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我在大学当老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别说上头偏心

“梅校长。”

“勤之。”梅盛林走近过来,又和陈勤之介绍:“这是上头管人事的杨司长,最近在下面检查工作,过来看看你。”

“杨司长。”

“勤之同志,一直都在听说你,今天总算见到本人了。”杨长胜热情的和陈勤之握手。

又问:“勤之同志,工作都还好?”

陈勤之说:“都很好的杨司长。”

“梅书记,这小伙子专业能力强,长得也很不错嘛。”

“小陈各方面都很拔尖,性格也沉稳。”

打过招呼在沙发坐下,办公室里的接待员给他们泡了茶水,三人就学校的工作和教育聊了起来。

杨长胜为为亲和,和陈勤之说话也很平近。

梅盛林陪两人在办公室聊了片刻钟,接到一通电话他就离开办公室了。

就算是没有这通电话,他也得让陈勤之单独和杨长胜聊聊。

人都下来了,该谈的总要谈。

梅盛林走后,杨长胜开门见山的说:“小陈哪,这次来汉城,其实是接到任务专门为你跑一趟的。”

杨长胜是上头管人事的一个副司长,接到王少涛让他下来谈谈的任务,他就下来了。

陈勤之看着杨长胜,杨长胜接着说:“南方药科大学那边的条件会好一些,有几个研究所的条件也都不错,都想邀请你过去。

不好直接问你们要人,所以我先过来听听你本人的意见。

南方药科大学的意思,你如果愿意过去,是直接去生药院,两年后可提正高,几个研究所的条件差不多,两年后可提研究员,小陈你明年才29对吧,你这很年轻,前途无量啊。

刚刚和你们梅书记聊了一下这事,他说看你自己的意愿。”

这事,前几天在郑立民家吃饭,陈勤之就预料到了,眼下倒是很平静,也没有为药科大学和研究所给的条件心动。

两年,这两年其实就是考评期。

自己这两年如果再做点成绩出来,在汉城大学同样能破格提正高,不必要跑的那么远。

研究所,他没有考虑过的。

他尊敬冯春生那样热爱科研,对科研纯粹的人。

但他没有冯春生纯粹,他是个俗人,他没有冯春生那么无私,他想搞研究,但他想把医药研究做的再大一点。

冯春生不是他的人生终点站。

看着杨长胜,陈勤之说:“杨司长,非常感谢药科大学和几个研究所的看重,只是我这边已经安排了明年读博,而且孩子马上要出生了,恐怕调动了位置也会力不从心,所以挪位置的事情就先不考虑了。

还劳杨司长给药科大学和研究所回复一下。”

汉城局面好不容易打开,他也在慢慢进入卫明理的核心圈,慢慢得到卫的支持。

去其他地方,去走向其他领导的核心圈,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也没有那么好的机遇。

陈勤之拒绝了这事,杨长胜说:“小陈,那边条件会更好,能够给你提供更好的环境。”

大家想挖陈勤之,无非都是赌这一点,搞研究的人,总归想要更好的条件。

陈勤之一笑的说:“现在都在发展,相信汉城的条件也会上去的。”

南方药科大学的条件是汉城好,但是留在汉城会更有利于他以后的发展。

看陈勤之完全没有调动的想法,杨长胜皱着眉头说:“也行,这人归根结底还是要在自己舒服的地方工作。

金子嘛,到哪都会发光的。”

又说:“刚才在你们实验室看了一下,条件确实还是差了一点,说句实话,你坚持留在汉城大学,我内心还是蛮感慨的。

上头的研究最近到了一点设备,我回去给你们申请几台,然后研究资金也给申请一点,尽量让你们条件有所提升。这些话你们梅书记刚刚在的时候,我都没有跟他提过,我这是见到你才有这想法的。

是爱惜汉城大学的这帮师生,想你们的环境稍微好一点,你们也别说上头偏心,上头也有上头的难,这精力和资金集中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小陈你是明白的。”

来之前,杨长胜完全没有想到帮他们申请设备和研究资金的事情,只想着怎么把陈勤之的思想工作做通。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见到陈勤之,看到汉城大学的研究室,还有那些在研究室里认真学习的学生,他心里动容了,生出了几分怜才,惜才之心。

反正话已经说出口,回去就算是撒泼耍无赖,也要给他们添几台设备,申请点款项下来。

陈勤之心里一热:“杨司长,太感激你了。”

杨长胜挥了挥手:“这都是应该的,都是工作内的事情。”

汉城大学的生药没有申请下来,但是实验室环境改造一下还是应该的,不然这发展也难提上去。

之后,杨长胜又把一张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材料纸递给他:“后面如果有什么想法,小陈你可以随时联系我。”

陈勤之接过材料纸:“行的,谢谢杨司长。”

……

见完杨长胜回到办公室,卫生出版社给他们寄的书到了。

就是他们出版的那本《药理学》,上次首发的5000册已经销售完,这次又再版了5000册。

陈勤之和向伟姜玉娥编写的这本书是属于专业类书集,所以销量没有文学作品那么夸张,毕竟面对的群体还是极少部分医药相关人员。

看陈勤之回来了,姜玉娥捧着书,就跟捧着宝贝似的:“小陈,你说这书怎么这么好看,你说这书怎么就写的这么好,我看着这里面的内容,我都不敢相信自己参与了。

小陈,我得请你吃饭。”

姜玉娥四十多岁了,算得上是学校的老资历,性格直爽,和这些年轻老师,还有学生都能打成一片。

向伟也在他们的办公室,他的高兴一点都不比姜玉娥少,他说:“那是陈老师把关的好,要不然我俩写的东西过审都难,陈老师改的,往里加的全都是精华。”

陈勤之说:“共同努力,共同努力,要是没有姜老师和向老师,这书也不能够这么快整理出来,你俩功劳为大。”

多亏他俩整理了那么多资料,写了那么多的稿子,后期校对也是他们。

要不然真没这么快的效率。

姜玉娥说:“什么都不说,走,中午我请你俩下馆子,想吃什么点什么。”

姜玉娥热情,陈勤之和向伟都没跟她讲客气,为人处世就是这么一来一往,以后大家还是要多多合作。

团结才是力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