩得意莫过于此,但这些光环和荣耀在黄老看来都是云淡风轻。作为国内乳腺外科顶尖专家,年近90岁高龄的黄老依然坚守在手术台上。他用手中的柳叶刀,救治了无数需要帮助的女性患者。他说:“我希望自己能够穷尽一生的才华和精力,去帮助那些乳腺疾病患者,帮助她们摆脱疾病的折磨,回归健康,重获自信。这是我毕生的追求。”

年轻时候的黄汉源,勤奋好学,意气风发,可谓“有颜有才”。大凡有作为的人,无一不与勤奋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黄汉源教授在自己的青春岁月十分刻苦,为自己钟爱的医学事业孜孜追求。黄教授在大连医学院读书时,每天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每逢周末还会揣着馒头、带着水杯去山上看书,有时一看就是一整天,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的学习生涯,黄老的专业成绩一直保持在全年级第一名。此后,他以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

在北京协和医院致力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探索和研究

黄教授说:“我这一生最大的满足就是看到饱受折磨的患者‘完美’地康复,这也是我一心致力于乳腺疾病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初衷。”

1984年,黄汉源教授开始从事乳腺疾病治疗与研究工作。他潜心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探索和研究,在国内较早建立乳腺癌胞浆甾体激素受体测定实验室,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打下了基础。他对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也有深入研究,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步骤,创下在50分钟内完成乳腺癌根治手术的纪录。

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积累让黄汉源教授的医技日趋精湛。他完成过上万例乳腺癌手术,正确诊断率高达98%。他还曾在临床上未用任何其他诊断手段的情况下,仅靠手诊确认过直径仅0.7cm的早期乳腺癌,由此得一绰号“黄一摸”,且被广泛传播。但黄教授对此并不接受,他说:“医生是检查,不是‘摸’。医生的职业神圣而伟大,而女性的乳房对女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器官,更是女性幸福的所在。”

在一次媒体分享会上,一位患者远道而来,对黄教授鞠躬致谢:“正因为当初听取了您的建议,我多活了24年,而且我坚信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更长、更精彩。”黄教授说,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他都感觉无比幸福。

退休后打响阻击慢性乳腺炎的攻坚战

“目前,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研究较为重视,紧缺的公立医疗资源也会向乳腺癌病人倾斜,所以我最担心的不是乳腺癌患者,而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黄教授这样说。

由此,退休后的黄汉源教授并没有停止为乳腺医学事业奋斗的步伐,而是投身到了对乳腺慢性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中。近20年来,他潜心研究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开展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模式,术后复发率远远低于国际最低水平。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瘤样病变,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误诊率高达80%。而肉芽肿性乳腺炎是新病种,很多医生甚至都不认识,误诊率更高。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肿块没红肿之前常被怀疑为乳腺癌,破溃后易被误诊为乳房结核。又因治疗困难且复发率高达30%,肉芽肿性乳腺炎即使得到正确诊断,很多医生也不是很愿意收治这样的病人。易被误诊误治或者不被收治,使这类疾病的患者的痛苦不亚于乳腺癌患者。“因此,我迫切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填补这类疾病治疗的空白,以让这些患者不被误诊且有地方能治。”

黄教授说,乳腺外科与普通外科不一样,乳房有其特殊性,其美观和功能对于女性和家庭至关重要,所以不能对乳房随便动刀。近年来,他将皮瓣转移术应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中,追求手术与整形的一体化。皮瓣转移术在整形外科、矫形外科中常用于修复创面,修复器官缺损,如耳、鼻等器官的缺损。将皮瓣转移技术应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使许多病变严重原本不能保留乳房的患者得以免除乳房切除术。黄教授近10年做了近2000例这样的手术,使患者的乳房都得以“完美”地保留。

黄教授工作之余笔耕不倦,在国内外发表数篇论文。《10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外科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外科治疗进展:整形外科技术的应用》等论文都得到了广泛关注。

立志成为世界年纪最长的外科医生

黄教授说:“我的头脑依然很清晰,我的身体依然很健康。只要患者需要我,即使90岁了,我也会继续坚守在手术台上。我的目标是让健康不要遗漏任何一个女性。”

现在,年近90岁的黄汉源教授,依然手不抖、眼不花,依然奋战在医学前线。他说这得益于自己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他每天坚持游泳500米。

黄教授说,外科医生最好的时光其实是50岁以后。因为此时外科医生的手才是最好用的,多年的临床治疗也积累了足够的手术经验。他说:“我希望自己成为世界最年长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