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让天下人都签投名状
后汉乾祐元年(948)八月二十日,郭威率军抵达河中城下。此前白文珂等人已经将李守贞击败,只是河中城壕深池阔,粮食充足,无法攻克。
时间的优势站在李守贞一边,他坚持得越久,刘承祐的江山就越濒临崩溃。郭威作为后汉的最后一张王牌很清楚这一点,却偏偏遂了他的愿。
郭威下令停止强攻,在城南、西、东三面设寨,征调周边五县百姓近两万人,在三寨和河中城之间筑起了连接不断的小型堡垒,形成立体工事。完工之后,郭威按兵不动,也不让百姓还乡。
整个军队莫名其妙,不懂郭威想干什么。不久之后,李守贞突然派兵出城突袭,慌乱中后汉军放弃堡垒,退守大寨。奇怪的是,李守贞并不追击,而是抓紧时间尽可能多地破坏堡垒。
等后汉军重新集结,列队出战时,敌人已经退回城里。他们面前只剩下断瓦残垣,几个月的辛苦劳作就这样毁于一旦。军队里怨声一片,郭威却不为所动,下令再次筑垒。这时大家才明白他为什么不放百姓回乡。之后的事情就像复制粘贴一样无聊,只要有堡垒出现在城外,李守贞就会发疯似的冲出来,必须毁掉才能安心地回城睡觉。
这个过程重复了整整一年!
李守贞的部队越打越少,除了战损,更多的是趁机逃跑。一年后郭威终于下令攻城,三面强攻,北面放行,河中城一鼓攻下,李守贞全家自焚。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凤翔节度使王景崇和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接连投降。
郭威用最小的代价,得到了最圆满的战果。之所以能这样,在于郭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与其强攻损兵折将,有没有办法让躲在城里的李守贞主动出击,到城外作战?
不断重建的堡垒就是答案。
郭威准确地掐住了李守贞的心理痛点,河中城死守无援,郭威尽起后汉精兵来攻,一座座新建的营寨堡垒向他步步逼近,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到绝境的李守贞再也无法忍受这些本是无害的挑衅。他只能一次次冒险出城,毁灭堡垒来维持自己还能生存下去的信心。结果就是,郭威只用了一些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就达到了克敌制胜的目的。
赵匡胤一直都在近距离观摩着郭威的决策,他看到了实际演练中的领导艺术。在军队这个大熔炉中,他经受锤炼,去芜存菁,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渐谙世事的青年。
在这期间,他更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一个在当时同样不起眼的年轻人,此人名叫柴荣。
郭威以极小的伤亡数字拿下了完整的河中城,让后汉天下重新恢复平静。凯旋路上,他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百官恭贺,民众感恩,郭威的声誉上升到了顶峰,刘承祐也加封他为检校太师兼侍中。郭威正式成为后汉朝中第一人。
一时间觥筹交错,欢声盈耳,世间变得美好。开封城里万人空巷,在热烈庆祝的人群中,赵匡胤在第一时间里脱离了部队,奔向了自己久违的家,他要去探望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三年多了,家里人都别来无恙吧?
家中平安,母亲安好,小妹也在,二弟匡义长大了,三弟匡美已经出生,所有人都很健康,只是没有见到他的父亲。赵弘殷所在的禁军在这次平叛战争中被派上了前线,和他不在一个战区,可以肯定的是还活着。
这是多么地幸运,赵家两位职业军人同上战场,都还活着。赵匡胤终于能放下自己提起的心,一年的期盼,一年的忐忑等待,终于等来了胜利和亲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但是,在宫廷里的刘承祐却心情沉闷。即位时的五大顾命大臣不仅都在,执掌兵权的郭威,权势还愈加显赫,刘承祐越发如坐针毡,他必须做点什么!
四个月后,郭威被派往边疆抵挡契丹,但是当他率军赶到时,根本没有外族入侵。随即皇帝的命令传到,令郭威就地驻扎,防备契丹。后汉军方第一人就这样被调出京城,到边疆站岗。
部下愤愤不平,老于世故的郭威却只微微一笑,自己功高震主,还能平安离开政治中心已经是恩遇,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这一次,郭威显然低估了皇帝的决心。
后汉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十四日清晨,皇帝杀人了。杨邠、史弘肇、王章早朝时刚走到广政殿,就被早已埋伏的武士们击杀。三个老谋深算、终生在阴谋诡计里打滚的人死在了皇帝的雷霆手段之中。最高明的计划就是一点都不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最突然、最彻底的效果,兵权、财政权一举收回。五位顾命大臣除了郭威在外,只有宰相苏逢吉还活着,只因为他是个百无一用的文人。
消息迅速传到边疆,郭威惊愕之余深感迷惑。发动政变,为什么要事先把他派出京城?是有他在,不敢动手吗?可是眼下他手握后汉重兵,如若被逼造反,刘承祐又将如何善后?他找来亲信宣徽使王峻讨论,两人都摸不着头脑,只好静观后变。很快帐外送来一封从澶州发来的加急密信。信是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联名寄来的。他们聚在一起,是因为皇帝的密诏。
刘承祐密诏李弘义去澶州杀王殷,密诏郭崇去郭威驻地魏州杀郭威和王峻。李弘义最早得到命令,他证实这确实是皇帝的密诏后,第一时间找到了王殷,两人迅速结盟。
年轻的皇帝错误地相信了自己的臣子,他在造反风行的时代,做着改朝换代的杀头买卖,居然以一纸诏书的形式委派给之前没有沟通过的人,这是怎样愚蠢的行为!就算李弘义忠心耿耿,都不敢陪他这么玩。
李弘义、王殷一刻都没有耽搁,以十万火急的速度抢到了郭崇前面,提前警告了郭威。郭崇随后赶到,他表示诚意的办法是直接把皇帝的密诏交给了郭威。
郭威亲眼看到了后汉皇帝刘承祐签署颁布的诏书。黄纸黑字,证据确凿。现在他对死去的故主刘知远、对天下都有了交代。
郭威高速处理着一个个迎面而来的问题,上一次他想的是怎样让李守贞主动出城作战,这一次是怎样让部下们主动跟随,甚至是乞求他率领军队造反,问题的答案就在刘承祐的诏书里。
郭崇带来的密诏是下令处死郭威本人,郭威稍微改动了一下,处死的变成了他的各位重要下属,然后把诏书给他们看。这比什么都能鼓舞士气,军队立即集结,当天就向首都开封进发。
世道荒唐,郭威“臣不敢请,亦不敢辞,惟陛下命”的回答犹然在耳,居然就要造反了。行进间他没有担心失败,因为他不可能失败,重要的是他想要一个怎样的胜利。就此杀了刘承祐吗?真的改朝换代吗?
此时此刻,没有证据能证明郭威有篡逆之心,然而千古以来从没有反叛之后还能宾主相宜的君臣!但眼下还有更重要的,在郭威决定反叛之时,他却有个致命的弱点被刘承祐抓在手上,这件事成了郭威喉咙中的一根刺,让他的心无法安定。
直到有一天,军营里突然抓到了刘承祐派来的一个奸细。郭威一反常态,屏退了手下,和这个奸细单独相处,郭威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没有人知道奸细是如何离开的,但郭威衷心地祈祷这个奸细一路顺风,平安无事地回到京城,好让他亲手缝在该奸细衣领里的密信,能让刘承祐看到。
在信里,他郑重地向皇帝保证绝对没有反叛之心,他和将士们都是绝对拥护皇帝的,请皇帝千万不要轻信某些人的谣言,考虑到天下苍生,给和平一个机会……同时也给你刘承祐自己一个活命的机会!这才是这封密信的真正内核。
郭威强调自己手握大军,皇帝的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他的家眷还在开封城内,他的父母妻儿的生死同样在刘承祐手里。他希望刘承祐能有所顾虑,只有放过他的亲人,才能保住皇帝自己的性命。
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可怕,可是连游戏规则都不懂的人才最可怕!
郭威万万没有料到,刘承祐接信之后,没有回复一个字,第一时间就把郭威留在开封的亲属一个不留地杀掉!包括郭威养子柴荣的家眷。
柴荣的三个儿子,郭威的两个儿子都在被杀之列。刘承祐断绝了郭威的后路,同时,也把自己的后路彻底断绝。但他绝对想不到,他的杀戮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在这场两败俱伤的赌局中,一个外人成了最大赢家。
悲愤的郭威在滑州誓师,为了必胜,他听从了王峻的建议,向军队郑重许诺,攻陷开封,尔等可以在京城剽掠十日!
刘承祐,我一定要你付出代价,一定要你死!
郭威进兵之快,令开封措手不及。十一月十一日后汉皇帝刘承祐杀三大朝臣夺权,十一月十四日郭威接到密报,十六日抵达了澶州,二十日进驻封丘(今属河南),距离京城开封不足百里。
面对近在咫尺的致命威胁,刘承祐向全国发出诏书,命令各地节度使进京勤王。各镇兵马纷纷响应,其中声势最大的是兖州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而隔天之后这位节度使就证明了他的“不同凡响”。
眼下有人有枪了,但是钱呢?要是没钱犒赏军队,援军随时可能变成叛军。可是刘承祐接手国家时已是一穷二白,各朝皇帝连年征战,再加上契丹人不时南下搜刮劫掠,国库里根本没有进账。为壮士气,刘承祐打开了最后的库房,给每个禁军发了二十贯军赏,外地兵减半,只有区区十贯钱。
后汉乾祐三年(950)十一月二十日,后汉皇帝刘承祐的部队带着可怜的卖命钱,开赴战场,迎战只要取胜就可以在京都开封剽掠一旬的反叛军队。当晚,刘承祐站在开封城头,目送他的军队离开。军队的数量似乎已经很多了,包括赶到的援军和开封城里几乎所有的禁军,这几乎是他可以动用的全部力量。但是能赢吗?他要面对的是帮助后汉王朝开疆立国、稳定江山的第一军事强人,是他曾经唯一的救星。
慕容彦超,真的能行吗?对于慕容彦超,我们除了知道他是驻防兖州的泰宁节度使外,再没有更多的消息,但就是这个人,将决定皇帝刘承祐的生死和后汉江山的归属。
第二天,封丘之南刘子坡,慕容彦超终于遇到了郭威。在交战的前一刻,刘承祐无法抑制内心的焦灼,来到了军前,在慕容彦超的耳边轻轻地问了一句:“怎么样,有没有把握?”
慕容彦超猛然间激昂起来,对皇帝拍起了胸脯:“臣必胜!请陛下看臣如何破贼,臣不必与他们交战,只需在阵前喝令,他们就会投降!”
刘承祐长出一口气,他终于可以放心。但他不知道的是,慕容彦超回到前线,在下达最后命令之前,漫不经心地问了身边的部下一声:“对面除了郭威,还有些什么人?”此言一出,部下们立即面无人色。马上就要开战了,他们的统帅居然还不知道对手具体都是些谁!难道统帅接到诏书后,带他们一路狂跑,此外连一点准备都没有?
手下们面面相觑,慕容彦超也有了些许犹豫,但他还是马上下达了命令——进攻!
这场战斗从慕容彦超发起的进攻开始,大约不到半小时就完全结束。慕容彦超溃不成军,但他的马跑得比谁都快,大有一骑绝尘之势,一路逃回兖州。从此以后,刘承祐再没有见过这个人,郭威也在战场上一脸茫然,没想到最终的决战居然赢得如此轻松,而对方的主帅居然跑得如此之快。
刘承祐也不见了,他比郭威先做出了反应,抢先向开封撤退。他还抱有一丝幻想,他还年轻,还有来勤王的节度使,只要能活着回到开封,坚守几天,就会再有生机。他再一次错了,在乱世之中,君臣之间早已失去了忠诚与信任,只剩下背叛。刘承祐在开封城下被自己的臣子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只得逃亡。而此时郭威对这个人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他的兵直扑开封。
请注意,是他的兵,而不是郭威本人。这时的郭威也无法控制他的军队,士兵们清楚地记着他在开战前的许诺,每个人都想着平日在开封城里可望而不可即的钱、财、女人,他们已经疯了,他们要去抢!至于刘承祐,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结局早已注定。
后汉乾祐三年(950)十一月二十二日,开封。在这个千年古都、繁华世界里,局势完全失控,开封城就像被煮沸的开水,四处火光冲天,哀号遍地,满城都是空前亢奋、四处劫掠的士兵,无数人将家破人亡。
在这一片沸腾之中,只有两个人保持着冷静。一个是赵匡胤,他哪有心情抢劫?他和外地兵在本质上不同,他的家就在开封!开封城门打开时,他第一时间冲了进去,但不是为了抢占财宝,而是抄近路直接狂奔回家,站在自己的家门前,拔出刀,把所有的亲人挡在身后。
在满城红了眼的乱兵中,他只能用刀守护自己家人的安全。
历史记载在这次仅比屠城稍差的抢劫中,赵家没有任何人伤亡。但满城的火焰、震耳的哭号以及彻底疯狂的乱兵给赵匡胤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他深深地痛恨这一切。这样深刻的经历,让他在不久的将来,成功地阻止了另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
另一个能保持冷静的人就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郭威。郭威冷眼旁观,注视着身边发生的一切。难说这时他是什么心情,他没有制止,或许是他不想,更可能是他不能,但是他也没有参与。这让人费解,他应该是最有复仇欲望的人,他满门的亲人刚刚死在后汉皇帝刘承祐手里,他应该去向刘氏家族讨还血债!皇宫已经近在咫尺,他只要随口一个命令就能痛快淋漓地复仇,可他偏偏只是沉默地坐着。
抢劫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部下王殷、郭崇赶来请命,如果再不制止,到夜里开封就是座空城了!于是郭威下令宣布抢劫提前结束,但是士兵们意犹未尽,他迫不得已杀了几个人,才控制住局面。
接下来才是正戏,之前的劫掠杀戮与此相比不过是前菜。既然是造反,就得确认谁才是最后的赢家,所有将领、朝臣都准备恭祝新皇帝。但郭威随后的举动却将兴奋的众人打入失望的深渊,郭威平静地站起来,轻声地说:“我们去皇宫吧,我好久没有向李太后请安了。”
什么意思?李太后是刘承祐的生母,造了人家的反,抢了人家的都城,然后去请安?就在这时,意料之中的消息终于也传来了。昨天,刘承祐在距离开封二十余里的北郊一个叫赵村的小地方被原部下郭允明追上杀死。现在好了,杀了人家的儿子,还有必要去“请安”吗?然而郭威依然不改神色,只是点了点头,再次向皇宫走去。
郭威与李太后的见面感人至深,两人同样都为对方的经历遗憾万分,随后迅速达成了共识,共同发布了三项决定:
一、这座江山仍然姓刘,不存在动乱与平叛;
二、新皇帝将由文武百僚、六军将校议择贤明;
三、在皇帝未定之前,国事由太后临朝听政,决策权暂时授予郭威。
郭威在杀了皇帝、占领都城且放肆劫掠过的实际情况下,做出了如上的决定。跟郭威一同走出皇宫的人们都非常郁闷,看不懂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几天之后,百官选出了新皇帝,这位“幸运儿”是武宁军节度使刘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弟弟刘崇的儿子。在老宰相、太师冯道去他的驻地徐州接驾入朝时,这位新皇帝刚刚得知选举的结果,这张历史上最大的彩票就这样被塞到了自己的手上。
为了证明之前的约定,九天之后郭威率军全体撤出开封,向北部边疆进发。公开的理由是契丹入侵,契丹的军队又来了,还是要由郭威去抵抗。
半个月之后,郭威到达了澶州,而同样的距离,一个月以前只需要三天。士兵们疑惑,他们居然要以这种蜗牛般的行军速度,去边境迎击来去如风,已经入侵的契丹兵团,但是更可怕的是,他们已经抢了京城,皇帝不是计划中的郭威,而是又一个姓刘的人。新皇帝已经在上任途中,如果登基,一定会清算他们!相反,原本最该焦急恐慌的人却是越来越镇静,每天除了有快马在郭威与开封之间流动之外,他什么事都不管,像是早有了把握,无论发生什么他都百分之百地安全。
一股股可怕的潜流在庞大的军队中隐隐流动,士兵们感觉被骗了,想当初他们起兵时难道不是为了郭威吗?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向死亡而郭威独善其身吗?不,无论如何都要把郭威也拉下水!
这种情绪不断地酝酿积累,终于在十二月十六日,在大军到达澶州时爆发了,士兵们宣言:我们当初拥立郭公打京师,已经个个负罪于刘氏,现在还要立刘氏为帝,将来还会有我们的好下场吗?众人等待着郭威的态度,然而他偏偏再次让所有人失望。他什么表示都没有,只是说别让士兵们太累,在澶州放假三天,到十九日再开拔。
十九日,大军勉强启程,之所以还能移动,完全是出于郭威的严令——军令如山,不从者斩!但到了第二天,十二月二十日时,郭威的话不管用了,无论如何军队都再也驱赶不动了。队列散开,人人奔走,军队里最可怕的事情——哗变,已然发生。
郭威甩开众人,躲进了一间民居里。士兵们爬墙架梯冲进了屋里,把郭威团团围住,群情汹汹异口同声——请您当我们的皇帝吧!郭威仍然不为所动。一个士兵抖开一面刚刚卸下来的黄旗,不由分说裹在郭威身上,众人簇拥,一哄而出,转瞬间屋外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数万名士兵终于看到了一个身披“黄袍”的郭威,一个新的皇帝就此诞生了!
赵匡胤身为郭威的亲兵,近距离目睹了整个过程,不管他是否理解了眼前的一幕,为什么会有这次出征,郭威为什么一定要拖延到今天才“被迫”上位,这件事都永远地烙印在了他的心中。十年之后,仍然记忆犹新。
大军就此回程,士兵们除了满腔的喜悦和冲天的干劲之外,还都在心里隐隐地鄙视郭威。何必多此一举,就在开封称帝何其简单,几十年间所有人不都是这么干的吗?他们不懂,郭威是五代时期真正的异数。他与先前那些行事“痛快”的霸主们截然不同,最后得到的成果也与霸主们稍纵即逝的光彩大相径庭。
就在刘承祐被杀,郭威率部冲进开封大肆抢劫时,后汉国内就已经有人要起兵讨伐郭威了。那就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弟弟,“现任”皇帝刘赟的老爹,河东节度使兼职中书令的刘崇。此人兵多将广,强悍善战,在刘知远时代就被安插在边境与契丹人接壤,是后汉的第一道屏障。
刘知远死后,刘崇不入朝,不上缴国税,一切都省了下来给自己当军饷,军队的数量和质量在各节度使中都是不可小觑的。当他起兵讨伐郭威时,传来了儿子中选的消息,惊喜之余,刘崇派人进京探听虚实。消息很快传了回来,李太后亲口证实,一切都是真的。郭威在接见使者时神色凄苦,拍着自己的脖子说:自古岂有雕青天子?希望刘公能体谅我的忠心。使者为之动容,这是郭威天下皆知的隐痛。郭威出身军卒,脖子上有飞雀的刺青,五代十国时人人皆称他“郭雀儿”。这种刺青一直留到了宋代,军卒和犯人一样要刺青黥面。
刘崇放心了,郭威好像真的无意皇位,他决定冯道一到,就马上派儿子向开封出发。在刘崇沉浸在美梦里的时候,他的副手太原少尹李骧站出来喊停,警告郭威必然有诈,现在趁郭威刚刚抢劫了都城大失民心,赶紧兵出太行山,号召天下所有兵马,一举剿灭他们。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到时无论是想当皇上还是太上皇都随心所欲。
在李骧侃侃而谈的时候,他完全没注意刘崇的脸已经越来越黑。刘崇的美梦里容不下第二个选择,他下令把李骧拖出去斩了,坚定地按原计划派儿子出发,向着皇位一路狂奔而去。与此同时,郭威就像配合着刘崇一样,带兵出了开封,向北地移动,表现出“无私”的诚意。
就在刘赟全速前进,到达宋州(今河南商丘),与开封相距不过百里时,郭威突然间黄旗加身、瞬间称帝,同时急速返程,密令亲信王峻派郭崇率七百名骑兵赶赴商丘“保护”刘赟。二十五日,郭威回到了开封的近郊,刘赟已成了他的阶下囚,而刘崇蒙在鼓里,仍然做着太上皇的美梦。
在离开京城二十天后,郭威再次来到开封城外,人还是那些人,一切却与出发时彻底不同。到这一步,必须回顾郭威的一系列操作了,分析过后,我们能清晰看出郭威隐藏在冰山后的真面目。
问题一:郭威为什么不在攻下开封、后汉皇帝新死时一举称帝?
首先时机不对,火候不成熟,最关键的一点是后汉太祖刘知远余威犹在。郭威要改动刘承祐的诏书,欺骗自己的部下,才能顺利起兵造反,在进攻都城前夕要许诺剽掠京城为诱饵,才能驱动士兵们去卖命。这都说明了郭威根本没有真正地掌握手下的军队,也就是说,枪杆子虽然不见得再姓刘了,可也绝没姓郭。而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没有绝对效忠的军队,别想做任何大事。
问题二:郭威屡次拒绝部下,是真的不想称帝吗?
当然不是,不管他有没有野心,局势已经强迫他只有顺着反叛之路走到底,不称帝必死。他与李太后的媾和无非是刘氏尚未死僵,自己内部不稳,让敌人晚些出现。为了达到目的,他还动用百官“公选”出刘赟当皇帝。
至于他率军北上,一方面是为迷惑刘氏父子,更多的是为了让军队醒醒神,正确认知现状。试想,如果郭威此时已经称帝了,他对军队,以及军队对他,都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五代期间兵强叛将,将骄弑主,郭威的兵马上就会知道自己对郭威的重要性,进而要挟郭威,而郭威迫于形势只有妥协。在那之后政令不行,人心不附,再加上疯狂反扑的刘氏家族,郭威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在这次沉闷缓慢的行军途中,郭威貌似悠闲自在地看着手下的大兵们越来越忐忑烦躁,自己就是不忙于称帝,绝不替这些大兵顶缸。非得让士兵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迫”自己当领袖,才勉为其难地答应。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大兵积极主动地为自己效命,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危机感,不用他再去利诱驱赶,就玩命地上战场。好有一比,这就是郭威给所有的士兵来了个投名状。人头就是被抢劫的开封,这些傻大兵自以为占了天大的便宜,却不料从此就上了郭威的贼船,跟着他不得不反,再没有了回头路。
这一路上,郭威时刻掌握着京城和周边地区的局势动态,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能做出反应。随着一系列的和平政策,以及这次军队的远行,人心已经缓和了下来。郭威相信,只要他继续以正面形象示人,民众对他的敌意和憎恨感会持续减少,那时他就能进一步做更多的事了。
后汉乾祐三年(950)十二月二十五日,王峻率文武百官出城迎谒。隔天李太后下诏,命郭威“监国”,中外庶政,并由郭威处分。刘赟受封“湘阴公”,在宋州突发重症死亡。次年正月,郭威正式登基,建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新皇登基,照例封赏,与前代不同的是,不只是亲信,连对刘崇、慕容彦超等政敌都一视同仁,郭威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胸襟。在这片令人目眩的封赏浪潮中,原亲兵赵匡胤因为任劳任怨、尽职有功被提升为禁军东西班行首,也就是相当于禁军部队里的一个小班长。
赵匡胤每天的工作,就是腰里横着把刀,或者手里挺着杆枪,穿戴整齐,在皇宫大殿间比赛谁站得更直,他不可能再贴身保护郭威,也失去了观摩学习的机会,升职变得遥遥无期。在沉闷绝望中,他做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荒唐愚蠢的决定。他放弃了郭威这个刚登基称帝、如日中天的依靠,去依附一个主管边远小城的青年长官柴荣。此举在当时冒了很大的风险,是纯粹的政治投机,在官场升职三十六计中被称为“烧冷灶”。这一计非同小可,输赢之间全靠当事人的眼光准,胆子大,有双识英雄的慧眼,能在千万中下层领导中认准了一个,坚定跟随,全情奉献,不惜一切手段帮领导上位。成功会鸡犬升天,输了不仅一无所得,还落下个政治娼妓的坏名声,毕竟改换门庭是官场大忌。
富贵险中求,赵匡胤确信自己在已经登峰造极、没有潜力可挖的郭威身边失去了发展空间,毅然选择离开,去依附虽然官职不小,却还没有多少根基的柴荣。
赵匡胤做出这个决定时,有理智清醒的判断,更重要的是他敏锐的直觉。一个拥有非凡素质的人,能够非常清晰地感应到另一个与之相似的人的存在,就像一头狼,很轻易就能知道对面那头动物的危险系数。这就是为什么赵匡胤选择了柴荣,柴荣也收纳了赵匡胤的原因。
柴荣的身份地位颇有些微妙。他是郭威的内侄,也是养子,眼下头衔是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说,他有自己的地盘、军队,地位还相当于当时的宰相,虽然这些头衔之中有着巨大的水分。首先他和郭威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在古代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无论郭威与自己的原配柴夫人的感情多么地坚固,内侄与儿子都是两码事儿。而且谈到血亲,在后周朝里,郭威还有一个外甥,叫李重进。李重进年龄比柴荣稍大几岁,手握重兵,战功卓著,有自己的班底和显赫的威望,并且性高气傲,绝不屈居于人下,以至于后来在郭威临终前,都要特意在正规场合当着朝臣的面,命令李重进向柴荣下跪朝拜,以确立柴荣的继承人身份。
虽然刘承祐把郭威的两个亲生儿子都杀了,但在别人的眼中,柴荣仍然是个尴尬的假太子。现在尊贵,但是将来呢?谁能保证郭威不会再生育?后周皇帝的宝座似乎离柴荣很近,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咫尺的距离终一生都无法企及。不仅如此,柴荣在官场上还有一个不顾生死成功一定要给他添乱的政敌,这个人别说是他,就连郭威一时半会儿都不敢动他。这人就是后周立国第一功臣,时任宰相兼职枢密使的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