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大秦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皇帝东巡

焚书坑儒的风暴刚刚偃旗息鼓,大秦帝国的上空却依旧阴云密布,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如影随形。秦始皇嬴政,这位站在权力巅峰的王者,为了进一步彰显皇威、巩固统治,毅然决定踏上东巡之路。

一个阳光初照的清晨,浩荡的东巡队伍缓缓从咸阳城的城门出发。那场面堪称宏伟壮观,旌旗猎猎,迎风招展,仿佛一片五彩斑斓的云霞。金色的龙旗在队伍的最前端高高飘扬,昭示着皇帝的无上权威。华丽无比的御辇位于队伍的核心,由数匹毛色纯白、体格健壮的骏马拉着,车身镶嵌着璀璨的宝石,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车辇周围,是一群身着鲜艳服饰、手持兵器的侍卫,他们步伐整齐,神情严肃。

秦始皇端坐在御辇之中,身着绣有飞龙的黑色皇袍,头戴沉重的冕旒,冕旒上的珠串微微晃动,遮住了他那深邃而威严的目光。他的脸色凝重,双唇紧闭,若有所思。身旁的近臣们则是小心翼翼地侍奉着,连呼吸都尽量放轻,生怕稍有不慎触怒了这位喜怒无常的皇帝。

东巡的队伍沿着宽阔平坦的官道徐徐前行,马蹄声清脆而有力,犹如战鼓擂动;车轮滚滚,发出沉闷的声响,打破了沿途乡村和城镇的宁静。所经之处,百姓们闻风而动,纷纷诚惶诚恐地跪地迎接,额头紧紧贴着地面,头也不敢抬,眼中满是对皇帝的敬畏,而在这敬畏之中,又隐隐夹杂着对未知命运的恐惧。

秦始皇透过御辇的车窗,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刚刚经历的焚书坑儒之举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之声或许在暗处悄然涌动。但在他心中,坚信自己的这一决策乃是为了实现思想的统一,为了稳固大秦的江山社稷,千秋万代。

“朕之举措,乃为统一思想,稳固江山,后人自会明白朕的苦心。”秦始皇低声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坚定。

队伍缓缓进入了一片原本繁华热闹的城镇。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曾经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然而此刻,却门可罗雀,冷冷清清。紧闭的店门和窗户仿佛一双双紧闭的眼睛,躲避着即将到来的风暴。百姓们听闻皇帝东巡,都匆忙紧闭家门,躲在家中的角落里,不敢外出一步。秦始皇敏锐地注意到了这异常的一幕,心中不由得涌起一丝不悦。

“朕乃天下之主,所到之处,百姓为何如此惶恐?莫非是对朕的统治心怀不满?”秦始皇皱起眉头,向身边的大臣问道,声音中透着威严与质问。

大臣们一听,顿时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跪地,额头触地,战战兢兢地回答:“陛下圣威,百姓敬畏,故而不敢露面,绝无对陛下不满之意。”

秦始皇冷哼一声,脸色更加阴沉:“朕此次东巡,是为视察民情,安抚百姓,如此局面,岂是朕之所愿?你们这些臣子,平日是如何治理地方的?”

为了改变这种令人尴尬的状况,秦始皇当即下令在城镇中举行大赦和赏赐。一时间,官府的差役们奔走相告,宣布皇帝的恩泽。然而,百姓们依然心存疑虑,只是远远地在门缝和窗户后面观望,不敢轻易靠近。

离开城镇后,东巡队伍继续沿着蜿蜒的官道前行,渐渐进入了连绵起伏的山区。道路变得崎岖难行,狭窄而陡峭。士兵们不得不艰难地在前方开道,砍伐荆棘,填平沟壑,保障着皇帝的车队能够安全通过。

“这山路如此艰险,当地官员为何不加以修缮?难道他们不知朕要东巡?”秦始皇望着车窗外艰难行进的队伍,怒不可遏地问道。

负责地方事务的官员听到皇帝的质问,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连忙从马背上滚落,跪地叩头请罪:“陛下息怒,臣等失职,一定立即整改。”

秦始皇严厉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朕给你们期限,若下次东巡仍是这般景象,定不轻饶。”

在一处幽深的山谷中,队伍突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瞬间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雨水如注,迅速汇聚成溪流,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车轮深陷其中,队伍的行进严重受阻。秦始皇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在附近一座破旧的庙宇中暂时避雨。

庙宇年久失修,屋顶漏雨,四壁透风。秦始皇站在庙宇中央,望着外面如瀑的雨幕,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下水来。

“堂堂大秦,竟无一处能让朕在雨中安身。朕之天下,难道连一条像样的道路、一座能遮风挡雨的行宫都没有吗?”秦始皇愤怒地自言自语道。

近臣们纷纷跪地请罪,一个个噤若寒蝉。秦始皇不耐烦地摆摆手:“罢了,待雨停后,继续前行。”

雨过天晴,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经过雨水的洗礼,道路更加泥泞难行,但东巡队伍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出发。经过数日的艰苦奔波,终于,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海出现在眼前。

秦始皇走出御辇,迈着坚定的步伐来到海边。一望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秦始皇站在那里,海风拂动着他的衣袍,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朕之江山,如此辽阔,皆乃朕之功绩。这滔滔大海,亦应在朕的掌控之中。”秦始皇对着大海高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豪迈与霸气。

此时,有善于揣摩圣意的大臣进言,建议在海边修建一座宏伟的行宫,以供皇帝日后巡视时休憩,同时也可向天下彰显皇帝的威严。

秦始皇沉思片刻,目光凝视着大海的尽头,说道:“可,但不得劳民伤财,务必速速完工。若有官员借此搜刮民脂民膏,朕绝不姑息。”

在东巡的漫长旅途中,秦始皇还特意接见了当地的诸侯和豪绅。这些人得知皇帝驾临,纷纷携带价值连城的珍宝和倾国倾城的美女,前来献殷勤,以讨好这位掌握生杀大权的天子。

“朕不需要这些华而不实的珍宝和徒有其表的美女,朕要的是你们对大秦的忠心耿耿,对百姓的关爱有加。若有谁胆敢在朕的眼皮底下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朕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秦始皇表情严肃,目光如炬,扫视着面前这些心怀叵测的诸侯和豪绅。

然而,仍有一些诸侯和豪绅被权力和财富蒙蔽了双眼,他们表面上对秦始皇唯唯诺诺,背地里却暗中勾结,企图谋取更多的私利,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秦始皇何等英明,很快便察觉了他们的阴谋诡计,毫不犹豫地予以严惩。一时间,官场震动,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无不胆战心惊,收敛了自己的恶行。

东巡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秦始皇的身体也逐渐感到疲惫,但他那坚定的意志和对帝国的责任感始终支撑着他前行。

“朕要让天下人都看到,大秦在朕的统治下,繁荣昌盛,固若金汤。任何妄图破坏这一盛世的人,都将被朕无情地碾碎。”秦始皇在心中暗暗发誓。

一天,队伍来到了一个宁静而古老的村落。这里的百姓生活简朴,房屋低矮,却收拾得干净整洁。村里的小道由石板铺成,蜿蜒曲折。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一片生机勃勃。秦始皇饶有兴趣地走进村落,与村民们近距离交谈。

“你们的生活如何?可有对朝廷的不满?”秦始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目光中带着一丝关切。

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者在众人的推举下,跪地回答:“陛下,如今赋税沉重,百姓们一年到头辛勤劳作,却只能勉强糊口。遇到灾年,更是苦不堪言。”

秦始皇听后,心中微微一动,沉默片刻后,下令减免当地的赋税,并责成地方官员开仓赈济,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村民们闻听皇帝的旨意,感激涕零,纷纷跪地高呼万岁。秦始皇望着这些朴实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东巡接近尾声,秦始皇在返程的途中回顾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心中既有对帝国繁荣昌盛一面的自豪,也有对所发现的问题和民间疾苦的深深忧虑。

“朕回咸阳后,定要整顿朝纲,革除弊政,让大秦更加繁荣昌盛,让百姓安居乐业。”秦始皇暗暗下定决心。

在归途中,秦始皇再次经过那些曾经走过的地方,欣喜地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曾经崎岖难行的道路变得平坦宽阔,城镇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繁荣,百姓们的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看来朕的东巡还是有所成效,只要各级官员能尽心尽力,大秦何愁不兴?”秦始皇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欣慰之色。

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要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让大秦帝国永固于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无数的难题等待他去解决。

回到咸阳城,秦始皇顾不得旅途的劳累,立即召集大臣,在朝堂之上详细商讨东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次东巡,朕看到了民间的疾苦,也看到了官员的失职与腐败。朕要改革弊政,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整顿吏治,轻徭薄赋,让大秦永固,万代相传。”秦始皇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说道。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一场旨在革新图强的变革即将在大秦帝国的广袤土地上轰轰烈烈地展开……