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在诗意与现实之间
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彼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体积最庞大,内部装潢最豪华,享有“永不沉没”之誉的泰坦尼克号游轮(RMS Titanic),在大西洋首航,也是最后一次航行时,与一座漂浮的冰山相撞,之后在2小时40分钟之内,船体断成两截,沉入大西洋3700米深处。这艘堪称伟大工业成果的远洋邮轮在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海域、大浅滩以南95千米处,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惊艳的一生。1500多名未能登上救生艇的乘客和船员,不幸成为其陪葬品。
惊心动魄,悲欢离合的场景,不亚于本世纪美国的“9·11”事件。直到1997年被英国杂志Empire评为“世界最伟大的20位导演”之一的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在他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忠实地再现了事件的全过程,这个故事才广为人知。巨轮的沉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神秘的力量,以及命运的偶然、莫测。
有些人永远抹不去这样一幅画面:这艘当时继埃菲尔铁塔之后最大的人工钢铁构造物、工业时代引为自豪的产物,在海底昂着头,残破和锈蚀似乎也难掩它的骄傲。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逊(Morgan Robertson,1861—1915)就曾出版过一本名叫《徒劳无功》的小说,小说中描写了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泰坦号(Titan)从英国驶向大洋彼岸的美国。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豪华的轮船,满载非富即贵的乘客。与泰坦尼克号事件相比,小说的内容除了船的名字几乎相同外,还有许多其他相似之处。两船都是处女航就沉没,都是撞上冰山,肇事点都在大西洋,出事时间都在4月份,航线都是从英国到美国,船身长度都是200多米,船员和乘客数都超过千人。事物的联系有时巧合得令人惊叹。
詹姆斯·卡梅隆为还原泰坦尼克号的事故经历,花费了两亿美元制作电影《泰坦尼克号》。启航的镜头是在一个停车场上搭建的绿幕前拍摄的,沉船的画面是使用模型加上电脑特效模拟的,这是最早的虚拟镜头之一。詹姆斯·卡梅隆利用当时先进的CG(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并大规模使用动作捕捉技术。
1997年,电影一经上映便打破了电影史的票房纪录,并于1998年在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了其中11个奖项。詹姆斯·卡梅隆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到达了巅峰。在泰坦尼克号3D版本转制的工程中,他也投入了60周的时间,与300位计算机工程师共同打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卡梅隆为虚拟电影市场的场景应用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位技术“狂人”意欲为电影工业的虚拟应用树立技术标杆,这从他1992年成立自己的特技制作公司“数字领域”(Digital Domain)的名字中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