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朕才是大明皇帝
在当地买办的热情协助下,大明的船队正忙碌地进行着规模宏大的贸易活动。
往来的人群连成一片,宛如一条巨龙在浩瀚的商海中翻腾。
船上装载的货物琳琅满目,金银珠宝、丝绸瓷器、茶叶香料,每一件都闪耀着诱人的光泽,引得港口内外商贾云集,竞相争购。
而交易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
既有来自锡兰的黄金,每枚重达一分六厘;也有大明发行的宝钞,在商人们的手中传递;更有古朴的贝壳钱。
但是更多的交易方式,还是————以物易物。
人们用各自拥有的奇珍异宝交换所需之物,使得整个港口充满了浓厚的商业氛围。
随着交易的进行,港口的喧嚣声此起彼伏。
甲板上,士兵们挺拔如松地站立着,警惕的目光扫视着四周,确保着船队的安全。
然而,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也不乏一些偷懒的。
水手和官兵趁着这短暂的间隙,悄然溜下船只,一头扎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寻找那些有着异域风情的女子,渴望在这异国他乡中寻找片刻的欢愉与放纵。
无论在哪个时代,水手们都喜欢在红灯区。
话虽如此,船队也并非没有女人,既有大明的接生婆,也有各国使团的女性。
这些女子多和宦官在同一艘船上。
洪保作为太监,骑着战马,立于甲板上,时不时在船板上跑马玩闹。
瞭望台上举着望远镜的哈只忍不住骂道:“你玩够了没有,要骑马去岸上玩行不!”
洪保提起缰绳,道:“这可不行,我们要防备亚烈苦奈儿(维罗)的海盗船队,我听古里的使臣说了,他最近不知从哪里招到了一批很厉害的海盗。”
哈只打了哈欠:“我看就是从西边古里那边招募的,这群天竺人嘴里就没一句真话。”
他对天竺人的印象很差,觉得这群人的嘴里大多只有两种话。
谎言和大话。
在心里鄙视了这群天竺人,同时也在惋惜。
我怎么就这么会开船?
这么会海战?
因为太会海战,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陆战了。
哈只很怀念过去在草原奔驰的感觉。
“嗯!”
哈只忽然眯起眼,从望远镜的视线的尽头,隐约看到了红色的烟雾。
“看来我们有客人了。”
在港口远处的河边,一艘艘船带着物资,载满了僧伽罗人、马来人和汉人的士兵,身穿铠甲,手持利刃,正在地上列阵。
还有一群人乘坐着战船,从科伦坡出发,要截断大明船队的退路。
陈聪忍不住对着僧伽罗人的头目骂道:“快点停止你们这个该死的仪式,大明看到这烟雾,会警觉的!”
“不行。”那头目点头道:“这是取悦时母的仪式,她会保佑我们旗开得胜的。”
任凭陈聪催促,这群人也只能缓慢行军。
五万人的大部队,看着人数众多,但是来源却不是一支部队,而是僧伽罗人、锡兰军事贵族、马来海盗、汉人海盗、天竺土邦刹帝利、倭国海盗……
可以说是多国部队。
想要顺利指挥这支军队,完成需要一定纪律性的战术,几乎不可能。
当一群人正在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一群人则已经准备就地生火做饭了,还有部分人已经和大明船队的步兵交上手了。
哈只带领着三艘战船,直接拦在了港口处。
砰!
将军炮火力倾泻,发射出了专门的炮弹,将过来的战船全部轰沉。
哈只对着鼓手、旗手大喊道:“放下船锚,我们今天就挡在这里,什么船不船的,我们现在是炮台,炸他娘的!”
装备将军炮的战船,丝毫没有移动的意思,反而挡在了入海口,向着接近的战船发射炮弹。
这一招直接震慑住了海盗的战船。
“为什么不靠近,你们莫非是在怕?”朱允炆质问身边的人。
那头目连忙解释:“并非我等畏战,而是海上作战和地上作战不一样,需要双方的战船撞在一起,之后用木板、绳索将战船连在一起,双方在甲板上进行白刃战,但是这个,这个……”
他指着远处的三艘船,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
这也太欺负人了。
两侧装备了火炮,而且还有开花弹,只要接近就是一发炮弹,整个战船都会被打的散架。
这接舷战没法打!
霎时间,海盗集团大大小小的战船五十多艘,全部被堵在刻入海口,根本不敢靠近。
此时,港口的船员已经向着海船撤离。
至于来不及上船的,王景弘下令直接丢弃,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这些被丢下的倒霉蛋,要是无法找到船队,怕是要等到船队第四次下西洋才可以回家了。
一直到了正午,后方的军团才拖拖拉拉地在港口和大明的步兵发生小规模冲突,大明的官兵且战且退,向着海边的宝船撤离。
朱允炆双眼爆出血丝,眼睁睁地看着三艘马船离开港口,去到了海面之上,似是看到了未来。
要是不想点办法,船队就要全身而退了。
“呼……”
深吸一口气,朱允炆眼神变得坚定,对左右说道:“升旗。”
头目先是一愣,有些迟疑:“陛下,这群逆贼不会将计就计吧。”
“陈益,为我更衣。”朱允炆没有回答,而是让亲信为他更衣。
他从南京逃出国,身边带着几个人,再加上这些年从大明本土暗中招募的人,虽然不多,但都忠心耿耿。
陈益上前,脱下朱允炆的铠甲,为他换上了龙袍,又为他戴上冠冕。
后方的主杆上,逐渐升起了一面大旗。
这艘战船毫无畏惧的从卷缩在出海口的众多船只中驶出,向着三座宛如礁石,挡住所有战船的大明宝船而去。
甲板上哈只举着望远镜,将那升起的天子大纛收入眼中。
“开炮。”
他放下望远镜,脸色阴沉的开口。
旁边的旗手、鼓手看不到那艘战船,听到了哈只的命令,立刻擂鼓,炮弹霎时填装,火炮手按照演习时的动作,对着那艘朱允炆的战船瞄准,调整火炮。
火炮手霎时失神。
那艘毫无畏惧驶过来的船上,一道金黄的旗帜迎风摇曳,似是金色的云朵,让人难以忘怀。
船首,一人天子常服,乌纱折角向上巾和盘领窄袖袍,用金、玉、琥珀、透犀作为装饰,彰显奢华。
衣服上绣着龙。
那可是龙!
在服饰上使用龙的图案,唯有天家。
砰!
这一轮齐射,只有五个炮管开火,剩下的将军炮久久没有点火。
海上颠簸,距离又远,炮弹没有打中那艘船。
朱允炆已经站到了船首。
这艘船竟然和朱瞻壑来时乘坐的宝船样式类似,最前方有个凸出的平台。
风吹起朱允炆的衣角,一枚炮弹落在了他右边的水面上,溅起一朵大水花。
废帝纹丝不动。
哈只咬牙切齿,却不敢再下命令。
三船的官兵都看见了,看到了朱允炆,他们此时忍不住想起那个传闻“皇帝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他们原本不信,现在由不得他们不信。
朱允炆深呼一口气,似是要将这些年的东躲西藏全部吐出来,用洪亮的语气,向这个世界宣布————
他建文帝还没有死!
“朕闻天命有常,惟德是辅。”
“太祖高皇帝肇基明室,垂统万世,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朕太祖高皇帝之孙,孝康皇帝之子,承大统,兢业守成,期于永保洪业,共享升平。”
“夫燕王棣,朕之叔父也,受封北藩,拥旄钺,当思报效国家,恪守臣节。”
“然棣乃包藏祸心,阴蓄异志,不思太祖之恩,不顾骨肉之情,竟敢兴兵作乱,犯上作乱,是可忍孰不可忍!”
哈只偏过头,咬着牙,只说了一句话:“放行,假装没有看到。”
他又补上一句。
“我们什么也没听到。”
随着这句话,朱允炆的船来到了海上,在船队面前驶过,他的声音传到了远离祖国的海员们的耳中。
“棣之罪,罄竹难书。”
“不忠,背君父之命,违朝廷之法。”
“不孝,弃祖宗之训,忘家族之恩。”
“其行径,神人共愤,天地不容。”
“今朕昭告天下,燕王棣之逆行,实为谋朝篡位,图谋不轨。”
“凡我大明臣民,当共讨之,勿使逆贼得逞,以安社稷,以慰太祖在天之灵。”
“朕誓与棣不两立,誓与国家共存亡。”
“天下忠臣义士,当奋起抗敌,护国安民,共诛逆贼,以正纲常,以明法纪。”
朱允炆昂起头,期待地望向了港口的无数大明船只。
“尔等可愿弃暗投明,随朕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