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遵守新时代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遵守社会公德能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广泛、深远的有利影响。
(一)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一位职业者的基本道德要求,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遵守社会公德能使整个社会越来越安定有序,促使其朝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演变;相反,如果人们都不遵守社会公德,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和谐自然无从谈起。
2 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个人活动对社会,特别是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职业者遵守社会公德,讲求诚信,见利思义,良性竞争,把国家和人民放在首位,就会发挥模范作用,带动其他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风气,从而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3 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构建文明社会
遵守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维护公共秩序。人们主动维护公共秩序有利于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更加舒适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遵守社会公德还能够自觉减少不文明现象,展示文明社会的风采。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概括来说,它具有如表1-1所示的几个特点。
表1-1 社会公德的特点
(三)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是对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对社会公德的建设。
1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文明礼貌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与人相处时的友善,是对待他人的尊重。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大学生应当自觉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展现出真诚待人、礼让宽容的良好形象。
2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之一。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需要人们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
俗话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学生应当努力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和关爱他人,并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收获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3 爱护公物
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珍惜和爱护社会共同劳动的成果,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社会公共财物遭到破坏,社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大学生要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国家、集体的财产,爱护公物,特别是要保护社会公用设施,坚决反对损害公共财产、破坏公物的行为。
4 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人类的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环境的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打造优美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良好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大学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身体力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 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指遵守纪律和法规。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的底线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想要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规定。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遵纪守法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要求,是大学生养成公共品格的制度保障。新时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公德的过程中,既需要内生动力,又需要外部约束。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能够有效约束道德主体的活动,保证公共生活的安定有序,为大学生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也是积蓄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建成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遵纪守法要求在制度层面保护大学生的正当权益,严惩违法乱纪行为,使法律尊严得以维护,社会正义得以伸张,这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正能量的磁场,引导大学生积德行善,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健康发展。
(3)遵纪守法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在道德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法治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大学生树立法治精神,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实现法治精神的生活化,共同建设风清气正的法治社会,在道德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链接
网络生活中的社会公德
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既影响人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影响人们对社会、他人的看法。从本质上说,网络生活也是人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应当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上有大量有益的知识和可参考的资料,但也充斥着很多虚假、低俗甚至反动、淫秽、暴力的信息内容。大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加强信息的辨识能力,增强信息的应用能力,使网络成为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人际交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网友,以免上当受骗,给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同时,过分沉溺于网络世界可能使自己疏远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人,从而导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被弱化,因此不能以网络交往代替现实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网上消耗的时间多,在其他方面投入的时间就少。大学生应当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约束上网行为,避免沉迷网络。
4.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网络的虚拟性及行为主体的隐匿性,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力因此明显降低。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5.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社会需要正能量的舆论来鼓舞和温暖人心,网络舆论的引导更需要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带头引导正向的网络舆论,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资料来源:智慧职教网,有删改)
互动讨论
以下行为是否遵守了社会公德?如果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你会怎么做?
(1)宿舍熄灯了,小华还在打电话。
(2)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小刘并未将手机调为静音或振动。
(3)排队体检时,小青看到有人插队,于是也让自己的同学插队。
(4)为了不绕行,小李决定翻越低矮的护栏过马路。
(5)小陈不小心把图书馆的书内页撕了一块,他装作没看到悄悄还了回去。
(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
新时代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既要以“公民社会公德”内容为依据,又要突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生活情景的多样性,主要有下面几点具体要求。
1 关爱生命,捍卫生命尊严
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领域更具公共性和开放性,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交往对象也具有鲜明的不确定性。部分大学生因此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模式,这增加了“漠视生命”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总是需要聚集在一起,对生命的尊重是公共领域保持安定有序的最基本要求。在公共领域里,任何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关心和爱护自己与他人的身体和生命,维护生命的生理和心理的完整性,捍卫生命尊严,反对任何形式的侮辱、虐待或是伤害自身和他人身体和生命的行为。所以,“关爱生命,捍卫生命尊严”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应有之义。
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关爱生命、保持身体健康的知识,理解生命的宝贵,捍卫生命的尊严,关心和爱护他人的生命。在公共领域如果发生意图侮辱、损害他人生命的行为,大学生要在不威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主动、耐心地劝阻对方,并将情况及时报告给老师或附近的警局;如果遇到他杀等恶性事件,要快速拨打求救电话和报警电话,并通过科学急救努力挽回受害者的生命。
2 遵纪守法,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观念与法治意识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道德层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其他群体的社会公德建设具有很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遵纪守法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取得实效的保障。
遵纪守法能够使大学生的公德认知从法律层面上升到道德层面,由法律的强制接受提升为主体的理性选择。它要求大学生应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用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做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纪律和法律。
互动讨论
结合自己的一件事或具体的行为,说一说你是如何遵守社会公德的。
3 克己奉公,强调集体利益
社会公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形态,它不仅是一种规范手段,更是自我完善的实践精神。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中心场域是公共领域,这就需要大学生以“社会人”的角色审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大学生应把克己奉公作为社会公德的要求之一,要以公事为重,以公共利益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有些大学生更加看重物质利益的获得,更有甚者见利忘义,导致公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克己奉公要求大学生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大学生应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德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实现公与私的良性互动,具体要求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己奉公的具体要求
经典实例
大学生为家乡修路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柿园乡李胡楼村临近106国道的一段路,修了有七八年了。那段路地势较低,经常积水,导致路面损毁严重,一有雨雪天气,路面就泥泞不堪。那段路虽说只有几十米长,却是李胡楼村和邻村的主要通道。那段路的路面损毁,令村民们出行十分不便。
2019年2月,村子里的7位大学生一致认为村里的那段路该修一修了。但是他们也没什么钱,平时打零工攒下来的钱并不多,凑来凑去也不够修柏油路,于是就想买点石子,把路重新铺一下。
但是到哪买石子、买到后怎么铺也是问题,于是几人找到了柿园乡民政所所长王永亮。王永亮听几位大学生说要捐资修路,既感动又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和同事们、村民们商量一起把路修好,并请示了乡政府领导,由乡里补齐了修路资金。
买来石子后,王永亮和7名大学生开始修路。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三十多名村民自带工具加入了修路的队伍,很快村头的这条路就修好了。于是王永亮又带着大家把全村有坑的路都修补了一遍。虽然天气寒冷,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当最后一个坑填平后,村民们围着王永亮和几名大学生,热烈地鼓起掌来。王永亮对大家说:“我们都需要向这几位大学生学习,有钱了别光吃喝玩乐,做点好事修修路,大家都会念声好,我们再给他们鼓鼓掌,谢谢他们!”现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和叫好声。
(资料来源:大河网,2019-02-15,有删改)
【短评】这些大学生为了村子的利益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克己奉公,为当代在校大学生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称赞他们,并向他们学习。
4 明礼诚信,坚持知行合一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时代文化多元的今天,明礼诚信仍然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立身之本和处世之道。明礼诚信的道德要求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知行合一,是减少社会公德失范,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公德的重要准则。
大学生要遵守职场礼仪规范,保持谦虚礼让的态度;要发自内心地接受诚信规范,从坚持准时赴约、按时完成任务等小事做起,把诚信行为变成自身的习惯;做出承诺后不要轻易变更,绝不可因外界诱惑而违背自身承诺;在实践中不断践行诚信品质,加深对诚信的理解,从而坚持诚信待人等。
5 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建设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学生应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维护自然资源的代际平衡,恪守福己及人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学生既要保护自然环境,又要保护生活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大学生提高环境与健康素养,主动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遵守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抵制环境污染行为,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如定时打扫卫生、做好垃圾分类、发现污染环境的行为及时劝阻或举报等;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使用耐用品、外出自带购物袋、坚持低碳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