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外在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格塑造的原始加工厂,一个家庭的结构就好比是一个大的系统,大系统内部又有一些子系统,系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系统内所有成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保障家庭成员心身健康的重要前提。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无论是婴幼儿还是大学生,都需要父母的尊重、关心,适当的管教,及时的关怀,良好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有正常的心理健康水平。
2.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人们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高校不断在扩招,大学生相应地也失去了往日的优势,面对自我发展和就业问题,难免会有压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也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感到迷茫和焦虑,加上一些网络媒体的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学校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和教育风格对大学生的身心状况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比如一所大学的校风校貌、文化精神及管理风格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大学生。在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汇成一个个班集体,生活在一个个宿舍中,虽然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不同,但无一例外都会受到整个班级氛围、宿舍风气的影响,有的大学生会因为性格内向或者交往技能缺乏等,不敢和人交往,如果所在的班集体呈现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氛围,大学生则可能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克服自身的恐惧心理,学会交往;而有的大学生则可能在集体中无法及时有效地沟通交流,导致和同学之间相处困难。
4.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主要指那些在生活中发生的对当事人有一定影响的变动事件,往往会引发个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生活事件的产生一方面给个体带来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衡量一个人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常见的生活事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重大丧失,比如亲人朋友离世、患病、人际关系破裂、失恋、失去重要荣誉等,这些重大丧失很可能导致当事人出现心理危机;另外,分离、学业受挫、经济压力、人际关系中的冲突、考试失利、违纪处分等,会对当事人造成强烈的负面压力,他们轻则会出现情绪波动、消极悲观,严重时会导致心身障碍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二)自身因素
1.生理因素
著名的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童年阶段,因为患有佝偻病、身材矮小而倍感自卑,加上以优秀的哥哥为参照,少年阿德勒的内心始终充斥着各种烦恼和悲观的情绪。幸运的是,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个人努力,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心理学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晚期,生理的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尤其是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体型发生变化,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容貌存在强烈的焦虑情绪,一些大学生因为个子不高、过于肥胖而变得十分自卑,不敢在公众场所发言,甚至恐惧和人交往。统计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2.个性因素
我们会经常听别人说“性格即命运”,这里的性格其实是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个性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归因风格和行为模式,而且个性一旦形成,则不易改变,它对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特别大。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女性,一个性格忧郁、敏感多疑;另一个性格乐观、宽容豁达,林黛玉经常郁郁寡欢,伤春悲秋,体弱多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实就是一种严重的抑郁状态。一些个性方面存在缺陷,比如过于自我、骄横、懒惰、自卑、脆弱、敏感、固执、多疑的人,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3.自我认知
一个人对自己的整体认识水平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起点。处于大学阶段的年轻人已经强烈地意识到“自我”,渴望发展完善自我,实现理想自我,完成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统一。但是一些学生由于对自我认识不足,对客观现实认识不到位,就会引起认知上的矛盾,造成内心强烈的落差,进而导致逃避心态,出现意志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负面心理状态;有的学生干脆通过玩游戏等方式来发泄对现实环境的不满;有的学生甚至因严重的无价值感而滋生自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