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课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8章 语言魅力 自然深情和答案多元

《父亲、树林和鸟》,这是一篇充满深情与细腻描绘的课文,精读课文部分时,我设定了两个核心教学目标:首要任务是引领学生们深刻体会课文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其次,则是透过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们能够深切感受到父亲对鸟儿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为了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课堂伊始,我引导学生们聚焦于课后第三题所提供的三句话,这些句子恰好取自课文第二段的前半部分,且均为文中的精髓所在。随后,我巧妙地利用《七彩语文》这一优质教学资源中的视频教学片段,让学生们置身于一个由众多教学专家精心编织的智慧课堂之中。视频中,那些如“幽深”“雾蒙蒙”“浓浓的苦苦的”“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等词语,在老师的讲解下变得鲜活起来,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们仿佛能亲眼见到那片被雾气缭绕、深邃莫测的树林,感受到父亲那仿佛与树木融为一体的静谧与专注。通过比喻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父亲与树林之间那份难以言喻的和谐与统一,这也正是现代教育资源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独特魅力所在。

视频播放结束后,我适时地引导学生们回归文本,强调了文章的主人公——父亲,以及他与树林和鸟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此时,我抛出一个问题:“那么,文中的‘我’是否就显得多余呢?”这个问题迅速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在之前的视频中,已有一句带过:“我的作用是衬托出父亲对鸟的熟悉和了解。”因此,学生们很快便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我进一步强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应当更加关注“我”这一角色的定位:作为旁观者、叙事者,同时也是父亲与大自然之间深厚情感的陪衬者,“我”的存在让故事更加真实、饱满。

紧接着,我们围绕课后第一题“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我引导学生们了解猎人的特性:他们熟悉环境,了解猎物,往往以捕杀为生。而文中的父亲,他对这片树林、这些鸟的了解,同样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如果父亲是猎人,那么这些无辜的鸟儿无疑将面临巨大的威胁。于是,学生们纷纷在文中寻找那些能够体现父亲知鸟、爱鸟的句子,通过品读和体会,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父亲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在达成这一大目标的同时,我还巧妙地渗透了一个小目标:语文答案的不唯一性。以“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这一问题为例,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睿睿最初认为是因为作者没有认真看,但这个理由很快就被书中的“我仔细找!”所反驳。兮兮则给出了更为合理的解释:“因为父亲有经验,会观察,所以能发现树叶动,而我虽然仔细看了,但跟父亲比,还不够仔细。”这个答案得到了我的肯定。随后,玥玥和萌萌也给出了类似的回答,我借此机会提醒学生们,只要言之有理,就是正确的答案。

为了拓宽学生们的思维,我亲自进行了其他可能性的猜测:“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这样的呢?当父亲看到的时候,鸟儿正好在动,而当我去看的时候,鸟儿却已经停下了动作?”这个猜想让学生们眼前一亮。我继续引导:“还有没有一种可能,父亲看的时候雾气较淡,视野清晰,而我朝那儿望去时,较浓的雾气恰好飘过来,遮挡住了晃动的树叶?”学生们听后,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们开始意识到,语文的答案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同样,在完成课后第二题最后一个判断题“父亲曾经是个猎人”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无论判断对错都是满分答案。有的同学认为,父亲之所以对树林和鸟儿如此熟悉,可能是因为他曾经是猎人。这个答案得到了我的肯定,因为它符合逻辑推理。而有的同学则提出,根据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父亲一生最爱树林和歌唱的鸟”的描述,父亲不可能是去猎杀这些他深爱的生灵。这个答案同样令人信服,我微笑着给予了表扬。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