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捡到曹魏江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曹植暴怒

曹植起身,踱至窗前,凝望夜空,眼中闪烁着怒焰。

“孙权,刘备!真当我曹植可欺不成?”曹植的声音,沉如闷雷,他的双拳紧攥,几乎要将掌心刺破。

“公子,您面色堪忧,可是忧心今日之战?”崔琰处理完书院事宜,回来向曹植禀告,却见其伫立窗前,面色尤其难看,不禁关切询问。

曹植转过身,面色已恢复波澜不惊:“叔父,我无恙。不过再思量如何一雪今日之耻辱,铲除孙权这心腹之患。”

崔琰行至曹植身旁,语重心长:“敌人此番虽令我们受创,但也暴露了他们的战术。只要我们密布防备,警惕不懈,敌人便无隙可乘。”

曹植颔首,他行至书案前,提笔在一张素纸上写下“孙权”二字,笔力之重,几欲洞穿纸背。

*

凉州之地,每逢冬日便愈发苦寒。马腾与韩遂围坐于沙盘之前,面色凝重。

“辽东公孙渊、江东孙权已应允结盟,张鲁亦有联络之法。”马腾指尖轻点凉州之地,声若闷雷,“此汉中,乃我等天然之险,若曹操作势于张鲁,切不可坐视。”

韩遂颔首,目光锐利如刀:“确实。张鲁若陷,凉州将直面曹贼锋芒。今刘备于益州作乱,刘璋昏庸,被其夺权,此乃天赐良机。”

“刘备此人,非寻常之人。能于危难之际,抢夺刘璋益州之势,其心思与实力不可小觑。”马腾沉声道。

韩遂冷笑:“刘璋无能,手下却人才济济,益州之地,合该由其部下英杰统领。只可惜,此番恐怕皆为刘备铺路,枉做嫁衣。”

“益州之乱,于我等而言,未必无益。”马腾目光如炬,“刘备与刘璋之争,势必消耗彼此之力,此乃我等之机。”

“我等当密切关注汉中张鲁之动向,若曹操真有异动,我等必须立刻应对。”韩遂声中透出决意。

马腾点头:“我已令马超前往联络张鲁,务必确保汉中之安。同时,我等亦需加紧练兵,随时准备迎击曹操。”

“如今辽东公孙渊与江东孙权虽已结盟,我等亦不可放松警惕。”韩遂提醒道,“他们皆各有所图,我凉州必须时刻提防。”

“此乃自然。传我令,全军戒备,密切关注汉中与益州之动向。”马腾之令声在府中回荡,其声充满力量与决断。

“遵命,将军!”门外士兵应声而去。

凉州这边密切关注汉中与益州,而邺城的曹操,对凉州之筹谋,亦从未稍离。

议事厅内,曹操居于主位,目光扫视着厅下谋士与将领。冬日严寒,火盆中炭火熊熊,却难消曹操心中一统江山的壮志。

“主公,岁末天寒,出师远征,兵马易疲,粮草难继。”钟繇越众而出,面带忧色,“严寒之下,士卒恐难抵风霜,粮道亦受阻于冰雪。”

曹操缓缓点头,指尖轻扣案几,沉思不语:“钟繇之言,未尝无理。然我志在天下,岂因一时之寒而改?我意派你带兵前往。”

高柔亦出列,拱手而言:“主公,臣以为,此时发兵,关中诸将必疑我等用心,或致张鲁生变。不如先稳三辅,后图汉中。”

曹操目光如剑,直视高柔:“依你之见,计将安出?”

高柔声若沉雷:“只要关中安定,张鲁可不战而降。”

荀彧亦步前奏曰:“主公,高柔之策,臣以为善。若三辅既定,凉州自是囊中之物。”

曹操起身,负手踱步,目光穿透窗棂,凝望远空,似要洞悉未来之势。

“荀彧、高柔,你等之议,我已尽知。”曹操语带决断,“便依你等之计,先固三辅,待明春回暖,再图汉中。”

厅中众人闻言,皆领命而去,心知此策将予他们更多时日,以备来年之战。

议事散罢,曹丕目送曹操背影,忆及司马懿日前之言,心潮澎湃。只觉得此时正乃争取战功、展露才能之良机。

曹丕急步趋前,低声道:“父相,儿子尚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曹操转侧,目光如刃,“子桓,你我父子,有何言不能讲?”

曹丕昂然挺胸,声若金石:“父亲,儿愿领精兵赴关中,为父解忧。”

“子桓,若你领兵,计划如何行事?”

曹丕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筹谋久矣之策娓娓道来:“父亲,关中历来为四塞之地,南倚秦岭之险,东凭潼关、黄河之固,西临陇山、六盘之峻,北负陕北高原之广。以其地形之要冲,二万精兵可当百万之师。”

曹操微微颔首,示意曹丕续言。

“父亲,攻关中,其途不过三。一者北路,出河东,自蒲坂津西渡黄河而入;二者中路,经潼关直入;三者南路,南下宛城,绕道武关、蓝田迂回而进。”曹丕侃侃而谈,目光锐利。

“而自古以来,秦汉皆凭关中之险要,一统天下。故若要破马腾韩遂之势,占据关中,必以智取胜。”曹丕语透果敢。

“夏侯渊与徐晃如今新定太原之乱,军队可沿汾河出河东,此为北路。”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未料曹丕竟有此等谋略。

“父亲,儿愿亲率大军,沿北路而进,同时遣精干使者,游说关中诸将。若能如此,关中可图也。”曹丕声中充满自信。

“子桓,然关中形势错综,马超、韩遂皆非泛泛之辈,你有何策以对?”

“父相放心,儿已有对策。可先以夏侯渊、徐晃之军牵制敌军主力,另遣小股部队骚扰,使其疲于奔命。待其军心动荡,再以主力大军压境,一战而定。”

曹操面露悦色,“子桓不负我所望。此番出征,便由你指挥,但切记,不可轻敌,务必谨慎行事。”

“儿臣领命,定不负父亲所托。”曹丕抱拳,唇角微扬。

曹操目送曹丕离去,见其背影渐行渐远,心中暗忖,此子之见,竟与自己心中筹谋不谋而合,果真虎父无犬子。

然则,子桓与子建皆有过人之才,究竟谁才是曹家未来之主?他心中天平摇摆不定,一时难以决断。

步入后宅,卞夫人见其面色凝重,便上前细问缘由。曹操遂将曹丕之言及心中所虑,一一告之。

卞夫人听罢,轻声笑道:“夫君,我儿皆人中龙凤,各有千秋。此乃我曹家之幸,亦是天意昭昭,佑我曹氏一门。如此麟儿,旁人家族得其一便心满意足,怎么夫君两子皆是如此,反而惆怅起来?”

曹操闻言,紧握卞夫人之手,目光中既有柔情,亦有傲视天下之坚定:“夫人之言甚善,我曹家儿郎,自当乘风破浪,一统江山。汉室气数已尽,我曹家必当取而代之。”

卞夫人见曹操眼中自信满满,亦不禁为之动容,柔声道:“夫君雄才大略,儿郎们皆以您为榜样。有您掌舵,定能兴盛不衰。”

曹操微微颔首,心中焦虑渐渐散去,自己一生戎马,打下的基业需要一个同样出色的继承者,至于花落谁家,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