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代序
中国文化的美学境界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中国文化从一定角度说,是一种审美型文化,而且向来特别重视人的审美体验。中国文化是富有生命力的,了解这独特的美感世界,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特质,在超越的境界中获得深层的生命安慰。

中国美学的起源

朱良志: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伴随着对美的追求的过程。比如说建筑,早期是穴居野处,渐渐有了房子、居所,后来发展到有恢宏的建筑、精致的园林等;又比如说语言,为了记录语言,产生了文字,文字产生后有了修辞,以至发展出诗、词等形式——人们用美的心灵、美的形式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可以说,对美的追求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

至于美学,有关美的学说,它的发展时间稍后。美学这个概念从西方传过来,但中国人对美的思考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贤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美的思考的文字。比如老子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当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时候,就显示出丑了,美丑是相对的)、孔子提出“尽善尽美”的观念,都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也就是说,关于美的观念在三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富有深度的言说。这些学说影响着中国文明的发展,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艺术创造上则更是如此。

王一川:确实,中国美学是伴随着中国文化的诞生而诞生的,更确切点说,中国美学正是中国文化机体的一部分。早期中国人在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过程中,在创造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创造了美的观念、美的意识以及美的生活方式。所以说,中国文化的历史有多长,中国美学的历史就有多长。中国美学的历史应该是同中国文化的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早期泉眼众多、溪流丛生,后来逐渐汇为一些主要潮流,经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形成了中国美学自己的特色。

文化心灵与美

朱良志: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观念,中国美学的创造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背景下产生的。

比如庄子讲“天籁”,天籁是什么?天籁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国人重视人与世界密合一体的创造,这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园林中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人的创造要体现出自然的节律,不露人工痕迹。为什么人的创造不能露出人工痕迹?是因为中国文化反对用控制性的、人为的方式,去撕裂人和自然之间的密合关系,中国美学重视的是“天趣”。

王一川: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同天人合一紧密相连的思想,这就是三才——天才、地才、人才。天人合一换一个角度看就是三才合一。古人说过,“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阴阳、刚柔、仁义构成了天、地、人这三才的系统。所以天人合一实际上是天、地、人三才合一。这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一套宇宙观、人生观,中国人看待世界的美也跟这个观念有关系。

中国美学的表述方式同西方美学不一样。我想起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一个洞见: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的,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确实,西方美学家善于运用理智性语言去分析审美对象,而中国美学家则自觉地以直觉方式去体验和品味对象,随处产生感兴。这种不同也很有意思。

中国美学关键词

朱良志:气韵生动。它是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的,当时是针对人物画来说的,后来变成整个绘画的纲领,甚至成为整个中国艺术所追求的纲领。

气韵生动要求艺术创造体现出一种活泼的精神面貌,这与中国人对生命的看法相关。西方人从灵和肉二者间看人的生命,而中国人却从形、气、神三方面看人的生命。形、神相当于肉和灵,但在形与神中间,还有个气。中国人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在一气中浮沉,这个气除了指外在物质形态,如空气、云彩、朝霞、暮霭外,还有一种无形的气,那就是人的生命力。这种气通形神,导内外,化天人,融物我,是生命的根源。

气是要活泼,韵是要有节奏,要把人的活泼的精神状态呈现出来,把人的生命感受的节律呈现出来。中国美学强调形神结合也与此相关。就像九方皋相马,意在“骊黄牝牡之外”。要看马的神情、马的骏逸,而不能停留在外在形式上。中国人追求气化氤氲的精神节奏,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是中国艺术的理想。

王一川:要理解气韵生动,还可以稍稍拐个弯来说。宗白华先生引用过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的一个观点,即每种文化背后都有独特的灵魂,这就是文化心灵。有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心灵或灵魂,就有什么样的基本象征体系来表达。斯宾格勒认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灵指向漫游,而代表它的中国艺术样式就是园林。但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文化心灵所向不是漫游,而是把握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也就是朱老师刚才说的气韵生动。而契合气韵生动的基本艺术样式则有中国画、中国书法等,例如中国画中的“空白”。中国美学中最重要的东西便是有节奏的生命,即气韵生动。中国宇宙观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道生气,气分阴阳,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就是氤氲化生。气韵生动就是这样来的,它代表了中国美学自己的独特气质。

朱良志:和,中国美学追求的崇高理想。不仅在儒家美学中,在道家以及后来形成的与禅宗相关的美学观念中,也讲究“和”。儒家侧重中和,道家强调天和,禅宗则讲平和,都是以和为重要理想。所谓和,是关乎人与自身、与他人、与天地自然一种和谐关系的建立,是天人合一哲学的重要体现。

王一川:如果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美学和艺术传统,还有两个概念可以补充。

一个是感兴。中国人接触世界万事万物,包括自然、人事,不是像西方人那样迷恋灵感,而是讲究感兴。好的文艺作品来自人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所产生的瞬间直觉。有了这种瞬间直觉,你就可以写诗、写书法、绘画,或创作其他艺术,你的艺术形象就是带有感兴的兴象。王羲之的《兰亭序》就反复陈述说自己是带着“兴感”和“兴怀”而书写的。而好作品一定要有余意、余兴、余味、余香,让观众可以回味无穷,这样有余兴的作品才符合中国美学的基本要求。

再有一个是意境。这是跟气韵生动相关的,气韵生动归根到底就是通过艺术的意境表现出来。不过在中国古代,很少有人把意境作为一个重要范畴来说。意境应当是现代人重新回眸和缅怀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传统时找到的一个关键词。

本书的结构

朱良志: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种层面,在“中国文化之美”这个主题下,本书选取了一些要点,分为三大篇章,来阐述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一个篇章讲人的精神境界,中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人格、提升人格境界而存在的,是修身之学。中国文化是一种“重品”的文化,提倡真善美的统一,如中国人欣赏梅兰竹菊,并不因为梅兰竹菊比其他花卉美,而是因为它们是人品的象征。因此本书第一个篇章定名为“美在品格”。

第二个篇章是“美在艺境”,艺术创造和鉴赏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中国艺术重视境界的创造,如王国维论词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就像刚才一川老师所讲的,中国美学追求意境(或称境界)。意境实际上是人的精神品格的延伸。

比如书法,书学如人学,书品如人品,书法的形式美感是人的精神气度的外在显现。再比如绘画,在西方人物画比较多,中国一开始也是人物画,渐渐地形成了以山水画为主体,画有十三科,山水打头,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再比如纹饰,各种器物上那种流动的线条,那种特有的造型,传递出人的独特的心灵世界。

第三个篇章是“美与生活”,是从衣、食、住、行中来谈中国文化中的美感。中国文化有浓厚的烟火气,就像庄子讲的,山林里面鸟被打光了,只有燕子独存,为什么呢?因为燕子的巢筑在人家的梁上,这就是有烟火气啊。所以第三个篇章是从人的具体生活入手,来谈中国人在世俗世界中展现的智慧人生和审美情趣。

这三个篇章,第一篇品格,第二篇艺境,第三篇生活,大致可以概括中国文化从物质到制度再到精神的一些断面,从整体上展现出中国人美感世界的荦荦大端。

王一川:本书做这样的篇章编排,正是想贴近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西方最早的哲人是自然哲学家,他们善于对宇宙自然做理性分析,探讨世界来自原子、分子,还是“永恒的活火”。他们发展出一套自然哲学理论,后来才转到人的生活。这就使得西方美学从一开始就带上重理性分析和重精确性等特点,带有理智美学的特点。

中国美学最初就是人本的,是人生哲学,研究人的心性、品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德行修养做好,首先要正心、诚意,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说中国走的是心性哲学、心性美学这条路,要求注重人的品行,要通过艺术境界、日常生活来涵养心性。最后的焦点是“成人”,这是人生在世一辈子的事。所以中国美学是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建立起来的,从人的品格到艺术境界再到日常生活,这个过程归根到底是一种心性美学的修为过程,是“成人之美”。

当下与未来

朱良志:中国美学对人生境界的提升非常重要。清代学者张潮用望月比喻读书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隙中窥月,从缝隙里望月,人和世界有阻隔;第二种是庭中望月,人走出去,天地开阔了;第三种是台上玩月,人与世界融为一体,这是最高境界。人生境界的提升使人们的生活、生命更圆满,人们会更感受到我融于世界,世界也融于我的情性。

中国美学重视人的品格的塑造。文明大家庭是由每一个个体所组成的,个体的心灵状态决定着文明本身的发展品质。尤其是在目前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环境中,人们内在世界的紧张已经在向各个方面蔓延。舒缓的、体验性的、散淡的、平和的中国美学系统,对当今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极佳的调和剂。

王一川:说到中国美学注重人的品格,我自然想到“文”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特殊地位。跟西方美学相比,中国美学与其说注重美,不如说更注重文。“文”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字形就像一个直立着并伸展双臂的“人”,表明中国人喜欢的美是与人相关的。中国人讲天文、地文、人文,主张用人心去加以汇聚,就形成“文心”,而“文心”的符号化才产生了中国艺术。所以说中国艺术的核心既是美,更是文,关键还是文心。或许可以说,中国美学应当是一种“文心美学”,它的基本框架或制度可以是美学的,但它的灵魂应当来自“文心”。

中国美学的很多精华,既在美中又在文中。所以今天我们来构建中国美学,既要现代美学,又要古典文心,让美和文汇通在一起,去开创中华民族新的未来。

(朱良志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南画十六观”负责人,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一川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艺发展史与文艺高峰研究”首席专家,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