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从事小说评论与研究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了,也积累了一批以作家、作品、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十多年来,我以经典文本阐释为中心,以作家与现象研究为补充,以小见大地建构起关于1949年以来汉语小说的知识谱系和学思理路。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手稿、版本(文本演变史)、语言、修辞、作家论、原典、文本细读、小说现象等若干关键词,作为一种观照视角、介入方式、研究方法或对象,构成了我理解与把握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历程、成就及其得失的方法论体系;另一方面,文献史料与论点的彼此互证,问题发现与阐释的同场生成,助力培育经典与文学史写作的学科意识,是我从事小说研究始终坚守和实践的三大原则。我也在此研究中逐步得到学术历练,并由此试图展开对中国当代小说重要思潮、现象、作家作品的价值重估。
我始终认为,经典文本是文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为此,以文本为中心的考证与阐释,辅之以作家、思潮与现象为依据的传记学论析,就成了我从事“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再解读的实践路径。经典重读是近些年来学界一大热点,但不同于大部分同行的重读方式,我更多侧重于从手稿和版本(文本演变史)角度展开对经典文本的再解读,以从中发现并解决长期以来为文学史所遮蔽或漠视的重要问题。我发现,无论文学史家动辄大部头的不及物式的述史实践,还是文学评论家凌空高蹈式的文本阐释,当时过境迁,都存在一些有违史实或经受不住时间检验的观点;即便目前在高校广为使用的诸多文学史教材,以及由诸多名家所写就的一篇篇宏文大作,细究之,也常有失当乃至误判或误评之处。这多半是文本细读不到位甚至缺席,或者史料意识淡薄使然。这也就是我特别关注手稿、版本和致力于经典重读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所在。
新时期四十年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全面而深入展开的黄金年代。文学与文化的相对自由、开放,表征于小说家及其创作,即首先在语言意识和言语实践方面得到充分解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60后为主力军的新生代小说家先行先试,从而在中国小说语言史上创造了话语实践的奇观。从方言本体化实践到图像化、古典化、身体化等新语言样式的生成,以及从元叙述、元语言、引语、拼贴、戏仿到讲述、展示、综合等新语式和超长句建构,都一时让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作为中国汉语小说语言史上从未有过的“异风景”——在意识上,严肃与游戏齐竞;在实践上,前卫与极端同行;在风格上,典雅与俗野共舞;在实绩上,成就与缺陷同生;在质地上,五彩斑斓与泥沙俱下互映——以及话语背后那种被解放的审美快感、创造激情和向个体生活与生命域拓展的力度,都曾一度引发我持续观照、思考和研究的热情。因此,从语言角度观察和研究新时期小说,并从中考论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与时代或历史的关系史以及内在于其中的精神史,就成为我一以贯之的实践路径和重要课题。
2010年以来,我也从未离开当代文学现场。年选编纂、年度述评,对重要作家或作品的评介,构成了我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然而,不同于“十七年”时期文学研究的历史化与学术化路径,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短篇小说的年度筛选与述论,以及对诸多名家、名作、现象的解读,则基本采用文学评论方式予以处理并尝试做初步经典化的努力。这些成果也多半是我长期参编《中国当代文学年鉴》(中国现代文学馆主编)、参编并点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系列(包括短篇小说卷、中篇小说卷)的结晶。在今天看来,这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评论工作,更是一种考验编者眼光、能力,有效促进经典化并服务于文学史写作的学术活动。
问题与求解是我从事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主动力。我把“十七年”、“文革”、新时期编织进学术研究的大框架之中,把新世纪或新时代放入文学批评的阐释范畴,并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史为线索,既致力于新领域、新史料、新问题的开掘或发现,也努力于新观点、新方法的创生或运用。近些年来,从发掘与研究《青春之歌》《草原烽火》等茅盾眉批本以及《九级浪》《第二次握手》等“文革”手抄本,到考察中国当代文学原典精读实践情况、筛选并述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短篇小说,到剖析“红色经典”中的非作者要素和作为一种现象的“新南方写作”、考察中共党员在小说名著中的形象内涵及其流变,到专论阎连科、韩东、夏立君、吴君、江洋才让、双雪涛、尚启元等作家的小说创作,再到解读滕贞甫的《战国红》、刘庆邦的《女工绘》、厚圃的《拖神》等新时代长篇小说,也都切实依循这样一种基本原则。
在我看来,相比于古代文学研究的相对系统、稳定、成熟,我们在现当代小说领域内围绕作家、作品、现象或思潮所做的每一次、每一点突破都是在践行“重写文学史”的活动。其中,单纯侧重于对依靠文学批评实践及其观点建构起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史,特别是其中关于跨多领域、多时代、多文体之经典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介,因其多有界定不当或观点不妥之处而尤须再做重归本体与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定位。我从源头(作为“第一现场”的手稿)、动因、流变等领域或角度考察“红色经典”生成之谜和历史化之路的研究活动,以及以文本批评和传记批评为方法对韩东、阎连科等小说家所作的“作家论”,对茅盾眉批本、《九级浪》(手抄本)等稀见版本所做的考证与研究,即试图撇开已有文学史的观点及理路,从而努力尝试还原其本位和本相的再阐释、再定位的学术实践活动。
这也是一本面向研究生教学用的课堂讲义,因而需顾及选题的代表性、可行性。为此,我分语言论、修辞论、小说家论、原典重读、现象论五大专题,以涵盖小说研究与评论所涉及的常见对象或范畴。本书所设专题都是当代小说前沿热点命题,而各部分又格外重视和突出作品研究所占的分量。这么做的目的:一、促使学生深入细读小说理论名著、大量阅读当代经典小说,从而快速培养其认知、分析、评论小说的兴趣与能力。二、易于面向学生传授小说基本原理或知识,培养他们独立解读文本和现象的敏锐意识,训练他们将来从事当代文学评论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三、旨在引导学生跟踪小说创作,介入文学现场,积极参与中国当代小说经典化、历史化进程。对我而言,将一家之言辑录成书,并作为研究生选修课用书,既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一种学术总结,其价值和意义自无需赘言。
张元珂
2023.2.27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