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时代要求:为何提出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生产力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立足于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标。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继承与发展。从国内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以质变替代过去量变积累的跨越过程。从国际看,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进入了空前的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国亟须充分发掘生产力元素中的活跃成分,以生产力的质变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状态。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实现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党中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我国面临着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劳动力成本上升、社会竞争加剧等现实问题,拼资源、拼廉价劳动力的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型人才建设、绿色生产力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等新关切不断出现。在此历史契机下,推动生产力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当其时。
一 传统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传统生产力在工业革命时代起到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当传统生产力发展遭遇瓶颈时,也就是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传统生产力的优势就会丧失。如果不进行转型就会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传统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迁与升级,是在旧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提高,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资源短缺、市场饱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其原因有很多:一是资源短缺要求新质生产力转变资源利用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等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短缺问题。而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等,可以有效缓解资源短缺问题,这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契机。二是市场饱和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例如,利用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定制产品等,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传统生产方式构成了一定的压力,这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会挤压利润空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机器人等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是达到一定水平的传统生产力。只有传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新质生产力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才能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升级和进步。
但要注意到,传统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起支撑作用。新质生产力是以传统产业为载体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具体表现为:其一,传统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基础。传统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市场网络。这些资源和经验为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帮助新兴产业更快速地成长壮大。其二,传统产业还在人才培养和技术输出方面对新质生产力起到支撑作用。传统产业拥有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可以为新兴产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和专业技术支持,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产业联系与合作。传统产业通常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影响力,能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稳定的需求和销售平台。同时,新兴产业的技术和创新也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更新迭代的机会,促使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总之,传统生产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具体劳动中,科学技术的作用逐渐凸显。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由力学和热力学发展所引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大规模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具,推动了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开创了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的新时代。机器作为新型生产工具取代了手工劳动,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者的体力,大幅提升了劳动生产率。19世纪60年代后期,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近代技术的发展。电动机和机电控制装置的出现推动了生产的初步自动化,出现了诸如电解、电镀、电焊、电冶等新兴技术,围绕电力技术的发展形成新兴工业部门,开始成为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型,也对工业结构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生产的面貌。自动化机器设备不仅取代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替代了部分脑力劳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水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促进了新的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历史上的产业变革都是有新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的,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予生产力更多的时代特征,更显创新性、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了生产力的跃迁和质变。
二 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的有利重构
我们知道,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三要素,它们是改善自然、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新质生产力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劳动者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的载体,即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决定因素,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由劳动者发明创造的,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是由劳动者制造和使用的,任何生产劳动都必须有劳动者的参与。没有劳动者,任何科学技术都不会出现,更谈不上进步,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是一堆废物,任何产品都不会被生产出来。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唯一的“活”的要素。没有劳动者,就不会形成生产劳动,就没有一切。劳动者的生产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共同决定着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生产力的状况,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水平的生产力是相匹配的。
新质生产力的出现要求有高素质劳动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中国而言,新人口红利的形成需要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才能符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有效地支撑了现代化的需要,但是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造中仍落后于发达国家,部分产业存在“卡脖子”风险。为此,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创造功能,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有效地驾驭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新元素。另一方面,人才的发展依赖于高质量就业的实现,更取决于产业升级所达到的层次。教育体系所培养的人才往往需要在社会分工中进一步发展,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高效协同才能推进生产经营方式的改进。为此,要加强产业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匹配程度,使人才培养与生产力进步形成循环发展模式。
第二,劳动资料与产业体系深刻变革。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是划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同阶段的首要依据。“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对于劳动资料而言,在不同经济时代的表现是不同的。自然经济时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农业生产工具,工业经济时代则是以机器装备等为代表的固定资本,信息经济时代则进一步发展为集成电路、处理器、软件系统等控制单元。而无论是哪个时代,这些都是生产工具的代表。人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就是人的劳动是在使用生产工具的条件下进行的。旧的落后的生产工具会逐渐被新的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代替,生产工具的进步代表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火的使用、弓箭的发明和使用,特别是广泛使用的石器是原始社会的代表性生产工具;铜制生产工具是奴隶社会的代表性生产工具;铁制生产工具是封建社会的代表性生产工具;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复杂的机器体系作为标志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突破了人自身的生理限制,因而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最为集中的表现是在产业上。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当关键科学技术实现突破并发生质的变化时,必然会引发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杂志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转化为人民福祉。”[2]科技创新成果要想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依托产业。只有实现产业体系的持续升级,才能保持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发展,新产业的持续涌现能够补齐产业体系中的短板弱项,现有产业的升级壮大能够延长产业体系中的长板长项。通过补短板、锻长板,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发展,不断开辟出生产力发展的新赛道,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持续赋能。
第三,劳动对象的改变与新技术的突破创新。人类社会生产力进入新阶段的第一重特征是劳动对象的质变。在自然经济时代,劳动对象以土地、林木、矿产等天然存在的物质为主,“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3]。在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对象则普遍发展为凝结了人类一般劳动的产品,正如马克思描述17世纪甚至更早的生产过程时指出:“在采掘工业中,劳动对象是天然存在的……除采掘工业以外,一切产业部门所处理的对象都是原料,即已被劳动滤过的劳动对象,本身已经是劳动产品。”[4]20世纪60年代后,信息技术革命实现了对知识、技术等难以实体化生产要素的信息化处理,将其编码后储存在特定介质中,成为可被改造的劳动对象。
不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的新技术推动了人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表现了科技创新的活跃态势,这将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型产业的崛起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只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开辟新赛道的主要路径。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空间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部分先进技术已具备产业化基础,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但我国在前沿技术突破方面仍面临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国际打压遏制环境尚未根本改变等问题,而这恰恰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三 新生产要素不断涌现带来新赛道
以知识、人才、技术为主的创新驱动需求日益显现。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用“一核两翼”来描述新质生产力,“两翼”的一侧是科技创新发展,另一侧则是人力资本跃升。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是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而新型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关键性因素,战略性创新人才逐渐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带来的挑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和先进技术及其配套人才,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维持企业的竞争力。随着数智技术的运用,劳动分工、劳动力结构及劳动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并扩大劳动行为,执行那些超出了人类体力和脑力能力范围的任务,从而形成了在多方面超越传统人类劳动力的“新质劳动力”。我国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将促进劳动者从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基于此,新质生产力更强调数智技术与劳动要素的深度结合,打造具有深度学习和自我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富前景的发展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西方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带来的严重负面效应,也让中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道路不可持续。绿色生产力突破了西方工业文明单纯以追求资本利润为目标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破解资本与自然力关系难题的生态文明新道路。“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5],绿色生产力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系统思维,构建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向运行机制。基于此,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对生产力进行绿色化的重新认识,不应仅仅注重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应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力,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应用。
关注人的需求和福祉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旨归。充分回应与关注人的需求,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出发点与落脚点。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信念,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的重要期盼与部署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紧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 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对现实境遇
一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迫切之需
新质生产力作为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技术变革和创新,新质生产力可以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引领新型产业和业态的发展,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产业、人才等要素的优化配置,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提高全民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还可以通过集约生产和绿色生产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质生产力也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保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路径。
传统发展方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需要,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廉价劳动力和制造业的规模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种发展方式也带来了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人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升级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二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高整体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三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四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要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方式来鼓励创新创业。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政策优惠。
新质生产力与新发展理念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结合,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方向。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使得经济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而非简单地追求规模和速度。这种转变为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等提供了实际的技术支撑。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环境友好型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提质增效,可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向着更高层次、更高品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新发展理念以及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新时代,新质生产力与新发展理念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二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利条件
中国共产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生产力创新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新的时代判断,要发挥好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承担着推动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引导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追赶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潮头的任务。新时代要想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并作为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优势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突破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调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须调整生产关系,为先进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更加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传统举国体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配生产要素资源,我国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举国体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化,不利于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型举国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创新形式,既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各类资源的传统举国体制,又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依靠放任自流的自由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体制,而是能够凝聚政府和市场等多元主体强大力量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可以说,新型举国体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体制保障。
改革开放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拥有众多世界级产品和技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通信、航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世界经济贡献巨大。然而,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还有不少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没有突破,依赖国外市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马克思认为:“一个工业民族,当它一般地达到它的历史高峰的时候,也就达到它的生产高峰。”[6]这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质量和发展水平是与其历史地位相当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7],而新质生产力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的体现时代特征的最新解读。追求生产力水平的总体跃升和整体改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从内部环境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寻找促进经济恢复和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书和路线图,能否如期实现这个宏伟蓝图关键在于经济转型发展,而经济转型发展目前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直接指向了生产力问题,这必然要求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寻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国经济恢复和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发展新质生产力顺应国际历史趋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首先,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适应全球化挑战,优化产业链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依托数据驱动和信息共享,实现智能化生产和协同合作。最后,新质生产力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通过创新引领和产业融合,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这些有利条件使得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一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要求
技术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一环。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能够增强适应全球化挑战的能力。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引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生产力的升级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例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供应链管理等,都将成为新时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能够推动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其次,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随着消费需求和市场变化,以及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趋势的不断涌现,新的产品与商业模式应运而生。例如,以新能源、智能家居、绿色环保为核心的新型产品市场不断扩大,而共享经济、数字化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也为生产力的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还可以孵化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商业模式,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最后,技术创新还能够提升产业适应全球化挑战的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产业链愈加紧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品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企业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整体产业的竞争力,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
数字化转型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趋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运作,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适应全球化挑战。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加速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企业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建立智能化生产系统。这样一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性。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实时监测生产数据、分析生产效率和质量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同时,数字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生产计划的精准调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最后,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作。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建立全面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生产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决策效率。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支持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实现生产过程的远程管理,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运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高素质人才培养成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要求,其中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可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应用,为产业升级和全球化竞争提供有力支撑。第一,加强人才培养可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新时代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科技进步。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出具备前沿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可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涌现。第二,引进高端人才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技术专家和管理精英,可以引入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这些高端人才能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团队创新活力,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应用。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他们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的关键。通过持续的人才培训和提升,企业可以建设高效的团队,推动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提升,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
当前,中国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和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影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减少外部冲击、实现行稳致远的最优选择。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加剧。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动力不足,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还没有找到全面复苏的新引擎。当前,全球面临技术革命和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时代大潮,世界经济复苏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必然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一方面,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深化,中国只有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才能培育开放发展的新动能,打造开放发展的新优势;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出现,逆全球化趋势明显,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由于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面临“卡脖子”风险,必须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提高科技供给体系质量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
二 顺应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数字经济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在当前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创新机会。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令生产力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而且有望加速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生产模式和商业运营带来全新的变革。第一,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使得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自主地进行学习、推理和决策,从而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的不断优化,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智能监控、预测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第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海量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企业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连接了各种设备和物品,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通过物联网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人为干预,降低生产成本。
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效率生产革命。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以及实时数据分析等手段,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调配资源、优化生产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第一,数字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数字技术,使得生产环节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数字化生产,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例如,通过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企业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力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第二,智能制造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智能生产计划、智能物流管理等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智能制造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定制化生产,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实时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使企业能够更快速地获取并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调整,预测潜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数据分析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智能生产革命。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重要机遇。第一,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行为特征等信息,为个性化定制生产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这种精细化的市场分析有助于企业开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第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渠道,使得个性化定制生产更加可行和便捷。通过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等数字化渠道,企业可以与消费者进行实时互动和反馈,了解其需求变化和反馈意见。基于这些数据,企业可以及时调整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等环节,实现更贴近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定制生产,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数字技术的进步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定制生产的技术支持。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按需定制产品,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和设计定制生产,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个性化定制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实现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智能互联,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智能化体验。
数智技术通过深化劳动分工、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提升生产力各要素的功能。首先,数智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复制劳动行为,执行和完成人类能力包括体力、脑力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创造出一种在很多方面高于人类劳动力的“新质劳动力”,优化了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其次,数智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了对低技能劳动力的依赖,由此形成对部分劳动力的替代。数智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进一步实现了对人类脑力和高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拓展了劳动力供给的范围,从总体上提升了包括劳动者体力、脑力、智力在内的综合能力。最后,数智技术应用不断拓展了劳动对象的应用范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大量原来不属于劳动对象的物质转变成为劳动对象。
数字产业化过程产生的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和驱动力。在数字经济时代,一大批以数智技术应用为基础衍生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由此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产业体系,并表现出显著的高成长性、高效率性和强竞争力,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产业基础和驱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将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三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国竞争日益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利用掌握核心技术的垄断优势,对中国科技进步采取禁用、断供、打压等策略,以不公平的手段拖慢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发展,用“卡脖子”的方式遏制中国科技的崛起。针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也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可持续的传统工业化向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大国竞争加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在当下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是挑战更是机遇。
技术创新环境的不断完善为新技术的涌现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先,政策法规的完善对促进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更容易获得资金和资源,从而鼓励他们投入更多智力进行科技创新。其次,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完善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大的保障,激励他们进行更大胆的创新尝试。这一机制还吸引了更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后,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新技术的涌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基础研究的深入探索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应用研究则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总体来看,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为新的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推动不同行业间融合创新的重要动力,促进跨界合作,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首先,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创新为知识和技术交叉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交叉融合中相互借鉴,激发了新的创新思路和方法,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跨领域应用。其次,跨界合作带来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效果。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整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加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种合作模式还有助于降低成本和风险,并拓展市场空间,实现多方共赢。最后,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有利于整个产业体系的协调运作和持续发展。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有机衔接和协同配合,促进了资源、信息和价值的流动,提升了整个产业链条的效益和竞争力。这种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有利于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的来说,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不同行业间的融合创新和跨界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推动了产业链、价值链的共同发展,为整个产业体系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国际合作交流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为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了重要渠道,同时也拓展了市场和合作空间,促进了新的生产力的形成。首先,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我国能够与世界各国分享科技创新成果和管理经验,加速信息和技术的传播和应用。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弥补我国在某些领域的短板,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国内技术和管理的不断进步。其次,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可以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和合作空间。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我国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商机和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国际化的合作模式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促进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最后,国际合作交流还可以促进人才的跨境流动和合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国际合作交流为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机会,促使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研究和项目,共同攻克科技难题,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国际合作交流还有助于构建开放型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形成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国际科技创新环境。总的来看,国际合作交流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我国能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展市场和合作空间,推动新的生产力的形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相关产业和技术不断深度融合和交叉渗透,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冲突不断加剧,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在变局中占据领先优势的关键。谁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方面率先取得突破,率先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谁就能够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赢得全球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特别是中国在经济与科技各领域的全面崛起,科技创新作为应对世界秩序变革和提升自身实力的主要手段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主战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获取原创性、突破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科技与产业基础,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更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具有深远的现实战略意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0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8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